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先秦哲学:恒先与道的形上、超越、绝对、无限性

先秦哲学:恒先与道的形上、超越、绝对、无限性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竹书“恒先無有”之“先”字与“無”字字形上有明显差别。所以,“静”与“朴”“虚”等价,是直接表述整一未分化的、未动作的、根源性的、超越性的“道”的。这四个字讲“恒先”与“有”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道”就是“大朴”、“大静”、“大虚”,即非分化、非运动、非实有、非有限性的整体。《恒先》首句偏重于讲道的原始性、绝对性、无限性、先在性、超越性、终极性,是最高的哲学抽象,偏重于讲道之体。

先秦哲学:恒先与道的形上、超越、绝对、无限性

本竹书“恒先無有”之“先”字与“無”字字形上有明显差别。马王堆《黄帝四经》(又称《黄老帛书》或《黄帝书》)的原整理者因其中《道原》篇首“恒先之初”的“先”字字形与“無”字相近,以“恒先”为“恒無”,见1980年文物出版社《马王堆汉墓帛书(壹)》。陈鼓应先生著《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亦用“恒無之初”。李学勤先生据同一帛书图版前二行“柔节先定”句,定“恒无之初”为“恒先之初”,并在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之《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中公布。在此前后,余明光、魏启鹏先生等均释“恒无”为“恒先”。李零在此次竹书《恒先》释文中,同意李学勤“恒先为道”说,并进而指出“恒先是终极的先”。

本竹书第1—3简与帛书《道原》篇首数句有一定的理论联系。《道原》篇首:“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故末有以,万物莫以。故无有形,大迥无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88) 关于“恒”字,黄老帛书中多见,如恒先、恒一、恒常、恒事、恒位等等。《恒先》与帛书《道原》一开始都讲天地未形之前太虚的混混沌沌状态,“湿湿”即“混混”,两书均用“梦梦”(即蒙蒙),均有“虚”“静”的表述。《道原》“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先》则谓“虚”“虚大虚”。“迥同”是通同,无间隔的状态。至于“静”,李零隶定为“寈”,释为“静”,李学勤释为“清”,直接讲清、虚、一、大(89) 。我以为还是依李零释“静”为好。无论是《恒先》所说的未有天地之前的“静”“静大静”“虚静”“出生虛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还是《道原》“神微周盈,精静不熙”,都是讲天地万物未形之前的太虚的至静至寂状态,也是讲终极的“道”体在没有作用、动作之前(“未有天地,未有作行”)的形态,讲“道”的根本特性即是静止、静谧。此处“静”比“清”好。参之通行本《老子》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与第2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等内容,可知“静”所反映的是超时空的“道”本体的绝待的与普遍的特性,圆满自足(“自厌”),无为无言。而《老子》第39章“天得一以清”云云,是讲天、地、神、谷、万物离不开道,“清”只是道下的“天”得“道”之后的状况。“清”又是“气”的一个特性。所以,“静”与“朴”“虚”等价,是直接表述整一未分化的、未动作的、根源性的、超越性的“道”的。这里还有关于“”的释读。李零指出字形似“樸”,但有区别,不妨释为“质”。李学勤、廖名春等释为“朴”(90) ,李学勤认为可以释为“全”,“大朴”即是“大全”。方之《老子》第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之”,第37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等,似以释“朴”为上。首句三个“大”字,李学勤、廖名春释为“太”,其实不必。此二字可互通,但《老子》凡言“大”字处亦不必改为“太”,如“大道”“大白”“大音”“大象”等,似仍如第25章“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云云。(www.daowen.com)

故首句似应为:“恒先无有,朴、静、虛。朴,大朴;静,大静;虛,大虛。”这句话并本体论宇宙论一起说,是中国特有的“本体—宇宙论”的讲法,即现象世界的形而上的根据(就本体言)和根源、动力(就宇亩生成言)是“恒先”即“道”。“道”是“恒常”“恒在”“永恒”的普遍的,是永远遍在的、与现象界同在的那种存在,同时在逻辑上与时间上都是先在的,故说“恒先”。“恒先无有”句,“无”是动词。这四个字讲“恒先”与“有”的区别。即是说,“恒先”是“无”(名词),无形无名,是超乎“有”的。“恒先”是世界的本根、本体、本源、总动力,是在逻辑上独立于、超越于“有”的现象界之上,又在时间上早于有形天地万象之前的,是产生天地万象的母体。这种独立不改、浑朴、静谧、虚廓、无所不包的“道”,是朴、静、虚的极至。与浑朴相对的是明晰与分化,与静谧相对的是活化与躁动,与无限虚空相对的则是有形有限的杂多、实有。在一定意义上,“道”就是“大朴”、“大静”、“大虚”,即非分化、非运动、非实有、非有限性的整体。“大朴”等既是道之特性又是道之名相(强为之名)。《恒先》首句偏重于讲道的原始性、绝对性、无限性、先在性、超越性、终极性,是最高的哲学抽象,偏重于讲道之体。以下第二三句则讲道之用。当然体用并不能割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