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时期的人道与天道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时期的人道与天道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礼记》诸篇,尤其是《中庸》,又特别强调人性、人道与天道的贯通。以上性、道、教的关系与“致中和”的理论,背景是对至上天神天道的终极性的信仰与信念。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中庸》是以“诚”为枢纽来讨论的。《中庸》认为,由至诚而后明善,是圣人的自然天性;而贤人则通过学习、修养的功夫,由明德而后至诚。人体现了天道,即在道德实践中,见到天道性体的真实具体的意义。

同时,《礼记》诸篇,尤其是《中庸》,又特别强调人性、人道与天道的贯通。《中庸》开宗名义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全篇的纲。意思是说,上天所赋予人的叫做“本性”,遵循着本性而行即是“正道”,使人能依其本性而行,让一切事合于正道,便叫做“教化”。《中庸》以天道为性,即万物以天道为其性。人与万物的性是天赋的,这天性之中有自然之理,即天理。这实际上是说,天赋予人的是善良的德性。“率性之谓道”,“率”是循的意思,率性是循其性,而不是任性。一切人物都是自然地循当行之法则而活动,循其性而行,便是道。一切物的存在与活动,都是道的显现。如就人来说,人循天命之性而行,所表现出来的便是道。如面对父母,便表现孝。人因为气质的障蔽,不能循道而行,所以须要先明道,才能行道,而使人能明道的,便是教化的作用。一般人要通过修道明善的工夫,才能使本有之性实现出来。

《中庸》又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节”的“中”,是符合的意思,“节”即法度。情感未发之前,心寂然不动,没有过与不及的弊病,这种状态叫“中”。“中”是道之体,是性之德。如果情感抒发出来能合乎节度,恰到好处,无所乖戾,自然而然,这就叫做“和”。“和”是道之用,是情之德。“中”是天下事物的大本,“和”则是天下可以通行的大道,谓之“达道”。君子的省察工夫达到尽善尽美的“中和”之境界,那么,天地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各遂其性,生生不已。以上性、道、教的关系与“致中和”的理论,背景是对至上天神天道的终极性的信仰与信念

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中庸》是以“诚”为枢纽来讨论的。“诚”是《中庸》的最高范畴。“诚”的本意是真实无妄,这是上天的本然的属性,是天之所以为天的根本道理。“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天道公而无私,所以是诚。“诚之者”,是使之诚的意思。圣人不待思勉而自然地合于中道,是从天性来的。普通人则有气质上的蔽障,不能直接顺遂地尽天命之性,所以要通过后天修养的工夫,使本具的善性呈现出来。这是经由求诚而最后达到诚的境界的过程。(www.daowen.com)

求诚的工夫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五种方法。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谨慎地思考,缜密地辨析,切实地践行,这“五之”里面就包含有科学精神。《中庸》还强调“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学习精神。

《中庸》认为,由至诚而后明善,是圣人的自然天性;而贤人则通过学习、修养的功夫,由明德而后至诚。由诚而明,由明而诚,目的是一样的,可以互补。“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能够极尽天赋的本性,于是能够兴养立教,尊重他人,极尽众人的本性,进而尊重他物,极尽万物的本性,使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既如此,就可以赞助天地生养万物。这使得人可以与天地鼎足而三了,人的地位由此彰显。这也是首章“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意思。人体现了天道,即在道德实践中,见到天道性体的真实具体的意义。从上我们也不难看出《中庸》的天人合徳的思想:天赋予人以善良本性,即天下贯而为人之性;人通过修养的工夫,可以上达天德之境界。由天而人,由人而天。《中庸》贯通“天道”与“人道”的“诚”以及对“诚”与“明”的讨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典范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