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古建筑的生活服务功能,主要指为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而提供的各类服务活动,如文化体育服务、餐饮住宿服务等。这里主要讨论目前抚州村落建筑的服务能力现状,以及其对于本地村民与外地游客可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类型。通过对村落传统建筑在生活服务功能方面活化利用状态的实地考察,可以更好地为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与建议,促进村落发展。
在生活服务功能方面,抚州金溪县内许多村落由于处于开发初级阶段或待开发状态,使得部分村落内可为外地游客提供服务的相关功能建筑较少。如下李村内有大大小小的祠堂,虽然一家一祠,各家都有小祠堂,但许多小祠堂都处于闲置状态,部分祠堂改建成了餐馆等公共活动与服务型的场所。浒湾村抚河边曾经的停船中心大建筑如今也处于闲置状态,在未来预计将其改成娱乐或者服务中心之类的公共场所。在调查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还发现浒湾村有一座废弃的空祠堂,该祠堂变成两户贫困人家的住处:他们用砖石将一个大的单室分割成为4~5个隔间,人们住在一起且互不打扰。游垫村内尽管目前古宅的修缮已经接近尾声,却依旧缺少新的基础设施。其新建筑主要规划作为商馆、主题馆等,包括咖啡厅、KTV等设施,空着的古宅内部将来计划改造成民宿与餐馆等。
(一)岐山村古建筑生活服务功能利用
处于初级阶段的还有岐山村内的古建筑,该村参与“老屋行动”项目之后,目前大部分古宅已经抢修完毕,正在等待后续的精修。等到精修完成后,自然会对建筑功能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对于精修的建筑,以一所吴氏民居为例,该建筑内还保存着清朝时期的老柱子。从图4.1.19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建造与修补所用的两种颜色不同的木料,翻修痕迹非常明显,但同时整个建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据村民所说,这所房屋是旧时村内一户衣锦还乡的大老爷的住处,因此也被称作官厅。可以看到,屋顶、房梁及门窗等部分已经基本修缮完成。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国家号召知青下乡支教,知青们在村里大概待了8年。现在,村民们想通过修民宿来纪念知青下乡的时代。目前为止,修缮完成的官厅可以为村民提供广场舞场地、议事间等生活服务场所。将来,该建筑与其他修缮完成的民居古宅还可能为外来的游客提供民宿服务。
图4.1.19 岐山村“官厅”的民宿功能利用组图(竺頔 摄)
(二)大坊村古建筑生活服务功能利用
大坊荷兰创意村的部分民居改为了民宿、农家乐餐馆等。如图4.1.20中的“陆客民宿”,原本为一所古旧的传统民宅。虽然整体建筑基本没有很大的变化,屋顶瓦片马头墙,但是门口的两根红木柱子与一些石墩、吊篮,还有竹制围栏等,都属于后增添的非典型传统类物品。
图4.1.20 大坊荷兰创意“陆客民宿”组图(竺頔 摄)
其门前的地砖被重新铺设,窗户也重新安装了木框玻璃窗。内部经过重新装修,分为四类房间——“东篱”“栖迟”“清梦”与钟点房。目前由于民宿部分还没有施工完毕,因此不对外开放,也不待客,具体的房价也不甚清楚。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将古建筑活化为民宿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游人远道而来的住宿问题。他们不用选择住在较远的县城,避免了在休憩之后花大量的时间在来村落的路上,而是可以住在村内,近距离感受村中的历史文化,并且做一个好梦,静待第二天的游玩。
(三)竹桥村古建筑生活服务功能利用
竹桥村由于开发较早,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运营。为了提升竹桥村的游览体验,相关公司针对竹桥村的布局、传统建筑的特点,打造了一整套利用业态,包括铁匠铺、餐馆、茶馆、药铺、酒坊、豆腐坊、面馆、篾器铺等业态系统。(www.daowen.com)
图4.1.21 竹桥村古建筑生活服务功能利用组图(竺頔 摄)
从图4.1.21中可以看到,建筑门口墙上的木牌上写着“余记酒楼”,而前方的白旗子上写着“金溪藕丝糖”。村中一些旧式民居由住宅变成“驿站”,可以看见一些小贩在里面向游客售卖糍粑。据说,该村的“余氏大屋”曾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充满封建色彩,而现在被用作卖茶的店面,服务于大众。“养正山房”原本为刻印古籍的作坊,在乾隆时期书板盈架。后来,刻板被毁,如今成为“养正书吧”,变成游人陶冶情操的好去处,既有新意,也不显得突兀,非常自然地与村落融为一体,散发着历史、文化与书页间墨香的气息。此外,竹桥村中还有许多指路标牌,从指路牌上可以看到村内还将一些民居古宅用于经营咖啡厅、餐厅、茶吧、青年旅舍等业态。相关开发公司表示,后续会将古建筑进一步改造建设,用作相关服务空间。竹桥村的建筑活化相对其他村落而言更加多元化,立足于青年旅游与休闲式旅游,目的在于吸引更多文艺青年或是喜爱文学的游人,环境老少皆宜,独具特色。
(四)下李村古建筑生活服务功能利用
有一些村落设置的服务功能较为特殊,如下李村的一座古宅被设为“长效管护办公室”,主要用于调解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与纷争。
图4.1.22 下李村“长效管护办公室”组图(同时具村落议事、纠纷解决功能)(竺頔 摄)
进入古宅可以看到,正墙上挂有镶着金框的年轻毛泽东画像和“毛主席语录”,下方挂有上书“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标语的红白色宣传展板。房间两边的木制隔墙上也贴有与法律调解相关的展板,主要内容为“‘法律明白人’工作职责”“‘法律明白人’培养基本原则”“陆坊乡推广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工作方案”“下李村骨干‘法律明白人’一览表”及一些相关“活动剪影”的照片,从中可以看出下李村在法律的普及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房间中央放着长方桌,桌上盖着红色的绒布,左右两边各放有几把木椅。桌上还有几枚名牌,上面写着“当事人”“记录人”,平时如果产生民事纠纷,大多会在这里解决,同时会有人在旁边记录每一次的纠纷与处理情况。这种类型的古建筑活化利用与一些村落商业化产生的民宿与餐厅等服务型古建筑不同,后者主要为游人带来便利与享受,至多可以给村民带来一些盈利;而前者则很好地做到利民、便民、为民,在村民的生活中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能够维持村内的秩序,建设文明和谐的村落氛围,这为村落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很好的精神基础。
(五)洽湾村古建筑生活服务功能利用
图4.1.23为洽湾村的一个胡氏分祠,当地的后代村民将该分祠作为农家乐之用,餐馆经营提供当地居民三五好友相聚餐的场地,甚至还可作为婚宴待客场所。然而,在传统建筑物中开设农家乐,不免让人担心会因长期的厨房烹饪而伤害了建筑文物本体,建议有关单位应适时进行督导,在建筑文物内部仅保留用餐场地,将厨房功能移到建筑体外,以确保建筑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图4.1.23 洽湾村胡氏祠堂农家乐组图(标牌、餐厅、厨房)(李育菁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