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黑叶猴:家域的利用方式与保护生物学

黑叶猴:家域的利用方式与保护生物学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广西扶绥地区,黑叶猴表现出与在弄岗地区相似的家域利用方式,即猴群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家域内很小的区域。图5.7广西扶绥地区黑叶猴2001年的家域利用和夜宿地分布图中方格内灰度深浅表示该方格被利用作为家域的次数占总家域利用次数的比例;数字所在方格代表夜宿地的位置,数字代表该处夜宿地被利用的次数。

黑叶猴:家域的利用方式与保护生物学

黑叶猴并不是平均地利用它们的家域。我们比较了广西弄岗地区2003—2004年猴群对家域内0.25 hm2的方格的实际利用次数和平均利用率预测值,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Kolmogorov-Smirnov one-sample test:Z=11.317,P<0.001)。在被黑叶猴利用的258个0.25 hm2的方格中,有91个方格(占总方格数的35.5%)的实际利用次数高于平均利用率预测值,成为猴群家域的核心区域(Samuel et al.,1985),而这些方格的利用次数占所有方格利用次数的74%。猴群的核心区域分为3个中心,分别位于家域的东部、西南部和东北部(图5.1)。在这些核心区域内,有17个方格(4.25 hm2)的利用次数占所有方格总利用次数的比例在1.0%以上,其中有6个方格的利用次数占总利用次数的比例在1.5%以上。同时,我们还分析了夜宿地在猴群家域内的分布情况,发现家域中利用最频繁的方格通常靠近猴群最喜好的夜宿地(图5.6),并证实夜宿地所处方格的利用次数与夜宿地的利用次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s=0.625,n=21,P<0.01)。

在广西扶绥地区,黑叶猴表现出与在弄岗地区相似的家域利用方式,即猴群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家域内很小的区域。在它们所利用的74个0.25 hm2的方格中,16个方格(占总方格数的21.6%)的利用次数占所有方格总利用次数的52%,而且35个核心区域内的方格的利用次数占所有方格总利用次数的比例超过80%(图5.5)。在黑叶猴利用的6个夜宿地中,3个夜宿地所处的方格的利用次数占总利用次数的比例均达到或超过4%(图5.7)。

贵州麻阳河地区,黑叶猴利用最频繁的家域区域通常位于河流两侧的悬崖峭壁,且多分布于夜宿地附近(王双玲,2008)。相似的家域利用方式也见于同样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的黑叶猴近缘种——白头叶猴(Zhou et al.,2011)。综上所述,夜宿地在家域内的分布明显影响石山叶猴的家域利用方式。

图5.6 广西弄岗地区黑叶猴2003—2004年的家域利用和夜宿地分布(www.daowen.com)

图中方格内灰度深浅表示该方格被利用作为家域的次数占总家域利用次数的比例;数字所在方格代表夜宿地的位置,数字代表该处夜宿地被利用的次数。其中,东南角被利用34次的方格内有3个夜宿地。

图5.7 广西扶绥地区黑叶猴2001年的家域利用和夜宿地分布

图中方格内灰度深浅表示该方格被利用作为家域的次数占总家域利用次数的比例;数字所在方格代表夜宿地的位置,数字代表该处夜宿地被利用的次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