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命易变: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生命易变: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宇宙的生命一定要表现为生而又生、生生不已,这就是所谓的“变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间万物的更新,是生命的延续,生生不已,永无止境,这就是天地所表现出来的“变易”。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万物生生变易的表现,然后再看阴阳之为变易的内在机制问题。《易传》把“变易”视为宇宙生命生生不息的表现。《易传》指出,《易经》就是体现这种宇宙的永恒变易的。

生命易变: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天地生成万物,万物若不能继续变化发展,那么这个宇宙依然是死板一块,谈不上有生命力。所以,宇宙的生命一定要表现为生而又生、生生不已,这就是所谓的“变易”。宇宙的“变易”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穷,表现在具体事物上亦是如此,这是生命的特征。

通过下引《系辞传上》的一段话,我们对此会有一个初步的总体上的理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传上》)

意思是说,宇宙天地,表现于外的是一种仁德外发,爱护、生养万物的“造化之功”(44) ,又藏之于百姓日用之中,自然无为且无心地鼓动化育万物(45) ,而不像圣人那样有忧虑之心。天地的“德”、“业”已经“盛”、“大”到了极致。天地富有天下、容纳万物,所以说它有“大业”;天地能使处于天地间的事物日日更新,所以说它有“盛德”。天地间万物的更新,是生命的延续,生生不已,永无止境,这就是天地所表现出来的“变易”。所以,“变易”是宇宙天地生命不息的表现。

关于“盛德”、“大业”以及“生生”的主体问题,易学史上有争议。关于“盛德”、“大业”的主体,一种观点认为是天地,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圣人。关于“生生”的主体,一种观点认为是天地万物,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阴阳。

张载曰:“富有者,大而无外也;日新者,久而无穷也。”(46) 业之大,“大而无外”;德之盛,“久而无穷”。显然指天地而言。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说:“圣人为功用之母,体同于道,万物由之而通,众事以之而理,是圣人极盛之德,广大之业,至极矣哉!于行谓之德,于事谓之业。……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前后之生,变化改易。生必有死,《易》主劝戒,奖人为善,故云‘生’不云‘死’也。”(47) 孔颖达认为“盛德”、“大业”的主体是圣人。我们认为,主体当指天地而非圣人。圣人要效仿天地自然之道,天地自然之道才具有终极的意义,圣人有心以忧,是不能跟天地的无心而为相比的,我们从天地“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这句话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圣人与天地之间的差距。但是圣人是可以通过效仿天地而达到与天地合一,即三才统一的境界的。这个过程正好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详谈。

从孔颖达所谓“生生,不绝之辞。……万物恒生”来看,他显然是认为“生生”的主体是“天地万物”。而朱熹注“生生”为“阴生阳,阳生阴,其变无穷”(48) ,则是认为“生生”的主体是“阴阳”,“生生”是指阴阳的转易相生。实际上,这两种理解都没错,只不过一个从外在表现说,一个从内在机制说。万物恒生,是外在表现。而万物之所以能恒生不已,乃是由于内在的阴阳恒生不已,是为内在机制。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万物生生变易的表现,然后再看阴阳之为变易的内在机制问题。

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易经》以“易”名书,就是以“变易”为核心观念。不过,《易经》关于“变易”的观念可能还不太自觉,真正使“变易”的观念在理论上达到自觉和提升,是《易传》完成和实现的。《易传》把“变易”视为宇宙生命生生不息的表现。它有“永恒”与“循环”两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变易是“永恒”的。

上文讲到,《易经》六十四卦,终之于《既济》、《未济》两卦,就包含着变化发展之无穷的观念,不过这个观念的自觉化和理论化是在《易传》中实现的。《序卦传》说:“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物不可穷”,就是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可穷尽的意思。任何具体事物都要经历生、壮、老、死的过程,有生也就必有死,但《易传》是只讲“生”不讲“死”的,其原因恐怕并不局限于上文所引唐孔颖达“《易》主劝戒,奖人为善,故云‘生’不云‘死’”之说,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易传》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也就是宇宙整体的层面来看待问题的。对于具体事物而言,固然有死,但它的死或者在死之前为新生命的开始创造了条件,于是具体事物的“死”就在新事物的产生面前具有了永恒的“生”的意义。所以,《易传》从宇宙事物无穷的变化发展中看到的是生命的永恒性,而不是生命的结束——死亡。

