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抚州红色文化:保护与发掘成果

抚州红色文化:保护与发掘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抚州现存红色文物295处,其中战斗战役遗址36处,烈士墓及纪念设施25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05处,其他129处。2017年,金溪县为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与发掘,投入2000多万元对后龚村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政治部、周恩来等人的故居等红色遗迹进行保护维修。此外,红色文化还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文化。

抚州地区还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多次在这里领导和指挥武装革命斗争,建立苏维埃新生政权。目前抚州市下辖的乐安、南丰、宜黄广昌黎川、资溪、南城、崇仁、金溪9个县,均先后成立县级的苏维埃政府,因而成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临川的边远乡镇也成立了乡级的苏维埃政府。此外,东乡归属于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据统计,抚州现存红色文物295处,其中战斗战役遗址36处,烈士墓及纪念设施25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05处,其他(含红军标语)129处。[3]抚州地区的红色古村落,以金溪县后龚村、乐安县湖坪村、南丰县康都村等最为典型。

乐安县湖坪乡的湖坪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万人规模,王氏单姓聚居的传统村落。据黄更昌、王友祥编著的《中国传统村落——湖坪》一书介绍,湖坪村于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由吉水县带源村人王延年肇建。当初,建村于闻华山西南的凤龙山下,因此地三面环山,地域狭窄,从天禧年间(1017—1021年)起,又开始在闻华山西北的溪谷平地开基建宅。明弘治八年(1495年),户部尚书张元祯为湖坪王氏题赠“文献世族”,并赞曰:诗书礼乐之相承,科第衣冠之不替。由于不断外迁等原因,目前湖坪仅留居第八世季谦(国宝之孙)一系。村内保留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其中尤其以牌坊之多而闻名。1933年,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在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在湖坪一带休整,并进行了“大湖坪整编”。随着近年来乐安县开展红色标语普查工作,湖坪及附近村落红军反“围剿”时留下的之前被石灰盖住的大量标语被再次发现,如今已经受到保护。

后龚村位于金溪县左坊镇,村子规模不大,只有五六十户人家,其中绝大多数为龚姓。后龚是由老村前龚分出的。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龚氏从资溪龚坊迁至前龚。1933年1月,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革命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该村驻防一月有余。当时,为了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打通中央苏区与赣东北苏区的联系,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周恩来、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指挥朱德率红一方面军一、三、五军团共计3万余人,从黎川、资溪等地出发进入金溪,将直属部队驻扎在金溪左坊一带,并将司令部设在后龚村龚氏宗祠,指挥金溪战役。2017年,金溪县为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与发掘,投入2000多万元对后龚村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政治部、周恩来等人的故居等红色遗迹进行保护维修。(www.daowen.com)

康都村地处南丰县太和镇,位于南丰、建宁、黎川三县交界处,古时即为南丰去建宁和广昌的必经之地,翻过山隘即是福建省建宁县。也正是因为此,康都村成为红军反“围剿”时南丰县的巩固苏区之一。1931年6月初,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从福建建宁县移驻南丰康都圩下街“宁家大屋”。6月21日至22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和总前委第九次会议,讨论时局和行动方针,即著名的“康都会议”。康都村目前保留着红军遗留下的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包括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毛泽东旧居、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旧址、红军医院、红军银行、红军标语、康都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战壕、防空洞、红军江西军区第四分区指挥部旧址等。

此外,红色文化还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文化。位于抚州市黎川县东南部的德胜关,地处赣闽边陲,深藏山谷之中,早在明中叶之前就有了建制,始名“关上村”。明末,福建的袁氏家族迁来这里,自建了一支武装,他们拒缴朝廷的苛税,朝廷便派兵镇压。袁氏起义得胜,改名得胜关。后来,人们认为要以德服人,又因“得”“德”谐音,便再改名为“德胜关”,沿用至今。德胜关自古就是江西黎川县与福建泰宁县通商的重要通道,到明清时期,已发展成重要的商埠之地。福建泰宁人带来他们的木材土特产在老街卖完后,采购生活用品带回福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足迹遍及这里的村村寨寨,许多墙垣至今留有红军书写的标语。邵式平、萧劲光、方志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出生入死。德胜关的华盖峰一带是1933年12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著名团村战斗的主战场。在这场战役中,红军以1.4万余人击溃了进犯之敌4万余众。1957年,随着党中央发出了“开发山区,支援国家建设”的号召,1961年到1963年间,上千名机关干部、产业工人、转业军人,以及知识青年和水库移民纷纷来到德胜关,成立了当时的江西省国营德胜关综合垦殖场。德胜关在20世纪50—80年代一度闻名遐迩,被誉为“小上海”,有江西最先进的灯光球场,有豪华的电影院,职工医院、学校、招待所、电视转播台、桃园住宅区等。白天这里行人如织,晚上这里灯光璀璨,被大家称作“黎川小上海、德胜南京路”。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时,德胜关的江西电炉厂提供的电热设备立下了汗马功劳,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