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别录》说:“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外有学堂,即齐宣王所立学宫也。故称为稷下之学。”自公元前374年齐桓公田午创立稷下学宫,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稷下学宫终结(2) ,该学宫作为齐国的学术中心,曾延集天下学者名士,极盛时(齐宣王在位期间)达数百人,其中有七十余人被封为上大夫,如邹衍、邹奭、淳于髡、田骈、慎到、接子、季真、兒说、环渊、田巴、鲁仲连、颜斶、王斗等;曾游学稷下的还有宋钘、尹文、孟轲、荀卿等。“稷下学”,一般指法家与道家学者慎到、彭蒙、田骈、接子、环渊、宋钘、尹文等。稷下学的特点之一,是学者们聚徒讲学,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但基本上“不治而议论”,与政治权力结构保持一定的距离。稷下学的特点之二,是相互争鸣,兼容互补。
稷下学者慎到、彭蒙、田骈、接子、环渊、宋钘、尹文之属,或强调任法,或强调禁兵寝攻,或强调“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并用,然皆把“道”看作是超越法律、法规之上的规律、法则,要求用理性化的成文法则管理社会,使社会更加符合人们追求富裕安定的愿望。这一派崇“公”而去“私”,随顺万物,不追求智巧。“公而不当(党——引者注),易而无私;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庄子·天下》)其次,他们亦主张“齐物”论,认为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只有大道才是无所遗漏。再者,他们皆重道而“尚法”。但其所谓“道”,不是庄子学派心目中的“道”,其所谓“法”,亦不是后期法家成熟的“法”,故被讥为“尚法而无法”(《荀子·非十二子》),“其所谓道非道”(《庄子·天下》)。而这正好也反衬出了作为稷下学之主流的黄老道家的主要特点——道法结合。(www.daowen.com)
道法结合思想大背景下的稷下学者们对“道”和“法”有了更为丰富和具体的理解。这在《管子》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