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副产品体验活化利用-抚州村落保护与社区参与

农副产品体验活化利用-抚州村落保护与社区参与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抚州市金溪县传统村落在农副产品开发及售卖方面的现况,目前各村通过体验基地方式来推广特色农副产品,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愿景目标。回溯历史,后龚村具有红军革命遗址的特殊性,因此,后龚村在农副产品推广方面融入红色文化,目前推广较为成功的产品有“行军饼”饮食文化。其中,金溪县财政局年度农副产品采购总额高达1819.28万元,拟预留采购总额363.54万元,已完成交易总额为11.33万元。

农副产品体验活化利用-抚州村落保护与社区参与

(一)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目前发展现况

1.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种植种类及推广现况

抚州市金溪县作为中国唯一的三绿工程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54.6%,农产品以“绿色”著称。有关抚州市金溪县传统村落在农副产品开发及售卖方面的现况,目前各村通过体验基地方式来推广特色农副产品,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愿景目标。根据本研究团队调研了解,目前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的种植种类,大致可分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两大类。粮食作物方面,以水稻为大宗;经济作物方面,以蜜橘白茶绿茶、山茶油、菜籽油、花卉、田藕、白莲等为主。二者主要推广形式以线下产出售卖为主,并多有自产自销现象。

诸如陆坊村通过“农业+”模式进行规模种植,目前以高档花卉苗木和大棚蔬菜为主要经济作物,试图打造陆坊农业示范园。据访谈了解,目前陆坊村主要依靠产出花卉收益,并与浙江某工厂签约共同种植西兰花经济作物,实现合作共赢;下李村与邻近村落陆坊村共同种植花卉经济作物,打造万花道;岐山村主要以水稻作为粮食作物,其他经济作物有棕树、柚子树、蒲叶等;全坊村主要以经济作物为收入来源,包括梨、桃子等;游垫村秉持金溪县推广环境保护的宗旨,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如葡萄、柚子、橘子等,作物多以自用为主,部分用于外销,目前已有20多户果农种植葡萄,种植面积达60多亩。葡萄种植模式追求产量最大化,为有效杜绝葡萄植株病虫害问题,金溪县引导葡萄种植户改用有机肥,改良土壤性质,提高葡萄安全性及品质,并引进“夏黑”“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推进葡萄产业转型升级。浒湾村是金溪县著名蔗糖生产基地之一,种植面积约有1500亩,此外,其亦是蔬菜最大种植基地,蔬菜种类多达几十种,包括冬瓜、苦瓜地瓜、丝瓜、田藕等产品,种植面积达到4600亩,现已初具规模;蒲塘村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茶柑橘、马家柚、香菇、枣子、草莓、青花菜等,集体产业则种植了500亩的迷迭香。其中,种植3万余亩生态莲藕,是金溪县颇具规模性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金溪县人民政府引导农民大面积种植莲藕,通过“鸡(鸭)粪+莲藕+泥鳅小龙虾)”特色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助力当地农民增加收益。

2.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流通网络转型升级模式

近年来,为加快抚州市传统村落农副产品转型升级,助力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有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抚州市通过创新驱动,提升改善传统产业,在传统村落农副产品未来推广方向多聚焦于流通网络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根据本研究团队调研了解,目前已有村落率先实施转型升级模式,较为成功者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1)“合作社+互联网+农户”模式

竹桥村为该模式代表。村中主要农产品种类多样丰富,包括菠菜、黄绿苹果、美洲南瓜、苋菜、豌豆苗、栗子、洋萝卜。由于受到政府政策影响,金溪县人民政府鼓励县民扩大务农生产,欲打造古村葵舞生态园,通过种植经济作物秋葵,加工制成秋葵花茶进行外销,鼓励当地农民扩大种植秋葵500亩,并融合电商平台整合资源,助力农产品品牌化,将秋葵、秋葵花茶等特色农产品外销至全国及周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

