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仁礼: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三体用最佳选择

仁礼: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三体用最佳选择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重“礼”重“仁”,继承春秋时期及以前的文化成就,尤其是周公开启的中华人文精神的传统。在孔子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尊重人,是礼貌、礼敬与礼让,这是“礼”的内涵与本质。可见,“礼”的功能在整饬秩序、节制欲望、增进交往、和谐社群、培养君子人格。“礼”就是“仁”与“义”的具体化、形式化,以此体现亲亲、尊贤为内容的社会秩序。

仁礼: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三体用最佳选择

孔子重“礼”重“仁”,继承春秋时期及以前的文化成就,尤其是周公开启的中华人文精神的传统。我们可以从孔子有关礼的阐释、仁礼关系、恢复周礼等方面理解孔子礼学思想。

“礼”起于民间习俗和原始宗教活动(对自然神灵与祖宗神灵的祭祀)。这些礼文仪节,除日常应事接物外,重大的如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都有其具体含义。周代的礼乐,是当时的社会制度、等级秩序与生活规范,其中不乏维护天子与各诸侯统治秩序的内容。孔子生当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之际,对王室衰微、诸侯纷争、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陪臣执国命等现象,对激烈的社会冲突与动荡,深感不安。礼是用来整饬社会生活秩序,确立名分等级,维护长幼之序,规定官员权力、职责、义务,节制骄奢淫欲,调节财物之用,甚至保护自然生态的。周代的礼乐制度,当然有时代的限制。但孔子并不固执于过时的礼,他主张因时制宜,随时损益,力图拯救礼乐中所包含的信念信仰与道德精神。

孔子重点揭示了“礼”的内涵、本质与功能。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易在这里是铺张的意思)也,宁戚。’”(《论语·八佾》)没有仁德、没有真情实感的礼乐,只是形式教条、虚伪的仪节,甚至会变成支配性的社会强制,使人不成其为真实的个体的人,这正是孔子要批评的。在孔子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尊重人,是礼貌、礼敬与礼让,这是“礼”的内涵与本质。孔子主张依礼而行,每个人与别人相处,既不侮辱别人,也不与人亲昵失敬。君子待人接物时态度恭敬,凡事有节制,谦逊礼让。“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以礼治国,是以内在的敬、让为实际内容,在行为上以遵循一定的仪节表现出来。但这不是拘守礼文仪节,而是以敬、让为本质,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孔子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对待事业或一件事情,以合宜为原则,以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表达,用诚信的态度完成。这表明:义在内,礼在外;仁义是内容,礼文是形式。孔子批评有的为政者对百姓“动之不以礼”,强调爱惜民力,包括对弱者的尊重和对等的施报关系。孔子又说:“乡射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通过各种“礼”来“亲”邦国、万民、朋友,“仁”乡党、宾客等。可见,“礼”的功能在整饬秩序、节制欲望、增进交往、和谐社群、培养君子人格。

孔子答鲁哀公问政:“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礼记·中庸》)这里说的是仁、义、礼的关系。“仁”与“人”可以打等号,相互界定。可见孔子是把“仁德”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亲亲之杀”,是说爱亲有差等,有亲疏、远近、层次上的差别;“尊贤之等”,说的是对待贤人,依德才而在社会地位、俸禄上有高下的等级差别。“礼”就是“仁”与“义”的具体化、形式化,以此体现亲亲、尊贤为内容的社会秩序。

孔子曾经论述礼发展是一个世代传承损益的过程: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www.daowen.com)

由是而知,孔子之时殷商之礼皆能言之,又知“郁郁乎文哉”之周礼,如何从夏商因革损益而来,前代礼乐制度之遗存仍然为孔子津津乐道。然而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跌落到孔子所称的无道叔世: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孔子不满意当时日益增加的僭越和破坏礼制的情况,故志在“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但是他也只能表示一种担忧和谴责而已。“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周礼规定天子八佾,诸侯六佾(鲁国作为周公封国,成王念周公功德,特赐可用天子之礼仪,故鲁公可用八佾),诸侯国大夫四佾,鲁国政在大夫,执政大夫季氏僭越礼制,孔子只有谴责而已。春秋末年,周礼逐渐失去了社会制约作用和个人道德规范力量,原先互动共制、融为一体的德礼体系开始分离。孔子面对德礼分离现实,只有提倡形式化的礼背后的内在精神,并称之为“仁”的德: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礼的内在精神是仁、德,如果失去了仁、德的精神,不再实施和规范公平的权利分配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那么繁琐的礼仪、行礼所用的玉帛钟鼓,就成了徒具形式的仪式,失去了礼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

德礼分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西周中期以来周礼体系逐渐系统化和制度化,整个统治系统对制度统治的依赖性增强,而周公“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那样的忧患意识在减弱,兵甲武力、庆赏刑罚等统治手段日益忽视,于是统治者之“德”望下降,尤其经过幽厉之衰,平王东迁,王室威望已失,仅存象征性而无实际约束诸侯的能力,以周礼系统对诸侯的统治已经失去直接作用。其次,周礼体系是建立在宗法血缘系统的封土建国基础之上,经过几百年的延续,宗族力量衰落而卿大夫势力崛起,世卿世禄制度受到挑战,宗法政治结构的优势渐失,难以适应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变化产生的社会变革需求,而周礼系统自身的保守性日益凸现,很难推动自身的变革,于是新的政治力量兴起,改革势在必行。第三,随着周代社会数百年的变迁,尤其是铁器的使用、小农经济模式的确立、诸侯兼并战争的增加、华夏民族的融合,以及王官之学流落民间导致的士阶层逐渐兴起,使得繁琐不堪的周礼体系难以适应社会文化生活实际状况,礼逐渐政治化和伦理化。“所谓礼的政治化,就是指,‘礼’由礼乐文明的体系愈来愈被理解为、强调为政治的合理性秩序,强调为伦理的原则和规范。”(23) 而起着社会教化作用的其他领域之礼日益简弃,原先周礼体系的价值内核“德”也逐渐抽象化、内在化为社会伦理价值和个人道德修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政治社会体系的解体,德礼分离在所难免。

因此,孔子强调以仁的精神充实礼,一生志愿恢复内容和形式兼备的周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一旦都做到抑制自己,使言行合于礼,大家就会称许你为仁人。一个人,遇事是做道德的选择还是做非道德的选择,都是自己给自己下命令的结果,而不是由他人或环境所决定的。可见,“仁”与“礼”之间有着创造性的张力,君子守礼、执礼,即是修养自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内在的德性。君子通过实践礼而有教养,同时又不执定于礼仪,努力体认礼之内核——“仁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