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来,江西社会农耕文明高度发达,抚州地区的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农业生产生活文化。江西是稻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江西中部偏北的三角洲地区,有一片广袤的绿野,由于赣江和抚河多年的冲击沉淀,其下游形成了一片可利用灌溉面积达120万亩的沃土,这就是赣抚平原。南朝雷次宗的《豫章记》中,把抚州描述为“地方千里,水通四路……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金铁篠荡,资给于四境”,其素有“赣抚粮仓”的美誉。
据考古发掘,抚州地区在商代已有水稻生产和水利活动,开始筑堤坝防洪除涝,普遍筑造小型的水陂和土堰用以浇灌。位于抚州城东南的临川千金陂就被视作人与自然顽强抗争的结晶。早在唐代以前,抚河上游的汝水,流经城郊西七八里处,因崖多石阻,流速减缓而江面宽阔,形成一个小湖,叫瑶湖。瑶湖至孔家渡一带,地势平坦,土质疏松。一次,春水暴涨,在瑶湖稍北地段冲开了一个决口,形成了一条支港,流经二百多里,至萧公渡才汇进主流。当时,百姓在州刺史的带领下,于支港端口筑华陂,华陂是千金陂的前身,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以致工程屡废屡修。大历三年(768年),颜真卿任抚州刺史,在原陂上继续加以督修,建土立陂,寻亦废塞。唐德宗贞元中,戴叔伦任抚州刺史(785—787年),在众多支港上筑了数十处堤坝节制水流,以利灌溉,其中最著名的是修建了冷泉陂,后屡毁屡修。咸通九年(868年),新任抚州刺史李某(名字不详,或说是李渤)聚集民工,在故基上横截汝水,南北筑陂125丈,于次年夏天竣工,史称千金陂。完工后,不仅“通舟楫之利,利于穷民”,而且“灌注原田,新旧共有百余顷,自兹田无荒者,民番力而开耕”。千金陂自唐至清共进行17次大规模的维修。2019年9月4日,千金陂入选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抚州地处赣东平原,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沃野千里且雨量充足,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发达的农业、丰盛的物产。比如历代都作为贡品的南丰蜜橘、始种于唐代的白莲、漂白精致的宜黄夏布,以及临川的西瓜、浒湾的油面、东乡的蔗糖等,均是抚州农耕文明的具体体现。(www.daowen.com)
传统的农耕用具和生产劳作方式,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同样是农耕文化的宝贵遗产。抚州地区有锄、镰、锨、镢、犁、耙、耢、耧,以及风车、水车等数十种农具,这些农具各有千秋,较好地满足了粮食从播种到入仓的全过程需要。每年开春下田,需要耕田。耕田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劳动项目,需要锄田、犁田、耙田、平田,这四道工序要靠四大农具完成,分别是锄头、铁犁、铁耙和平杠。耕好田后,要插秧,要保证秧苗插得平整,秧苗线必不可少。禾苗成熟后,要收割,镰刀、打谷机等农具就派上用场了。收割完的稻谷倒入两个竹箩里,然后用扁担挑回去放在竹席上晒干。稻谷晒干后,就用风车把稻谷中的杂质吹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抚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原先在农村最为实用的农具被更先进的机械化设施取代。犁、耙、风车、箩等很多农具及农村生活用品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