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大学》修己治人

中国哲学通史:《大学》修己治人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道理,福国利民,又是人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根本指南。以上为《大学》的“三纲领”。“止”,所达到的地方(或境界),人应当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这是前面所讲八条目的逆推。以上是《大学》的总论,首论三纲领,次论八条目。《大学》德化政治的八目,对治世者的道德素养的强调,完全可以与当代法治社会的要求相结合。

中国哲学通史:《大学》修己治人

礼记》中的《大学》,即王阳明所谓“古本《大学》”,不是朱子重新整理、调整章节并补了一传的《大学章句》本。《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道理,福国利民,又是人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根本指南。

《大学》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有三个“在”,是递进的关系。大学即做大人之学,讲个人修身成德,和谐家庭,逐渐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明明德”,即不断地彰明人自己内在的光明的德性(仁义礼智信等),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人的德性是天赋予人的,人人都有的,不过并非人人都能自觉。“亲民”,即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也就是“治国”。程子、朱子讲“亲民”为“新民”,即除旧布新,洗汰旧的不良的习惯,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王阳明则讲“亲民”,强调爱百姓。“止于至善”,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以上为《大学》的“三纲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

“止”,所达到的地方(或境界),人应当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这里说,明白了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立定。志向确定了,然后心意才能宁静。心灵不浮躁,不妄动,然后情感才能安和。情性安和了,然后对事物才能详细考察。思虑周详了,然后处理事物才能恰当。此句讲:通过止、定、静、安、虑的修养工夫,能得到大学之道,得其所止。事物有根本与枝节,结局与开端。人应把握学问修养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即可接近大学之道,也就是至善之道。

三纲领从主体与客体、对己与对人两方面阐明大学之道。“明明德”是对己而言,彰明德性,培养仁德。“新民”是对人而言,不断以自己之德教化人民。目的是“止于至善”,使人人能明辨善恶、是非、义利,达到大学的崇高理想。

《大学》的八条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古代想要把光明的德性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他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要整齐他自己的家族。要和谐、团结自己的家族,首先要修饬他自己。过去的家族很大,家族内矛盾复杂,要摆平很不容易,这就要有牺牲与奉献,特别是主持家政的治家者,包括其长子长媳等人的牺牲与奉献,这就要修养自身。要修整自己本身,首先要端正他自己的心。要端正自己的心灵,首先要诚实他自己的意念。要诚实自己的意念,首先要充实他自己的知识。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大学》的八条目,即八个步骤,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八条目”的枢纽是修身,修身是中心环节。格、致、诚、正、修,是道德修养的内圣学;齐、治、平,是建功立业的外王学。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礼记·大学》)

这是前面所讲八条目的逆推。壹是,即一切。厚,丰厚,引申为重视。薄,淡薄,引申为轻视。所厚者,即“本”也,指修身。所薄者,即“末”也,指身外之物,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说,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一心所要行的,应当都是把修养自己作为根本。本已乱,末就不能得则治理。本立则道生,本乱则国乱。应该重视的是修身,切勿本末倒置,把修身放在末位。这就叫做知道根本的道理,这就是道德之知的极至。

以上是《大学》的总论,首论三纲领,次论八条目。其中也论及达到至善境界的方法与次序(知止、定、静、安、虑、得),以及三纲领与八条目的关系。对内修己,格、致、诚、正、修,都是明德之事,不断达到至善的境界。对外治人,齐、治、平,都是新民之事。孙中山先生说欧美的政治文化还不如我们的政治哲学系统完备,所举的例子就是《大学》讲八条目的这一段话。他说:“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34) 孙先生没有平面化地理解“内圣”—“外王”结构,试图揭示以“修身”为本位的由内省心性到外王事功的道德——政治学说仍有其现代意义,这是十分深刻的认识。有的论者认为由内圣(道德修养)推到外王(建功立业),不合逻辑。这的确不符合形式逻辑,不宜于平面地、表层地顺推与逆推;但深层地说,这里确实含有一种深厚的生命理性或生命逻辑或生存体验。《大学》德化政治的八目,对治世者的道德素养的强调,完全可以与当代法治社会的要求相结合。现代法治不能没有伦理共识作为背景与基础,然而伦理共识离不开伦理传统。(www.daowen.com)

《大学》强调修身为本,其中的工夫,首在“诚意正心”: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这里讲,所谓诚实自己的意念,就是不要自欺。如“恶恶臭”,要像厌恶臭恶的气味一样。如“好好色”,要像喜爱美好的容貌一样。这就是说,首先要使自己心安。“自谦”,谦通“慊”,即自我满足。“慎其独”,根据朱熹的注释,“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慎独之学,在儒家是一种自我修身的功夫,求善去恶,谨而慎之。君子独处时也十分谨慎,而小人在闲居时,什么不好的事都做得出来,等看见了君子才“厌然”,即掩饰躲藏,把不好的掩盖起来,把好的显露出来。其实,别人看他,正像看透他身体内的肺肝一样,躲藏掩盖又有何益呢?这说明,内心真实的意念,必然要表现在外面。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在独自一人才知道的地方也严格自律。曾子说:“十只眼睛一齐向他看着,十只手一齐向他指着,这是多么严峻呀!”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德行才能装饰人身。心底无私天地宽,身体也安舒了。“胖”是舒泰安乐的样子。诚意的工夫在于慎独,而慎独的要领,在于胸中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很多事情,与其事后遮掩,何不慎之于开始呢?所以君子必须诚实自己的意念。

《大学》修身工夫又强调“日新其德”: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记·大学》)

商汤在盥洗盆上刻有铭文警告自己:“苟日新”,意即如每天能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那就应当天天清洗。此句以沐浴自新,比喻道德日进。“日日新,又日新”,谓精诚其意,修德无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诚然有一天能够获得新的进步,就要一天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还要再继续天天有新的进步。《康诰》说:振作精神,使商朝遗民改过自新,成为新民。《诗经·大雅·文王》说:“周虽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文王能够禀承上天之所命,革新进取。”所以君子用尽全力,不断奋斗。这一章讲道德的力量,以古人自新用力之勤,勉励我们进德修业,从近处小处下手,远处大处着眼,切忌好高骛远。《大学》强调道德的内在性、自主性与道德的感召力。

《大学》接着引用《诗经》说,国都所管辖的城区与郊区,广大千里,都是民众的止归、居所。又说,小小的黄鸟选择山丘角落里的丛林为止归。孔子解释说,黄鸟尚且知道选择自己的栖息地,难道人反而不如鸟么?作为人,一定要会选择。不仅要学会择业、择邻、择友,而且要学会选择自己的居处。我们应当选择居住在仁德中,以此为美。不选择仁德的境界,能算是智慧的人吗?人的归乡与居所,应当是仁、敬、孝、慈、信等至善的境界!《诗经》又说,德行深远的文王呀,真是持久光明地致敬于他所向往的境界呀!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礼记·大学》)

做人君的归止在仁,做人臣的归止在敬,做人子的归止在孝,做人父的归止在慈,与都城中的熟人及陌生人交往,归止在信。仁、敬、孝、慈、信是传统文化核心的价值理念。

儒家讲“修己”与“治人”是有区别的。修己主要是对管理者的要求,不能用于治人。对管理层的君子而言,必须做到正己爱人,修身为本,推己及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泛爱众。然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则要体谅、宽容。王者,治世的君子,不仅首先要修德正自身,作为万民的道德楷模,而且要实现德政,设立学校,用礼乐文明、儒家经典教化百姓,使得人人懂得羞耻,且自觉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