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黑叶猴的攻击和屈服行为

黑叶猴的攻击和屈服行为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号笼中共记录到273次攻击行为,其中3F发出的攻击行为占52.0%,而4F发出的攻击行为仅占11.4%。雌雄猴之间的攻击行为有208次,占笼内所有攻击行为的76.2%,而3只雌猴间的攻击行为合计只有65次,仅占23.8%。

黑叶猴的攻击和屈服行为

7.3.1.1 攻击行为的时间分配

笼养条件下,我们在观察期间记录到南宁动物园灵长类中心2号笼的黑叶猴发生的攻击行为273次,平均1.63次/h;4号笼的黑叶猴攻击行为262次,平均1.25次/h。两笼攻击次数有差别的原因是2号笼的雄猴1M是2002年2月刚调入该笼(本研究观察期为2002年3—8月)。为了提高自己地位,1M经常以玩耍的形式攻击雌猴,同时引起雌猴反击。可以看出,这与群体成员的组成方式和个体之间的紧张程度有关。

笼养黑叶猴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高峰出现在9∶00—10∶00,其次是10∶00—11∶00(图7.6),这两段时间刚好与每天人工投喂树叶的时间吻合。投喂树叶时,黑叶猴进食时间较长,因而发生攻击行为的机会多。在8∶00—9∶00、10∶00—11∶00、15∶00—16∶00也会投食,然而食物为苹果香蕉窝窝头,黑叶猴进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个体间的攻击行为次数少。虽然黑叶猴在进食苹果时也会相互追抢,但在进食窝窝头时基本无攻击行为,而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有两个原因:食物的数量和可口性。

图7.6 南宁动物园灵长类中心笼养黑叶猴攻击行为的时间分布

7.3.1.2 个体间的攻击行为

不同黑叶猴个体发出攻击的次数也不同(表7.10)。在2号笼中共记录到273次攻击行为,其中3F发出的攻击行为占52.0%,而4F发出的攻击行为仅占11.4%。被攻击的个体中,1M受到的攻击次数最多,占所有被攻击次数的54.2%,而且笼内任何一只成年雌猴对1M发出的攻击次数都高于对别的个体发出的攻击次数。雌雄猴之间的攻击行为有208次,占笼内所有攻击行为的76.2%,而3只雌猴间的攻击行为合计只有65次,仅占23.8%。

表7.10 南宁动物园灵长类中心2号笼黑叶猴个体发出和接受的攻击行为的次数矩阵(次)

注:M,雄猴;F,成年雌猴。

在4号笼中共记录到262次攻击行为(表7.11)。发出攻击行为次数最多的是1M,为104次,占所有攻击行为的39.69%;发出攻击行为最少是4F,为22次,仅占8.4%。接受攻击的次数随不同个体而不同,其中2F受到攻击次数最多,占所有记录攻击行为的55.7%。

表7.11 南宁动物园灵长类中心4号笼黑叶猴个体发出和接受的攻击行为矩阵(次)

注:M,雄猴;F,成年雌猴。

值得注意的是,2号笼的1M和4号笼的2F受到同笼个体攻击次数最多,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均从外笼调入。可以看出,黑叶猴对外来个体具有排斥现象,而且这种排斥不分性别。

7.3.1.3 个体间的屈服行为(www.daowen.com)

黑叶猴受到攻击时,不同个体反应不同(图7.7,图7.8)。

图7.7 南宁动物园灵长类中心2号笼不同黑叶猴个体发出和接受的攻击行为与屈服行为的次数分布

图7.8 南宁动物园灵长类中心4号笼不同黑叶猴个体发出和接受的攻击行为与屈服行为次数分布

在2号笼中,3F使对方屈服的行为占它发出的攻击行为的比例最高,有76.8%的攻击使对方屈服;使对方屈服排第二位的是4F,占64.5%,其他个体依次为2F(占32.5%)和1M(占28.3%)。受到攻击时表现出屈服行为占被攻击的比例最高的个体是2F(占76.2%),其他个体依次为1M(占65.5%)、4F(占56.3%)和3F(占33.3%)。

在4号笼中,使对方屈服的行为占发出的攻击行为比例最高的个体为1M(高达98.9%);其次是3F,有70.8%的攻击使对方屈服;然后依次为2F(占46.0%)和4F(占18.2%)。同样,不同个体在被攻击时的屈服比例不同。1M从未向攻击者屈服,4F屈服的次数占被攻击次数的85.7%;其他个体的屈服比例处于1M和4F之间,其中3F为43.5%,2F为80.1%。

综上所述,由于2号笼和4号笼中个体的社会关系紧张程度不同,个体的攻击-屈服表现形式也有差异。因此,个体发出攻击并使对方屈服的比例关系反映出个体在猴群中的地位。

7.3.1.4 优势指数及等级排列

优势指数以攻击行为和屈服行为的指向和次数为依据。表7.12的数据显示,2号笼个体的等级排列为3F>4F>1M>2F,4号笼个体的等级排列为1M>3F>2F>4F,两笼内的个体均具有比较明显的等级关系。个体的等级越高,使对方接受的屈服行为占发出的攻击行为的比例越高;个体的等级越低,被攻击时表现出的屈服行为占被攻击行为的比例越高。因此,黑叶猴群内个体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够认知自己的“身份”,以便采用不同的行为对策。

表7.12 南宁动物园灵长类中心笼养黑叶猴个体优势指数及等级排列

7.3.1.5 攻击行为的模式

笼养条件下,黑叶猴一般采用伤害比较小的攻击行为模式,伤害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威胁、追赶、咬、抓打等。在南宁动物园灵长类中心,2号笼和4号笼的黑叶猴的各种攻击行为按照比例由高到低排列为:威胁(37.0%)>追赶(31.2%)>咬(17.4%)>抓打(14.4%)(图7.9)。咬和抓打是最强烈的攻击行为,可引起受伤甚至死亡,但咬和抓打在所有攻击行为中所占比例都比较低。2号笼的3F进行咬和抓打时,除了1M有时反抗外,其他个体均以屈服结束;4号笼的个体除了有1次对1M的咬和抓打进行反抗外,均以屈服结束。威胁是一种仪式化的攻击行为模式,对立双方身体完全不接触,在攻击行为中使用次数最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