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弄岗地区黑叶猴利用的23个夜宿地中,有13个夜宿地位于家域边缘(距家域边界≤100 m),这些区域占家域面积的64.6%(图6.14)。我们比较了分布在边缘区域和核心区域的夜宿地的数量与基于各自区域的相对面积所推算的预测值,并未发现实际观察值与预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Chi-Square test,χ2=0.520,P>0.05);猴群在边缘区域夜宿的次数与在核心区域夜宿的次数也不存在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 test,Z=-0.993,P>0.05)。
然而,夜宿地在黑叶猴家域中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当猴群在某个区域觅食时,它们通常会在这一区域内或附近的某个固定地点过夜,利用最频繁的夜宿地都位于群体觅食(即大多数个体同时进行觅食)最频繁的0.25 hm2方格内或与之相邻的方格内(图6.14)。在74个同时记录到猴群最后一次觅食高峰的发生地点(猴群的最后觅食地)和夜宿地的观察日中,有3个观察日猴群的最后觅食地和夜宿地都位于同一个方格内(占4%)。在大部分的观察日中,猴群的最后觅食地和夜宿地位于相邻的方格(34个观察日,占46%)或间隔一个方格(29个观察日,占40%)。此外,有4个观察日猴群的最后觅食地和夜宿地相隔2个方格(占7%),而相隔距离最远为3个方格,仅发生在3个观察日内(占4%)。
Chapman et al.(1989)提出动物以夜宿地为中心可能采取的两种觅食策略:①单一中心觅食策略,即动物完成觅食后返回唯一的夜宿地;②多中心觅食策略,即动物选择多个夜宿地中的一个作为活动中心。为判定黑叶猴采取何种觅食策略,我们分别估算出猴群的最后觅食地与实际利用的夜宿地、最近可利用的夜宿地(MCPF)和中心夜宿地(CPF)之间的距离,通过比较三个距离之间的差异,发现均已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aired t-test,观察值∶MCPF:t=5.438,P<0.001;观察值∶CPF:t=-12.490,P<0.001)。然而,前者的差异明显小于后者(t=-12.913,P<0.001)(图6.16),表明黑叶猴更倾向采用多中心的觅食策略。
我们在野外还记录了黑叶猴群前一天的夜宿地和第二天早上首次觅食高峰发生的地点,共得到48个记录。在这些记录中,有7次早上的首次群体觅食地与夜宿地位于同一方格内(占15%);约一半的记录是位于相邻的方格内(23次,占48%);相隔1个和2个方格的记录都为7次(占15%);相隔3个和4个方格的记录各为2次,各占4%。比较前一天猴群的最后觅食地与夜宿地的距离(80.4±42.1 m)和夜宿地与第二天早上群体首次觅食地的距离(79.2±63.4 m),并未发现存在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 test,Z=-0.969,P>0.05)。(www.daowen.com)
图6.16 广西弄岗地区黑叶猴群的最后觅食地与夜宿地的实际距离观察值和不同觅食策略的距离预测值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