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黑叶猴行为生态研究:家域与生态因素

黑叶猴行为生态研究:家域与生态因素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灵长类的家域与漫游行为受它们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群体的大小。同样,Clutton-Brock&Harvey发现家域面积与猴群重量、日漫游距离与觅食群重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认为这与猴群个体增多而导致食物需求的增加有关。在少数灵长类中,同种的猴群之间的家域完全重叠,而且会发生群间的冲突,但冲突的程度在不同的种类中表现不同。此外,Dunbar和van Schaik et al.都认为,某些灵长类的配偶保护是引起领域行为的重要原因。

黑叶猴行为生态研究:家域与生态因素

灵长类的家域与漫游行为受它们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群体的大小(Clutton-Brock&Harvey,1977;Waser,1977;de Ruiter,1986;Isbell,1991;van Schaik et al.,1992;Ostro et al.,1999)。Milton&May(1976)在研究灵长类的家域面积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群居型灵长类要比个体体重相似的独居型灵长类拥有更大的家域,并认为这可能与它们在家域内的移动方式的差异有关。独居型灵长类必须在同一区域内来回移动寻找食物;群居型灵长类成员可以借助其他成员的帮助找到丰富的食物资源,这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觅食策略。同样,Clutton-Brock&Harvey(1977)发现家域面积与猴群重量(个体数×平均体重)、日漫游距离与觅食群重量(觅食个体数×平均体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认为这与猴群个体增多而导致食物需求的增加有关。然而,Isbell(1991)却认为猴群大小(个体数)与日漫游距离之间的关系并不都表现为正相关,特别是叶食性灵长类的日漫游距离并不总是随猴群的增大而增加。她认为这与叶食性灵长类的食物分布有关,即由于树叶数量丰富且分布均匀,允许猴群分散觅食,从而缓解了群内个体间的觅食竞争,降低觅食代价,所以猴群大小几乎不影响叶食性灵长类的日漫游距离(Isbell,1991)。Dias&Strier(2003)对绒毛蜘蛛猴(Brachyteles arachnoides)漫游行为的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论。

种群因素,包括繁殖状况、群间关系等,也影响灵长类的家域和漫游行为(Struhsaker,1974;Rasmussen,1979;Curtin,1980;Harrison,1983b;Isbell,1983,1990;Kinnaird,1992;Overdorff,1993;Schwab,2000)。Schwab(2000)证实,在交配季节,雄性小倭狐猴(Microcebus cfmyoxinus)的家域明显大于雌性个体,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在少数灵长类中,同种的猴群之间的家域完全重叠,而且会发生群间的冲突,但冲突的程度在不同的种类中表现不同。例如,孟加拉国莫图布尔地区的戴帽叶猴两性群的家域完全重叠,但相邻猴群之间能相互容忍,并不表现出领域行为(Stanford,1992)。然而,多数灵长类的家域只是部分重叠,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领域行为(Clutton-Brockt&Harvey,1977;Bennett&Davies,1994;Oates,1994)。对资源进行保护普遍被认为是产生领域行为的主要原因(Goss-Custard et al.,1972;Jolly,1985;Kinnaird,1992)。此外,Dunbar(1988)和van Schaik et al.(1992)都认为,某些灵长类的配偶保护是引起领域行为的重要原因。有人还提出,防止寄生虫病传染也是影响灵长类家域和漫游行为的原因之一(Freeland,1976;Hausfater&Meade,1982)。(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