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环:
1.石、树相得益彰
一逾岭北,瞰东西峰连壁①,翠蜚丹流②,其盘空环映者,皆石也。而石又皆树;石之色一也,而神理又各分妍,树之色不一也,而错综又成合锦。石得树而嵯峨倾嵌者③,幕以藻绘而愈奇④,树得石而平铺倒蟠者,缘以突兀而尤古⑤。《游恒山日记》第88页
注释:①瞰(音看):从高处往下看。:即颓。断壁。②蜚:即飞。翠蜚丹流,比喻绿树红叶满山遍野。③嵯峨:山势高峻。④幕:这里指覆盖。藻绘:比喻文采。句意:高峻的山坡因有树的镶嵌遮蔽越发显得风采多姿而奇特。⑤蟠:曲折环绕。突兀:高耸。尤:更加。古:经历时间长。句意:树在山石上舒展或者曲曲歪歪地生长,是因为凭借山势高峻更加显得古老沧桑。
点评:“翠蜚丹流”为借代兼夸张。“石得树……树得石”为回环句式,形象地展示了石与树之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互为一体的自然景观。文字优雅精辟,被《徐霞客游记》编订者誉为“无须再置一词,已是一幅雄浑天成的山石小品”。
顶针:
1.渡涧登山
乃①从寺南渡涧登山,六七里,得二祖庵。山至此忽截然土尽而石,石崖下坠成坑。坑半有泉,突石飞下,亦以“珠帘”名之。余策杖②独前,愈下愈不得路,久之乃达③。其岩雄拓④不如庐岩,而深峭过之⑤。岩下深潭泓碧⑥,僵雪⑦四积。再上,至炼丹台,三面孤悬,斜倚翠壁。有亭曰小有天,探幽之屐,从未有抵此者⑧。《游嵩山日记》第43、44页
注释:①乃:于是。②余:我。策杖:拄着拐杖。③久之乃达:走了很久才到达。④雄拓:雄伟又开阔。⑤深峭过之:深度和陡峭超过它(庐岩)。⑥泓碧:潭水深广,水色澄碧。⑦僵雪:冻得很久,坚硬不化的积雪。⑧探幽之屐,从未有抵此者:喜欢探访幽秘,到处游历的人,从来没有到过这里。
点评:“山至此忽截然土尽而石,石崖下坠成坑。坑半有泉”,前句中最后一个字“石”,与后句中的第一个字“石”相连,前句中的“坑”又与后句中的第一个字“坑”相连,这就把土山尽,石崖出,石崖下坠处是坑,坑半有泉,泉水从岩石上飞奔下坠,形成“珠帘”的情景描写得丝丝入扣。这样的语句,显得格外的紧凑、严密,这种修辞就是顶针,也叫顶真或联珠。
“雄拓不如庐岩,而深峭过之”,是对比句,意在说明珠帘此岩不如庐岩雄伟、开阔,但峭拔超过庐岩。
2.满崖佛龛
渡而西,崖更危耸。一山皆劈为崖,满崖镌①佛其上。大洞数十②,高皆数十丈。大洞外峭崖直入山顶,顶俱刊小洞,洞俱刊佛其内。虽尺寸之肤③,无不满者,望之不可数计。《游嵩山日记》第46页
注释:①镌:雕刻。②大洞数十:稍大一点的洞有十来个。③尺寸之肤:肤浅。指峭壁上的佛龛浅,只有一尺来深。
点评:这句顶针,先由大洞外面的峭崖直登山顶,再引出山顶上刊挖的小洞,再亮出小洞内的佛像,这样步步紧扣,条理清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奇观:满峭壁密密层层镌刻着大大小小、不可计数的佛像。
3.梁王之东有重壑
路有中盘坳中者,有直蹑峰顶者,余乃竟蹑①其顶,一里,及之。西望峰后,下有重壑,壑西北有遥巘②最高,如负扆挈领③,拥列回环,瞻之甚近。余初以为嵩明(山名)之冠,而不知其即梁王(山名)之东面也。《滇游日记三》第750页
注释:①蹑:踩,登。②遥巘(音眼):远处的山峰。③负扆(音倚)挈领:背靠着屏风带领着(重重山峦),拟人句。扆,屏风。
点评:句中的“壑”和“壑”形成顶针,反映的是山后有山沟,山沟西北有高峰的地形。并用一拟人句“负扆挈领”,非常形象地说明此高峰像总领一样,使其他峰峦回环拥立于它的周围。
4.梁王横亘耸东西(www.daowen.com)
其脉自澄江府罗藏山东北至宜良,分支东北走者,为翠峰之支。正支西北走者①,由杨林西岭,而北度兔儿关,又北度此而高耸梁王山,横亘于邵甸之北。其东西两角并耸,东垂下临白马溪之西,西垂下临牧养涧之东。由西垂环②而西南为分支,则文殊、商山之脉所由衍③也。《滇游日记三》第752页
