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墨子相信意志之天说,又主张“尚力”、“非命”。人必“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在这里,他又肯定了人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其实,儒家所讲的天命,具有道德价值的根源与不可抗拒的非道德性命运两个含义。墨子“非命”,反对的正是儒家认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不可改变的命运。墨子认为,如果执此命定说,那么,“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
墨子相信意志之天说,又主张“尚力”、“非命”。他说:“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命,虽强劲何益哉?’上以说王公大人,下以阻(30) 百姓之从事,故执有命者不仁。”(《非命上》)他认为,命定论是帮助暴君来欺骗百姓的,使百姓安于接受现实,无所作为;决定社会治乱和人们命运的,不是“命”,而是“力”。“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改俗”。“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观之,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非命下》)从王公大人的听狱治政到农夫农妇的稼穑织纴,都靠各尽其力,因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饱,不强必饥”(《非命下》)。人必“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上》)。在这里,他又肯定了人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墨子曾批评儒家“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公孟》)。其实,儒家所讲的天命,具有道德价值的根源与不可抗拒的非道德性命运两个含义。在前一点上,儒墨两家是相同的,正如上文所言。在后一点上,两家是有分歧的。墨子“非命”,反对的正是儒家认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不可改变的命运。墨子认为,如果执此命定说,那么,“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公孟》)(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中国哲学通史 先秦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