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墨子的知识来源和认识论思想

墨子的知识来源和认识论思想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耳目之情 ”、“耳目之实”,这是墨子认识论的出发点。能被众人感知到的就存在,反之则不存在。墨子认为,圣人的认识能力的确高于一般人,在这一点上与孔子是一致的。不难看出,墨子的认识论具有明显的经验主义的倾向。“谋”即思考之意,这是墨子认识论思想中逻辑推理的面向。用现代学术话语来说,“耳目之实”属于感性认识的范围,“谋”则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耳目之情(33) ”、“耳目之实”(《明鬼下》),这是墨子认识论的出发点。在他看来,“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34) 为仪者也。请惑(35) 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明鬼下》)墨子认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必以众人的闻见为依据。能被众人感知到的就存在,反之则不存在。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虽然孔子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只是“学而不厌”、“发愤忘食”的“好学”(36) 之人,但他在理论上承认有天资极高的生知者。墨子认为,圣人的认识能力的确高于一般人,在这一点上与孔子是一致的。但他认为其原因并不在于圣人生而知之,而在于他们“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尚同中》),在这一点上又与儒家不同。在《非命》篇中,墨子还以众人的闻见为标准,否定“命”的存在。墨子说:“我所以知命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非命中》)不难看出,墨子的认识论具有明显的经验主义的倾向。

但墨子并非狭隘的经验论者,他还提出了“谋”这种重要的认识方法。墨子说:“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非攻中》)“谋”即思考之意,这是墨子认识论思想中逻辑推理的面向。用现代学术话语来说,“耳目之实”属于感性认识的范围,“谋”则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只不过墨子并没有将二者适当结合起来,他有时片面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以致直接从虚幻的闻见与离奇的记载中,引出“鬼神存在”的错误结论。(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