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义学研究:学制、体制和选拔方式

甘肃义学研究:学制、体制和选拔方式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义学从广义上讲,归属于小学之列,一般又分为蒙馆和经馆,而甘肃大部分义学是蒙馆,只有少部分义学兼有蒙馆和经馆。而经馆则层次较高,主要是为科举应试而办的,其学生大多是经过蒙馆选拔的那些较聪慧、杰出的蒙童,也有部分成人在此学习。义学在甘肃各地各时期的体制有不小差异,大多先经过蒙馆选拔到经馆,再由经馆选拔到书院或学宫,也有直接从蒙馆到书院或学宫的。

甘肃义学研究:学制、体制和选拔方式

义学一般不纳入官方教育体系,而作为蒙学的重要形式,义学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如何,它和官方教育体系如何衔接?这就是学制的问题。

义学从广义上讲,归属于小学之列,一般又分为蒙馆和经馆,而甘肃大部分义学是蒙馆,只有少部分义学兼有蒙馆和经馆。乾隆五十年(1785年),“经汉、回民人吴自荣、王得梦劝捐,于城南及东隅建设义学两座,小子以及成人咸就学焉。”[1]蒙馆主要教授学生识字和习写楷书仿格,并教一些较浅显的文化,只需学生学习洒扫应对等日常礼仪和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蒙学教材。而经馆则层次较高,主要是为科举应试而办的,其学生大多是经过蒙馆选拔的那些较聪慧、杰出的蒙童,也有部分成人在此学习。经馆主要教授与科举应试有关的内容。大部分义学创办的目的是为移风易俗、维护礼教和让贫寒子弟谋得生计,只有少部分聪慧之人被选拔进入附近书院,“若贫寒小子中有秀异者……俟有成材,再入书院”[2],继续深造,或直接准备科举考试。如秦州“州人子弟之秀者,未列学宫,先逊于义学焉。辛丑秋,余校士秦州入毂者凡三十有六,而义学中之与选者济济焉”[3]。(www.daowen.com)

义学在甘肃各地各时期的体制有不小差异,大多先经过蒙馆选拔到经馆,再由经馆选拔到书院或学宫,也有直接从蒙馆到书院或学宫的。义学学生是通过选拔进入官方教育体系或直接应试而与选官制度相衔接的。如乾隆年间,礼县知县所创义学“诸生之列高等,与夫应童子试而补学官弟子者,率不出所教”[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