(2)“互联网+”研学超市基地合作模式

后龚村为该模式代表。后龚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山水相依,物产丰饶,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美洲南瓜、秋葵、甜菜、芋瓠、甜椒、黄瓜、水稻。回溯历史,后龚村具有红军革命遗址的特殊性,因此,后龚村在农副产品推广方面融入红色文化,目前推广较为成功的产品有“行军饼”饮食文化。行军饼又称光饼,是行军军粮。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率军入闽追击倭寇,为行军方便,烤制简易小饼充当行军干粮,而后,戚家军大败倭寇,后人为感念戚公,便将其饼命名为“光饼”,民间又称为“官饼”。

后龚村与厦门狼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狼盾研学)建立合作机制,建立资源整合体验基地,并与旗下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工作,包括奇迹同行(厦门)体育服务有限公司、研学超市扶贫孵化基地、安才研学(厦门)商贸服务有限公司、金溪狼盾研学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其中,研学超市扶贫孵化基地,通过“互联网+”模式创建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扶持本地运营商,打造本地农副产品群众脱贫培训基地。

根据调研显示,后龚村成立该孵化基地,与江西周边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多种类的农副产品推广,见表4.3.1。

表4.3.1 后龚村研学超市基地合作者

(二)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发展路径存在的问题

1.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品牌混杂,品牌特色挖掘不深

根据本研究团队调研发现,抚州传统村落现阶段对于农副产品的发展规划呈现产品品牌混杂、品牌特色挖掘不深等现象。多数村落主要维持金溪县大规模种植水稻传统作为粮食作物来源,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则没有凸显各村特点。即便目前已逐渐建立“一村一策”发展思路,在农副产品推广上仍没有突显各村特点的战略实施,品牌特色相对薄弱,缺乏政府整体宏观指导及统一规划要点,且多为各村零散自产自销用途,应着眼长远布局,优化升级。(www.daowen.com)

对于多数村落调研结果显示,仅浒湾村是唯一成功案例,品牌效应佳,其著名产品“浒湾油面”是创于明朝末年的特色产品,在清代曾被定为宫廷食品,又称龙须贡面、龙凤见喜、挂面、须面、福禄喜面、寿面等。由于制面技艺特殊,“浒湾油面”成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浒湾油面”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除了用于外销之外,也成为村民日常及节日必买产品。因此,仅在浒湾村老街区生产油面的工坊就多达100余家,年产量达1400多吨。

除此之外,2020年9月抚州市人民政府推出有关政策,对于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扶贫情况通报,计划推动消费扶贫,助力解决传统村落脱贫攻坚问题。其中,金溪县财政局年度农副产品采购总额高达1819.28万元,拟预留采购总额363.54万元,已完成交易总额为11.33万元。[24]由此可知,目前政府对于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的推广成效不足,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另外,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推广迟缓的重要原因在于青年人口外流严重,导致村内劳动力不足,无法有效建立各村农副产品品牌特色的永续性发展。例如,下李村由于青年人口长期外流,欲开展传统村落转型旅游观光发展模式,以应对解决青年人口外流危机。不过,下李村对于现阶段问题的应对做法仍停留在村中人员外出务工形态,留在村中的人进行特色蛋糕面包制作,将产品外销至全国各地。同时,村中通过厂房租赁模式,实行长期外租,收取租金,增加收益。整体而言,农副产品的长期发展路径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2.抚州传统村落商业开发导致农耕文化的破坏

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受到商业大力开发的影响,抚州传统村落面临消失,“空心村”等严重危机问题日益加剧,日益显著。抚州市人民政府对于传统村落复兴保护问题,以及加强村落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出积极态度。然而,产、官、民三方沟通及协调仍处于失衡状态,诸如政府托管村落建设过程中重建新屋,导致农耕文化遭到破坏。

2020年7月,中国金溪CHCD基地村概念性规划设计评审会明确指出,由于游垫古村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未来有意将其连接成金溪县古村入口中心点,也将其打造成5A级景区,并定位为“世界村”目标。[25]2020年12月,金溪县人民政府强力推进游垫古村保护利用项目,重建古村工程开始施工,并预期快速投入使用。