注释:①正支西北走者:正中西北走向的山脉。②垂环:山势渐低形成环形。③衍:衍生,派生。
点评:这一句中“西”与“西”不仅勾连成顶针,而且又是一句回环句。“东垂下临白马溪之西,西垂下临牧养涧之东”,把梁王山横亘在北,东西两角耸立且左右延伸之地阐述得一清二楚。
5.幛、峡自成蹊
其右复有象鼻外垂之门,透而南,复有悬绡高卷之幛①。幛之右,上崖有洞巍张,下崖即二僧结庵之处,然蹬绝俱莫可通。乃仍由青莲界(穴名)出东夹,再上半里,而崖穷夹尽,山半坪开,又有泉自南坳东出,由坪而坠于崖之右,又分而交潆坪塍②,坠于崖之左,崖当其中,濯灵涤窍③,遂成异幻。由坪上溯流④半里,北向入峡,峡中之流,倾涌南向。溯之一里,涧形不改,而有巨石当其中,石之下,则涌水成流,而石之上,惟砾石堆涧,绝无水痕。《滇游日记六》第862页
注释:①句意:又有像绢匹高挂悬空样的岩石。复,又。②交潆坪塍:水流在山间田地里交错回旋。③濯灵涤窍:洗涤山体和洞穴。有拟人之意。④溯流:逆流而上。
点评:这里上下相连的两个“幛”,直接用喻体指代了山体,并且紧接着指明崖的上面有高大的洞口,下面是两位僧人的住处。这是顶针的修辞手法。
又两个“峡”字连为顶针,说明进入山峡后,马上看到山峡中有水流向南翻涌。语句及语意上,承接得非常紧密。
“石之下……石之上……”是对偶句,展现的是一处两面的山地情景:巨石上面,水流湍急,而下面则满地砾石,滴水不见。
6.山中海子
坡间万松森列,马缨花映日烧林,而不闻人声。五里转而东,又上五里,始蹑其脊,脊南北俱峰,中反洼而成坳,穿坳一里,始东北向而下,望见东界,遥山屏列,上干云汉①,而其下支撑陇盘②,犹不见下辟之坞③也。坠峡而下二里,又见东麓海子一围,水光如黛④,浮映山谷,然其径芜塞⑤,第⑥望之东下。又二里,始有路自北顶而下,随之东北降⑦,又五里余,始及山麓。麓之东,平壑内环⑧,小山外绕,自西大山北麓分支,回环东抱,又转而西,夹于南麓,四周如城,中辟如规,北半衍⑨为平畴,南半潴⑩为海子,海子之水,反西南逼大山之麓,破峡坠去,其中盖另一天也。《滇游日记七》第904页
注释:①上干云汉:直插云霄。②支撑陇盘:分支延伸土岗回绕。③犹:副词,还,仍然。下辟之坞:山下开垦的田地。辟,开垦,开辟。④黛:青黑色。水光如黛:水像青绿的山色。⑤然其径芜塞:然而山道被茂密的杂草堵塞。其,代词,山间的路。⑥第:副词,但,只管。⑦降:从高处往下走。⑧平壑内环:山沟里面四周平整。⑨衍:平展地铺开。⑩潴(音诸):水停积的地方。
点评:段中有三处使用了顶针手法:“始蹑其脊,脊南北俱峰”,“始及山麓。麓之东”,“南半潴为海子。海子之水”。分别叙写了山脊所见,南北都是高峰;山麓之东,“平壑内环,小山外绕”(对偶句式);海子之水,直逼西南大山山脚。这样从高到低,多次用顶针前后连接,层次清晰,结构严密。
“四周如城,中辟如规”由比喻组成的对偶,非常形象地勾勒出一圆形山地平湖。
“马缨花映日烧林”为夸张句。
7.山顶荒凉有虎迹
余遂贾勇直前①。二里,山石既穷而土峰峻甚②,乃攀树;三里,山树亦尽,渐陟③其顶,层累而上,登一顶;复起一顶。顶皆烧茅流土,无复棘翳④,惟顶坳间⑤,时丛木一区⑥,棘翳随之。余从岭脊烧痕处行,虎迹齿齿⑦,印沙土间;连上数顶,始造其极⑧,则犹然外峰也。《滇游日记八》第938页
注释:①句意:我于是很卖力地鼓足勇气直往前登攀。贾(音古),古时为做买卖。商贾,指做买卖的人。②既穷:石山已经走到尽头。峻甚:很是高峻。③渐陟:渐渐地向上接近。④无复棘翳:不再有荆棘遮挡。⑤惟:只是,只有。顶坳间:山顶的低洼处。⑥句意:有时候出现一小片树丛。⑦齿齿:如齿状排列。⑧始造其极:终于登上了最高处。造,登。有成语“登峰造极”。
点评:这句“顶”与“顶”构成的顶针,向我们展现了作者翻过一岭又一岭,看到的是多重山顶被焚烧后,一片焦土,毫无生机的荒凉景象。且野兽出没,虎迹清晰可辨,使人心生恐惧,觉得此地不可久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