《易传》指出,《易经》就是体现这种宇宙的永恒变易的。《易经》中的卦是如何产生的呢?“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说卦传》)。爻的意义何在呢?“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系辞传下》)、“道有变动,故曰爻”(《系辞传下》)。卦爻辞的意义何在?“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系辞传上》)。总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传下》)《易》讲了变易屡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可须臾离的。《易》的卦爻有上下六位,爻性有阴阳刚柔,从六十四卦来看,阴阳爻在上下六位中是没有固定位置的,总是变动不居,就象征着事物都是变动的,总是往变易的方向发展。

从身边看似静止的事物,看出其变动的永恒性,这是先民在思维方式上的一大进步。变易的永恒性也就成了易学的一种基本观念,对后世影响极大。不过这还比较抽象,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具体化。《易传》也做到了,所以说,《易传》是一部深刻的哲学性和理论性的著作。变动固然是永恒的,但也不能没有相对的静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事物都像幻象一般在我们面前一闪而过,我们有可能对事物形成客观的认识吗?我们的心也将处于永恒的不安之中。所以还是要有相对静止的时刻。这就对变易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易传》用了“变”和“化”这两个概念来表达绝对的变动和相对的静止这样一种思想。变完之后不变,不变的是性质,在同一性质之下还是有变易,只不过严格来说,它叫“化”。相对于“变”而言,“化”就是相对静止的,但“化”其实也在变。“变”相当于突变、质变,是显而易见的;“化”相当于渐变、量变,是隐微不显的。朱熹指出:“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49) 意思是,“变”是由“化”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化”则是在“变”发生完成之后悄悄地起作用。《系辞传上》所谓“化而裁之谓之变”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知道,古希腊也有绝对的变动的观念。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有个学生叫克拉底鲁,更进一步,说人连一次都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就是诡辩了。事物就没有了任何稳定性。这就是只懂得“变”而不懂得“变”和“化”的道理。西方直到马克思主义出现才算把这个道理讲明白,使之清晰地表现出来。

只有“变”而没有“化”,万物不能生长,生命不能展开。《坤·文言传》说:“天地变化,草木蕃。”《说卦传》说:“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天地是凭借了水火、雷风、山泽等自然条件来实现变化,使万物生长的。《乾·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道就是天道。乾在八卦中为首,天地就是乾坤,水火、雷风、山泽就是坎离、震巽、艮兑六卦,八卦也就是对生成万物的最基本的八种自然条件的模拟和象征。天道自然变化了,地上的万物就会有相应的变化,它们各自领受其天命,实现其质性,从而获得自身生命的展开,与天地万物和谐一体。所以《系辞传上》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如果真正懂得了变化之道,那就能知道天地自然变化的神妙所在了。(www.daowen.com)

其二,变易是“循环”的。

古人对事物“变化”的认识可能始于对“周行”(即“循环”运动)的认识。《系辞传下》所谓“周流六虚”,就是指阴阳爻在一卦六爻中作循环的变化运行。“周”,就是周行、循环的意思。循环并不表示没有开端和结束,相反,我们必须找到开端和结束以便找到时间段,在一个时间段中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状态。《系辞传下》说: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系辞传下》)

意思是说《易》卦卦体六爻,是为了推原事物由始至终的发展过程,初爻代表始,上爻代表终,中间四爻代表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初爻表示刚刚“变”成当前的状态,它将往哪个方向发展,是不容易知道的,此即所谓“其初难知”。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他的未来如何,很难知道,因为有无限多的可能性。中间四爻就表示“变”为当前状态后的一个长期的渐变的“化”的过程。“化”的过程如何,就决定了最终的结局会如何。所以,认识和把握了事物发展的中间段,事物发展的结果就容易知道了。此即所谓“其上易知”。而处于一卦终爻上爻的阶段时,事物又将进入下一个“变”的阶段,如此循环不已。

