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礼乐之教养塑造中国哲人(《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礼乐之教养塑造中国哲人(《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的重心是以礼乐来调节情气,养性培情,修身修心。概而言之,以礼教修外(形、身),以乐教治内(心),礼教端正身形,乐教陶冶心灵。但礼教、乐教都要促成身心的一致,声、情、气、性、形、神之合一。 较之礼仪,乐教有更深厚的影响。哭泣、乐音都能动人之心弦,悲戚和欢乐随着体内之气变化、转移,移情之于心,引起人们的沉思。

礼乐之教养塑造中国哲人(《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性自命出》不单单讲以心志导情气,因为作者深知情气可以迷惑心志,造成一体两面之不安及身心的躁动。因而,该篇“心术”之最重要者,是修身与修心的双彰,以此求得心定身安。这正是孔子“修己安人”之道的落实。在这里,作者首先强调的是“教”。第14—18简:“《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训之,体其义而即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39) 按,“逆训”即“迎顺”,“义”即“宜”,“即度”即“节度”。这里强调《诗》、《书》、《礼》、《乐》四教的重要性,尤其是礼乐之教。心术之道是从哪里来的呢?来源于人文教化、文化传统。在该篇作者看来,圣人制礼作乐以调节人间秩序、伦序等级,礼乐是圣人有意为端正人们的行为举止而制定的。这就要节制人们情气的发用,使之合宜,理顺人们的情感、情绪,然后加以教化,使道德慢慢地内在化,即“生德于中”。这里的重心是以礼乐来调节情气,养性培情,修身修心。

《性自命出》发挥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的教导,从“心术”的角度,集中讨论礼教、乐教的功能。概而言之,以礼教修外(形、身),以乐教治内(心),礼教端正身形,乐教陶冶心灵。但礼教、乐教都要促成身心的一致,声、情、气、性、形、神之合一。

第20—21简:“至容貌,所以度节也。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40) 这里肯定容貌之端庄、行止合符仪节的重要性。真诚的聘问、祭祀之礼,要求致礼者身与心的和谐一致,礼与义的完满统一。第22—24简:“笑,礼之浅泽也。乐,礼之深泽也。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闻笑声,则侃如也斯喜。闻歌谣,则舀(陶)如也斯奋。”(41) 较之礼仪,乐教有更深厚的影响。真情之声,能深深地拨动人的心弦。谛听、吟诵、观看、欣赏《韶》、《夏》、《赉》、《武》之乐舞,可以收敛身心,健康地抒发情感。正声雅乐,启导人们返回人性本始的善(“反善复始”),振奋正气。第28简:“凡古乐龙心,益乐龙指。”(42) 综合李零、赵建伟的校读,“龙”为“动”,“益”为“淫”,“指”为“嗜”(43) ,即古乐打动人心,淫乐挑逗嗜欲。又,《韶》、《夏》,颂舜禹的古乐,《赉》、《武》,颂武王之乐,是后来增益之乐,故为“益乐”。“龙”训“和”。廖名春等认为,此处指古乐可以和心,益乐可以和指。第29—31简:“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哭之动心也,浸杀,其刔恋恋如也,戚然以终。乐之动心也,浚深郁陶,其刔则流如也以悲,悠然以思。”“浸杀”,即渐次衰减。央(右边有立刀旁),即烈,训为甚。人性相近,其心不远。哭泣、乐音都能动人之心弦,悲戚和欢乐随着体内之气变化、转移,移情之于心,引起人们的沉思。第31—33简:“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凡思之用心为甚。戁(叹),思之方也。其声变则其心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吟,游哀也。噪,游乐也。啾,游声[也]。呕,游心也。”(44) 此段文字后半依李零改定。“戁”,李读为“叹”。“游”,李释为“流”,即流露之意。(45) 忧思、乐思,是思虑之心对情气之心的提升,反过来加深了悲欢的内涵,辅助了意志之心。音声的变化与心境的变化相互缠绕,相互影响。浅唱低吟,或高歌唱和,均可抒发心志,养性怡情,足见乐教可以促成情气与心灵的互动,并且比礼教更契入内心。这里着重讲声、音、情、气、心思、性格、身形、容色的连续性、整体性,犹如气流,由内而外,由外而内。(www.daowen.com)

礼教、乐教的目的,如前所引,乃“所以生德于中者也”。仪态、音声都要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出于心又深入于心,护持、培养道德意志、情感。礼教用以端正容貌和行为举止,“是以敬焉”,让君子以严肃、庄敬、和乐的生命投入社会人事;乐教“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变化气质,调整心境。礼容通过正衣冠、正身形来正心,乐事通过抒情怀、修内心来正身,礼容、乐事又都是协和身心的手段。这也是《性自命出》的“心术”之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