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孟子的心性、修养和政治论

中国哲学通史:孟子的心性、修养和政治论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的哲学思想主要由心性论、修养论及政治论三部分组成。他认为,性善论是孟子哲学的中心问题。孟子人性皆善的说法有一种平等主义。孟子的政治哲学带有尊重民权的意味,也含有乐利主义的意味。孟子言政,所予政府权限并不大,消极的保护人民生计之安全,积极的导引人民道德之向上。他尤以康德的自律伦理学诠释孟子的道德哲学,开启了中西哲学比较的新视野。笔者本人亦有研究孟子的相关文章,近来研究重点侧重于孟子的正义论。

中国哲学通史:孟子的心性、修养和政治论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孟子是鲁国孟孙氏的后代。“三桓”衰微,子孙四散,孟子祖上从鲁迁至邹。孟子幼年丧父,靠慈母仉氏含辛茹苦,抚养成人。有“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流传至今。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1)

孟子出生时,已距孔子之卒近百年。孟子一生之际遇与孔子相似。他亦曾周游列国、游说诸君,传尧舜之道,倡仁义之政,悯人间疾苦,惜其终不得见用。晚年退而与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所处之时势已有别于孔子。孔子生当春秋末世,其时已有礼崩乐坏之势,故作《春秋》以揭大义,当世无有与之相抗者。孟子在世时,杨朱、墨翟之说盈天下,周公、孔子之道遭遇严峻挑战。孟子奋而自起,辟杨墨,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往圣之教。孟子的哲学思想主要由心性论、修养论及政治论三部分组成。

关于孟子哲学思想研究,近代以至当下学界都有相当的成果,兹列举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对孟子有专章介绍。他认为,性善论是孟子哲学的中心问题。孟子把官能、善端及一切良知良能都包含在“性”里。孟子人性皆善的说法有一种平等主义。孟子的政治哲学带有尊重民权的意味,也含有乐利主义的意味。

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有专章探讨孟子。他认为,性善论是孟子人生哲学、政治哲学之总出发点。胡适认为孟子主张功利,而与之相反,梁启超则认为孟子之最大特色在排斥功利主义。孟子言政,所予政府权限并不大,消极的保护人民生计之安全,积极的导引人民道德之向上。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亦有专章论述孟子。他认为,孟子所主张的政治经济制度虽然表面上仍是“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实际上已将“先王之法”理想化、理论化了。如孟子就原有井田制度转移观点,将其变为含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冯友兰还认为孔子讲仁及忠恕,只及于“内圣”,而孟子则更及于“外王”。(2) (www.daowen.com)

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圆善论》、《康德道德哲学》等著作或译著中皆有论述孟子哲学的篇章。他尤以康德的自律伦理学诠释孟子的道德哲学,开启了中西哲学比较的新视野。与之齐名的唐君毅、徐复观亦有关于孟子的相关研究,然仍以牟宗三为最卓著。劳思光在《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中辟专节论述孟子及儒学之发展。当代新儒家后起新秀刘述先、杜维明等亦有一些关于孟子的研究成果问世。

李明辉在《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一书中通过引入英国哲学家波蓝尼的“隐默之知”一概念来比较康德与孟子的道德哲学。李明辉还有《孟子重探》一书,探讨了孟子的心性论与工夫论。作者在书中讨论的一些方法论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杨泽波有《孟子性善论研究》一书,作者通过性善论的涵义、性善论的方法、性善论的道德形上学建构、性善论的影响等四部分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

笔者本人亦有研究孟子的相关文章,近来研究重点侧重于孟子的正义论。(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