循环不已正是天道运行的基本规律。《复》卦卦辞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说。《复·彖传》:“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意思是七天一个周期,这是天道运行的规律。这个“七”不一定是实指,可以是象征,只表示天道运行是循环的,周期性的。西方也讲七天一个周期。每个礼拜七天。西方这个观念来自基督教圣经》的上帝创世说。上帝花了六天的时间创造了这个世界,第七天休息。其实,这与《易传》中讲的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是不一样的。《易传》中的第七天已经开始新的一个周期了。它实际上是六天一个周期,因为每卦有六爻。六爻尽头处又回到初爻。从六爻上讲周期这是京房和李鼎祚明确提到的。

《易传》对于周期性的天道循环运行规律的认识相当丰富和深入。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传下》)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丰·彖传》)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彖传》)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泰·象传》)

事物是在循环当中生成的。一次日月往来形成一天,一次寒暑往来形成一年。时间就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循环里过去。每个人的一生也都在这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循环里过去。每个人的一生是一个生死,有人生又有人死,有人死又有人生,人类就在无数人的生死相续中延续。产生这种观念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就不只是在一个静止的点上看待事物,而是能够在一个时间段里看待事物。在一个时间段里才看得到事物的变化,在一个时间点上是看不到事物的变化的。循环观念的产生,是一种进步,表示人们有了比较长的时间段的观念,从时间段里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平常的观念中可能不太喜欢循环论,觉得那是与发展论相对的。循环就是没有发展,这是不对的。循环既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的表现。没有循环事物都不可能产生和存在。事物的发展也是在循环中实现的。《系辞传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学讲的变易的道理就是,当事物发展到尽头时,它不会灭亡,而是变向其反面,并且渐渐地顺畅发展,发展畅通了自然能长久存在。当它再次走向尽头时,又会变通以长久地存在。生命的无限存在就在循环运行中实现。不是循环运行,恐怕无法实现生命的无限存在。所以,《易传》永恒的变易与生命生生不已的观念,是以运行的循环论为基础的。

事物及其生命之变易能获永恒和循环不已,其内在机制在于“阴阳”的运动。我们在上文引到《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说。那为什么在《复》卦的卦辞中讲这个周期呢?因为《复》卦的卦形比较特别,很有象征意义,上面五爻全是阴爻,只有初爻是阳爻,这就表示“一阳来复”了。阴的力量达到最盛之时,阳的力量开始生长。源于《归藏》而成型于汉的“十二辟卦”或“十二月卦”说,把十二个特殊卦的卦,按规律排列起来,配以十二月份,与十二月份的不同气候相应,就非常形象地把阴阳之间的消长和推移关系表现出来了。《系辞传上》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传下》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者,立本者也。”刚柔,就是阴阳在具体事物上的具体表现,是具体事物变化发展之本。从上文我们讲到的三才之道可知,刚柔是地道,地道效仿天道。天道乃阴阳之道,所以阴阳之道最为根本。天地变化,万物生长。天地就是阴阳。天为阳,地为阴。日月往来,寒暑相推。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易传》主要是从宇宙论的角度来阐发阴阳之理的。天地阴阳相反相成,相互作用,造成了事物的生成、变化和发展。汉代之后真正从理论上把阴阳具体化为阴阳之气,以阴阳之气的对待关系、消长关系作为一切事物永恒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因。

《易传》的“变易”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极大,以致形成了一种变易的思维方式。因为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易之中,从自然到人事莫不如此,所以凡事都可以从变易的观点来思考;因为变易是循环的,循环又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所以凡事都可以从产生、壮大、衰败、终结和又一开端的阶段论来思考;因为变易的内在机制是阴阳之间的关系,所以任何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都可以从构成事物的两种对立因素去找。阴阳及阴阳之间相反相成、推移消长的关系是总原理,在思考具体事物时,哪种因素为阳,哪种因素为阴,阴阳之间的关系到了何种程度,则需要具体把握而无一定之规。所以,这是一种颇带主观性的相当灵活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它能使我们体悟到事物的抽象的本原存在,另一方面又难以使我们获取关于事物的具体而客观的知识。因为科学是追求具体而客观的知识的,而此种思维方式难以满足此要求,所以我国古代科学不发达,恐与此种思维方式有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