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中的阴阳观念及其哲学化进程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中的阴阳观念及其哲学化进程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天树则通过其他卜辞间接地指出,“阴”字还有“水之南,山之北”的意思,“阳”则有“水之北,山之南”的意思,殷人已有较为健全的方位、阴阳观念。此外,从西周金文中亦可发现更为明显的阴阳观念,两字连用已经出现。南淮夷迁及内,伐□、昴、参泉,欲敏阴阳洛。试看伯阳父之解释地震,这开启了传统阴阳观念的哲学化进程。 其他关于阴阳之气的说法,亦见于《左传》,“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中的阴阳观念及其哲学化进程

如果阴阳家之学的源头在“羲和之官”,那么,这应该可以追溯至尧舜时代——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尚书·尧典》)。只是由于这是史前文明,无法求证,学者们暂时只能追溯至殷商时代。

1. 起源:殷商甲骨文与西周金文

阴、阳二字最初的意思是指日光的背、向,这从甲骨文对二字的使用即可见出。

丙辰卜,丁巳其阴乎?允阴。(《合集》19781)

戊戌卜,其阴乎?翌己启,不见云。(《合集》20988)(20)

于鸟日北对,于南阳西。(《考释》4529)(21)

第一条卜辞说的是:丙辰占卜,(明天)丁巳日是阴天吗?结果真的是。第二条卜辞说的是:戊戌日占卜,(明天)会是阴天吗?己(亥)日天放晴了,不见云。萧良琼认为甲骨文中的“阴”字代表阴天,“南阳”代表地名。(22) 黄天树则通过其他卜辞间接地指出,“阴”字还有“水之南,山之北”的意思,“阳”则有“水之北,山之南”的意思,殷人已有较为健全的方位、阴阳观念。(23) 黄说比较详密可靠。

此外,从西周金文中亦可发现更为明显的阴阳观念,两字连用已经出现。

锡失师永厥田阴易(阳)洛疆。(《永盂》)(www.daowen.com)

南淮夷迁及内,伐□、昴、参泉,欲敏阴阳洛。(《敔簋》)

第一条金文的大意是:赏赐师永田地洛水的南北两面。第二条金文的大意是:南淮夷侵袭至周的腹地,掠伐至□、昴、参泉等地,企图迅速侵略洛水南北地区。此两条主要是在地理的意义上使用阴阳二字,但基本上都是与阳光有关,或直接引申,相较于战国时代的抽象程度,比较朴实。

2. 哲学

出土文献的追溯大致如上,传世文献使用阴阳二字较早的是《诗经》,其时代当在西周晚期与春秋时代,尚未哲学化。如《诗经·大雅·公刘》云:“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这里的“阴阳”亦是指地形,与金文所载同。《诗经·邶风·终风》云:“曀曀其阴,虺虺其雷。”这里的“阴”字就指天气了。《易经·中孚》卦九二爻辞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里的“阴”字就指树荫了。凡此皆无哲学的意义。

西周晚期或春秋时代,最先开始哲学化的思想者最有可能是掌管天文历数的羲和之官。试看伯阳父之解释地震,这开启了传统阴阳观念的哲学化进程。西周末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附近三川(泾、渭、洛)发生了地震,《国语·周语上》记载了当时的大夫伯阳父的解释,他说:“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地震发生的原因是:阳气潜伏在下面不能畅遂,阴气压迫阳气使它不能出来。从这里我们首先了解到,“阴阳”二字已开始实体化为两种普遍的气,并被用来尝试解释地震的发生。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这是值得注意的思想飞跃。徐复观对此的考察非常中肯。(24) 其他关于阴阳之气的说法,亦见于《左传》,“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阴阳气(实体)化是其全面哲学化的重要过渡,这一步则要到战国时期才能完成。

战国时期,将西周晚期与春秋时代阴阳家的接力棒向前传递的当是《易传》的作者与道家学者。徐复观即认为,迈出这决定性一步的是《易传》,而道家承之。不过笔者觉得,其关于《乾》《坤》两卦之小《象》与《泰》《否》两卦之《彖》中出现的阴阳思想晚出的判断,值得商榷;而其视刚柔与阴阳之结合用以解释《周易》为阴阳观念抽象化的一大关键,无疑很是深刻的。(25) 两者结合后,阴阳二气成为了宇宙间最普遍、最基本的实体,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两种属性,乃至最普遍的法则——“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一章》)此中的“阴阳”作何解,徐复观认为这比较接近春秋时代的意义,本书觉得解为最基本的阴阳二气亦通。可惜,《老子》中讲阴阳的就这么一句,无法言之凿凿,到了庄子后学才变得比较明确起来。《庄子·知北游》云:“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庄子·田子方》云:“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在此,阴阳作为一对宇宙论的概念就非常明显了。再往前发展,就是体现在《管子》中的阴阳与五行之合流,在介绍完阴阳与五行各自独立的发展后,再来处理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