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只限于反映事物的规定性,仅有概念并不足以表达思想。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它表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判断至少要由两个以上的概念组成。判断借助语句表达思想,《墨经》将其表述为“以辞抒意”。辞指语句,意指判断。《经上》云:“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57) 察也。……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言语和听闻分别是口和耳的功能,但离开了心智的察辩作用则毫无意义。说出语句是语言系统的功能,语句用以表达判断;做出判断则是思维系统的功能,判断借助“言”将“意”表达出来。语句与判断不能分离,亦不可混同。二者的关系,类似于语词与概念的关系。
判断是对现实的反映。判断符合事实,语句符合判断,即语句如实地表达思想,那么语句自然也与事实相合。这种情形下,命题和判断都是真的。后期墨家将言实相合称为“当”。语句要符合实际,除了要求判断符合实际之外,还要求语句符合判断,即语句必须忠实地表达判断。后期墨家将言合于意的情形称为“信”。《经上》说:“信,言合于意也。”《经说上》解释说:“不以其言之当也,使人视城得金。”信即是指语句符合判断。语句符合判断,判断符合实际,语句就既信且当。语句符合判断,判断不合实际,语句就信而不当。显然信不以语句符合事实为必要条件,所以说信“不以其言之当也”。判断符合实际,语句不符合判断,这是说谎的情形,显然语句也不符合实际,因此既不信亦不当。判断不合于事实,语句也不合于判断,一般说来这种情形下语句也是既不信也不当。但有时语句虽不合于判断,却凑巧与实际相符。如某人骗别人说:“城内藏有金。”被骗者进入城内查看,果然有金。但实际上,骗人者并不知道,只是信口胡说。这种情形下,语句虽当而不信。
在讨论语句与判断关系的基础上,后期墨家详尽地研究了各种判断的性质、特点与表达方式,并据此对判断进行了分类。《墨经》中讨论的判断形式,有“尽”、“或”、“假”、“必”和“且”等不同种类,其中既有类似逻辑学中非模态判断的内容,如“尽”、“或”、“假”;也有类似模态判断的内容,如“必”和“且”。具体而言,“尽”是指全称判断。《经上》说:“尽,莫不然也。”“尽”是全称量词,被释义为“莫不然也”,意即没有什么不如此,等值于全部都如此。《小取》说:“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或”含有特称、选言判断和选言推理的含义,如“时或有久,或无久”,“尺与端或尽或不尽”(《经说上》)等。
后期墨家还讨论了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问题。全称判断要求主项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不要求周延。“白马,马也”,“车,木也”,“盗人,人也”,均为全称肯定判断;“马或白”,“牛之毛黄”,则是特称肯定判断。否定判断要求谓项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不要求周延。《小取》说:“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为不乘马。”某人只要乘过一匹马,我们就可以断定他乘过马;只有当某人没有乘过任何一匹马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断定他没有乘过马。(58) 《墨经》还注意到,主词相同的全称肯定判断同特称否定判断之间是矛盾关系,其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经说上》说:“彼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则举不然者而问之。”“彼举然者”,是指对方提出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以为此其然也”,即认为所论对象在其全称主词之内,因而具有宾词的属性;“举不然者而问之”,是指举出一个主词相同的特称否定判断加以质问,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举出一个反例,对方的全称肯定判断便不成立。(59) (www.daowen.com)
“假”是指假言判断,它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判断。条件又分为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三种。相应地,假言判断也就有三种,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经上》说:“故,所得而后成也”,将条件称为“故”。《经说上》又将“故”分为“大故”、“小故”,并释义说:“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60) “大故”相当于充分必要条件,“小故”相当于必要条件。
《墨经》中也有关于模态判断的运用和讨论,包括必然判断、或然判断和实然判断。《经上》:“必,不己(61) 也。”“必”指必然判断,它是对事物情况必然性的断定。如“二必异”(《经说上》),“行者必先近而后远”(《经说下》),“民行修必以久”(《经说下》)等都是必然判断。对于“必”,《经说上》解释说:“谓一执者也。若弟兄一然者一不然者,不必也,是非必也。”(62) 必是必然而不改变之意,其否定便是“不必”(或“非必”、“弗必”)。比方兄弟四人根据年龄排序,由大至小依此为甲乙丙丁。甲对乙丙丁皆为兄,丁对甲乙丙皆为弟,这是固定不易的,是必然的。但乙对甲则为弟,对丙丁则为兄,丙对甲乙则为弟,对丁则为兄,此一然者一不然者,因此是不固定的,是不必然的。(63) “不必”(或“非必”、“弗必”),作为必然判断的负判断(负必然判断),也即或然判断,它表示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经下》说:“无说而惧,说在弗必(64) 。”《经说下》释义说:“子在军,不必其死生;闻战,亦不必其死生(65) 。”儿子在军队中,不能断定其生死;听到了战斗的消息,也不能断定其生死。因此这种情况下只能使用或然判断,不能使用必然判断。《经下》:“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事物的本质,人们对它的认识,以及人们将这种知识转告他人,三者不一定互相符合,因此对此也只能下或然判断。
实然判断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作出断定。后期墨家专门定义了时间模态词“且”与“已”。《经上》说:“且,言然也。”《经说上》释义说:“自前曰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将要发生的事情称为且然,如《小取》所说的“且入井”、“且出门”,即将要入井,将要出门;已经发生的事情称为已然,如《经说上》所说的“为衣,成也”、“治病,亡也”,即衣服已经制成,治病已经结束;正在发生的事情亦称为且然。《经下》又说:“可无也,有之而不可去,说在尝然。”凡事物昔有而今无者,昔有不可去。方然、且然都不是实然,已然和尝然才是实然。实然判定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用过去时间模态词已、已然、尝然,表达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因此相当于实然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