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既反对役物,又反对役于物。如前所述,天地万物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地生成变化的过程,因此任何事物的当下存在状态都只是暂时的,这一思想后来被庄子发展成“物化”的观念。而老子明确指出,外物变化不已,人不应追逐外物而丧失自我。他说:“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圣人生存在世,不拘执于外物,摒除对外物的过分欲望与要求。老子认为,人的各种欲求与人自身的精神生命相比较,应有不同的取舍: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各种名誉、财货都是身体的附属物,而非生命的本真,得到更多只会更加迷惘,老子主张珍惜生命的本真,进而提出了两种生存策略,首先是知足。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
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www.daowen.com)
现实中往往由于不知足而导致各种纷争及灾难,只有知足才能保持生命本身的东西,才能长久。不知足,贪求财货,厚积聚,横征暴敛,往往损失也多。老子认为我们不应陷入到物欲之中而不可自拔,“得与亡孰病”,老子显然主张“亡”。损失或许并不是坏事,但在这个语境中的“亡”还只是被动的亡失财货,而老子更是明确地提出主动地奉献。这便是老子主张的第二种生存策略。他说: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七十七章》)
老子提出,天道始终保持着一种均衡,就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有余与不足之间总能通过变化来进行调整,从而保持大致的均衡,而不会导致两极分化。“损有余以补不足”,体现了天道的公正与常态,也是老子提出“多藏必厚亡”的根据。老子主张“有余以奉天下”,其实质正是依据这种天道观,主张积极地奉献,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占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不平等,才能符合天道均衡的原则,也才是长久之道。同时老子亦指出,这种奉献与付出并不会导致个体生存的艰难,相反从整体世界的角度来看,个体正是在不断地付出之中积聚生存发展的条件,他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八十一章》)圣人不是为一己之私而聚敛财富,而是不断地施舍付出,不断地帮助他人,通过这种方式,自己最后才能收获更多。“有余以奉天下”连同“报怨以德”的思想,是老子哲学中极富宗教精神的部分,后世道教正是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