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团体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基础

团体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行为训练是建立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之上的一项系统性训练和培养过程。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成对呈现可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就是获得过程。行为的结果决定着行为是否会再次出现,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团体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基础

心理行为训练是建立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之上的一项系统性训练和培养过程。

(一)潜能激发理论

改变环境可以使人产生新的行为,而新行为带来的新体验和对自我的新认知,又会影响今后的行为,这就是利用外界刺激来激发人的潜能,即心理学中的潜能激发理论,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来使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通过特定性行为的发生来开发人的潜能,推动人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二)强化理论

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他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生物机体在特定条件的反复刺激下能够形成某种相对应的行为。(www.daowen.com)

经典性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自然恢复、泛化、辨别五个特征。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成对呈现可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就是获得过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后,不再呈现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之后,就会观察到已经习得的反应的消退。已经消退了的条件反射能够在原先的实验条件下更快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有时候,消退了的条件反射可以在没有任何进一步训练的情况下再次出现,即自然恢复。泛化是指对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另外一些类似这一刺激的刺激也可能会诱发出同样的条件反射,新刺激越是近似原来的刺激,条件反射被诱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辨别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是对事物间差异的反应。在条件反射中,辨别通过选择性强化或消退作用而形成。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心理学家斯金纳经过大量研究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即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不是由刺激情境引发的,而是机体的自发行为。行为的结果决定着行为是否会再次出现,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结果就是一种强化,强化可以是正强化,也可以是负强化。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称为正强化;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移去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了行为的增强称为负强化。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通过观察而学习的能力能够使人们获得较为复杂的、有内在统一性和模式化的整体行为。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例如,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观察到身边某个孩子的某个行为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也会习得这种行为。这种学习主要发生在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因此也被称为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许多社会行为通过观察、模仿即可习得,无论是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观察习得的是某种行为的方式,当环境条件允许时,就会外化为行为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