根据本研究团队调研发现,为确保项目如期高标准完成,游垫村开展近百人施工。虽因老屋毁损重建,但村里居民却不断反映在开发的同时,村里环境遭到破坏,村中种植的经济作物因重建工程遭到毁坏,诸如葡萄树、柚子树等,导致村民因自产自销供应不足现象而发出抗议,但是政府对此无明确的处置方式,也无相关补偿解决方案

(三)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利用路径建议与对策

1.积极落实“一村一品”农副产品万亩循环种植加工基地

2009年,抚州市通过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对于提升示范村,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发展,迎来崭新的机遇。2013年,抚州市再度提高重视“一村一品”农副产品发展步伐,通过政府落实惠农政策,全市落实“一村一品”扶助资金,提供“一村一品”建设项目补贴。根据本研究团队调研结果,认为目前抚州市非常重视推动有关传统村落的农副产品,也在出台政策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然而,具体落实“一村一品”农副产品万亩循环种植基地目前成效不佳。调研期间,本研究团队发现抚州传统村落的农副产品种类繁杂,未见“一村一品”种植特色,各村落亦无聚焦各村主打农副产品的发展工作。因此,欲加速推进“一村一品”有效落实,应做好农村产业顶层设计及宏观布局,提炼各村农副产品品牌特色,完善规划各村万亩循环种植加工基地,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三位一体模式,推进独具特色的一、二、三业产融合发展路径,并且提升农副产品种植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的现实发展,这样一来不仅能起到加强抚州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优化农副产品推广结构的作用,也能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口的贫困生活

2.打造“农业+文创”农副产品体验中心,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

如前所述,现阶段抚州传统村落对于农副产品的开发状况,仍有较多未完善之处。调研结果显示,最大的问题在于农副产品的品牌定位不明,各村落目前未设置相关农副产品推广合作机制,也未设立专门推广农副产品的重要基地。因此,未来欲发展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的活化利用新路径,首先应积极梳理各村落原产地农副产品的品类资源,通过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打造品牌特色,具体做到凸显各村风土人情、挖掘历史韵味,嫁接传统文化等,建立所谓农副产品品牌差异性,发展各村个性化农副产品。其次,以“农业+文创”模式为辅助,借助各村为节点,设立农副产品体验中心,搭建村民与外来游客的沟通平台和重要基地,并借助文创思维逻辑,将文化、技术、农业三者有机融合,积极推进农副产品产业活化与转型升级。对外方面,提供农副产品体验中心平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对内方面,创造村落工作机会,有效引流外出青年返乡意愿,通过“农业+文创”模式建立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推广新理念,提升当地村民的文创意识,吸引返乡青年成为新农人、农创客,运用文创营销、广告营销、包装设计等创意思维,助力家乡农副产品活化与转型升级推广,做好新时代农业人才永续发展接棒工作,将家乡农副产品销往全国。

3.“干部带货”农副产品与网红经济有机融合新趋势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带动了传统村落农副产品业态升级现象,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发起,让更多传统村落农副产品拥有更多机会增加曝光量。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相关政策,率先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蓝图,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提升新时代乡村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强数字化“互联网+农业”推广模式,加快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26]

根据现阶段调研结果,可知抚州某些村落的农副产品已开始通过“互联网+”企业合作基地形式进行对外售卖推广,但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售卖影响力方面无较大优势。因此,应进一步升级利用网络电商平台资源,通过“干部带货”的网红经济销售新思路,切实提升抚州传统村落农副产品的外销产量收益。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梳理目前抚州传统村落开发农副产品网络销售现状,加强村落农副产品品牌故事挖掘,提升展示、宣传、推介地方形象的有机部属。二是以村为单位遴选适合投入“干部带货”的网红人选,应先考虑干部本身的流量问题,优先选择拥有一定声望、地位的干部或是村中具备意见领袖超人气的村民。其具备较多个人流量,可成功带来农副产品推广销量成果,最终起到“流量变现”作用。三是以村委会为“干部带货”网红经济核心基地,加强宣导新思路的农副产品推广,积极做到引流推广、完善品控、市场开拓,拓展粉丝数量,通过口碑传播形式,打造村落农副产品发展在经济价值、农业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的优势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