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模拟:
在战斗中,我侦察分队受领上级命令,要求快速深入敌后,对敌阵地指挥部进行侦察定位。敌阵地所在地三面环山,正前方地势平坦,安排有重兵守卫,在对行进路线勘察过程中,发现敌指挥所西侧半山中有一嵌入式狭长且上方有不规则突出物的通道,并且通道的终点有长约四米的断崖区,断崖处可利用上方的粗壮灌木固定绳索制成荡桥,为在指定时间快速到达目的地,且不被敌方发现,我侦察队员经分析评判后,决定沿此通道行进。
器械名称:
“轮胎荡桥+独木桥”。由不同长度链条连接轮胎组成的高空轮胎荡桥和其下方的独木桥横木共同组成。横木长约6米、宽10厘米,轮胎与横木的垂直距离为1.2~1.5米,相邻轮胎间的距离为1米。
训练要求:
受训人员上至器械一侧后,先沿下方横木弓身躲避轮胎到达另一侧,然后通过手抓链条脚踩轮胎内侧的方式依次通过荡桥回至出发点。
训练目的:
克服高空带来的恐惧心理以及轮胎荡桥及独木桥对人体力量、平衡的影响,培养勇气和自信心,增强敢为精神和应对挫折能力。
装备要求:
经CE或UIAA国际专业机构认证的专业登山装备,检查装备数量。
人员分组:
以组为单位进行训练,每组10~12人。
下达课目:
受训人员以组为单位由教练员带入场地,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空中越障
目的:
1.培养勇气和毅力,增强敢为精神和应对挫折能力。
2.掌握情绪调整的方法,保持良好情绪状态。
3.提高自信和压力的承受和管理能力。
时间:
训练共计80分钟,分为课目操作和交流分享两部分来完成,其中课目操作约60分钟,交流分享约2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全程严肃认真,不得嬉笑和打闹。
3.认真体会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训练实施流程:
1.教练员宣布课目训练规则,安排人员参与训练和保护的顺序并严格执行。
2.用牵引绳将主保护绳牵引穿过梨形环,挂在梨形环上,主保护绳不得缠绕、打结。将主保护绳靠近器械的一端打一个“8”字结,并将剩下的绳头部分打一个防滑结。
3.训练队员与保护队员均按照规定正确穿戴好全套防护装具。
4.教练员和主保护队员对照安全检查清单进行细致检查,确保安全无误。
5.在出发空地处,全体队员环绕成圆形,单手搭于一起,训练队员大声呼喊:“我是×××(名字),我来挑战!”其他队员齐声呐喊:“加油!”以示鼓励。(www.daowen.com)
6.训练队员站于攀登梯下,面向保护队员,大声询问:“准备好了吗?”保护队员齐声回答:“准备好了!”训练队员再次确认:“我要出发了!”保护队员回答:“我们支持你!”
7.训练队员通过攀登梯到达横木右侧,观察周边环境和前方通道及上方高低不同轮胎障碍物,感受自己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活动,并调整呼吸。
8.训练队员站至右侧出发地点,面向前,根据通道轮胎障碍物不同高度调整行进姿态,沿脚下横木逐步向另一端行进。
9.训练队员行进至最左侧时,再沿攀登梯爬至空中荡桥处,观察周边环境和荡桥的位置,再次感受自己的心理活动变化,并调整呼吸。
10.通过手抓铁链、脚踩轮胎内缘的方式,依次通过设置的荡桥到达另一侧。
11.完成项目后,训练队员与主保护队员进行沟通确认,待主保护队员将保护绳收紧后,训练队员双脚离开踏板,双手侧平举或置于身前,由保护队员缓慢放绳降落至地面。
12.待保护队员将主保护绳挂锁解开后,训练队员行进至出发空地,脱下全身防护装具交给下一位受训队员,归队。
评价标准:
从开始攀登至顺利完成任务,即表明挑战成功。在此基础上,训练队员在6分钟之内完成评为优秀,10分钟之内完成评为良好。
训练后交流:
全体受训人员围坐成一圈,分享交流以下内容:
1.训练开始前和完成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2.在行进过程中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3.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完成训练?
4.通过训练你学会了哪些有效自我调适的方法?
观察要素:
在本课目训练中会出现包括以下典型行为在内的多种行为,教练员需注意观察:
1.看到项目的难度后,是否有人立即产生畏难情绪,开始紧张、害怕、逃避,不敢去做。
2.是否有人觉得项目很简单,自告奋勇第一个来做。
3.攀爬到空中横木和荡桥出发点时,是否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四肢发抖、无力,手心出汗等。
4.是否有人在空中横木和荡桥处突然提出种种借口想要放弃训练。
5.在通过空中横木时动作是否非常谨慎小心。
6.是否有人想放弃,但在大家的鼓励下自己勇敢地做了。
7.是否有人训练刚开始时往后躲,但当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队员成功地完成训练后,提出要提前完成训练。
注意事项:
1.训练队员在一切准备就绪并得到教练员的允许后,方可攀爬器械,攀爬时速度要适中,要保证主保护队员收绳的速度能跟上自己攀爬的速度,注意攀爬动作不可过快。
2.训练队员在任务开始进行和结束后均要与主保护队员进行沟通确认后方才可进行下一步动作。
3.一根主保护绳最多只能保护一名训练队员。
4.训练队员在任务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其余队员可掌声鼓励,但避免大声呼喊干扰训练队员操作,更不可起哄。
5.训练后的分享交流要不受外界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扰,事先根据课目内容设置一些鼓励、启发、引导性的问题,供受训人员在实践中进行正确的领会和运用,并不断地总结和提炼。
6.鼓励每一位受训人员参与交流讨论,避免过度宣泄消极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