山之半有门北向,穿石窦①入,则其内下陷通明②,俯见诸君群酌台上,又若登月窟③,扪④天门,而俯瞩尘界矣⑤。……攀其东北,有穴高悬,内峡既峻⑥,外壁弥削⑦,只纳光晖,无从升降⑧。……其门北向,其处愈高,吐纳风云,驾驭日月,非复凡境⑨。由其门出,欲缘石觅蹬而下⑩,其下皆削立之壁,悬突之崖,无从着足。乃复从洞中故道⑪,降出至悬台下瞰处⑫。诸君自下呼噪⑬,人人以为仙,即余亦自以为仙也。倏明倏暗,倏隔倏通,倏上倏下,倏凡倏仙⑭,此洞之灵,抑人之灵也⑮?《粤西游日记四》第552页
注释:①石窦:石头孔洞。②则:顺接连词,相当于“就”。句意:就能看到青狮洞里面,洞底下陷,日光通明。③月窟:月亮。④扪:摸。⑤俯瞩:往下看。尘界:人间。⑥既:副词,已经。峻:险峻。⑦外壁弥削:外面的崖壁更加陡峭。⑧只纳光辉,无从升降:阳光可以照进,人无法上下。⑨非复:不再是。凡境:即人间。⑩欲:打算。缘石觅蹬:顺着石峡寻找石级(往下走)。⑪复从:再次走。故道:原来的路。⑫句意:往下走出来到悬台向下看的地方。⑬诸君:一起进洞的人。自下呼噪:从下面向上面的人呼喊、叫嚷。⑭倏:指变化很快。⑮抑:表示选择的连词,还是。句意:这是洞有灵性呢,还是人有灵性呢?(www.daowen.com)
点评:后面的排比句“倏……,倏……,倏……”,指洞中景象一会儿明亮,一会儿幽暗;一会儿阻隔,一会儿通畅。人在其中,一会儿在上面,一会儿在下面;一会儿是凡人,一会儿又成神仙。既总结了青狮洞曲折多变、忽明忽暗的特点,又表明了人在洞中的切身感受,两相照应,互映成趣,自成一景。其他还有比喻兼夸张句“若登月窟,扪天门”,拟人句“吐纳风云,驾驭日月”,设问句“此洞之灵,抑人之灵也?”都围绕着山势的高峻和幽秘来展开运用的,也都十分的新奇、形象、超凡脱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