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二分析《仲弓》与《论语》-《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二分析《仲弓》与《论语》-《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中记录孔子与仲弓的对话及仲弓言行的,凡七见。与楚竹书《仲弓》相关的内容见于《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前一部分我们讨论了《季康子问于孔子》,内容为问政,似为《论语·颜渊》第17—19章的传,具体而微,多所发挥。此处我们想说的是,《仲弓》恰是上引《子路》第2章的传。 这一论说与《论语·为政》第20章“季康子问”接近。

二分析《仲弓》与《论语》-《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仲弓,冉雍,十哲之一,列名“德行”科。《论语》中记录孔子与仲弓的对话及仲弓言行的,凡七见。仲弓出身贱微,是所谓“犁牛之子”(《论语·雍也》,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仲弓父,贱人。”)孔子认定这位出身低下而以德行著称、“仁而不佞”的弟子定会有大用,谓“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仲弓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随孔子归鲁后担任季孙斯(季桓子)的家族总管。(129) 《雍也》篇有三章记仲弓与孔子。第2章涉及仲弓治理百姓之道,严肃认真,要言不繁,简单易行,又不是草率行事。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与楚竹书《仲弓》相关的内容见于《论语·子路》: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www.daowen.com)

前一部分我们讨论了《季康子问于孔子》,内容为问政,似为《论语·颜渊》第17—19章的传,具体而微,多所发挥。此处我们想说的是,《仲弓》恰是上引《子路》第2章的传。

《仲弓》(130) 现存二十八支简,整简三支,余皆为残简,学界对竹简拼合与编联争议颇大。李学勤先生主张第4简与第26简相连。陈剑先生,黄人二与林志鹏先生分别重新编联,改动较大。(131) 这里我们以季旭昇先生主编的《<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三)>读本》为主,参考诸家来述说。本篇先详细表述季桓子使仲弓为宰的经过,仲弓报告孔子并请教“为政何先”,孔子的回答是:“老老慈幼,先有司,举贤才,宥过举罪。”(132) 注家有关“老老慈幼”颇多论说,或以为《论语·子路》第2章漏记了孔子的“老老慈幼”思想,此为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先声。这种可能性极大。当然,另一种可能是,此篇的撰写、传播者扩大、发展了孔子之说,影响了孟子;还有一种可能是,此篇作者或衍成此篇的参与者是孟子的后学。“先有司”,即让有一定职务的“有司”,“先之劳之”,服务大众,忠于职守。

以下,此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师生讨论为政的三方面:“先有司”、“举贤才”、“宥过举罪”(宽宥小的过错,举发有罪之人)。其中有“夫贤才不可弇(掩)也。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之者。”(133) 此与《子路》篇第2章同。此外,强调孝德及“刑政不缓,德教不倦”。此篇后一部分讨论“事君”,强调“忠敬”及“竭情尽慎”。孔子说:“雍,古之事君者,以忠与敬,虽其难也,汝惟以……上人相复(报)以忠,则民欢承教,害□者不……之。一日以善立,所教皆终;一日以不善立,所教皆崩,可不慎乎?”(134) 这一论说与《论语·为政》第20章“季康子问”接近。此处发挥尽己之忠,讲慎重地赴死;讲“行”以“为己之学”为本,本立而道生,故要慎行;又讲当下立乎其大者;“一日以善立”,“一日以不善立”,判然分途。末句句式与“一日克己复礼”近,但标举“立善”,颇有孟子学的影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