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黑叶猴的家域与漫游行为

黑叶猴的家域与漫游行为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已有的研究表明,灵长类的家域和漫游行为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包括:①降雨;②食物的可获得性;③水源;④夜宿地或休息的地点。其中,食物的可获得性是影响灵长类家域和漫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Clutton-Brock&Harvey证实,灵长类的日漫游距离与树叶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呈负相关。当食物出现季节性短缺时,不同种类的灵长类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据推测,这些差异可能与这些动物所采取的觅食策略有关。

黑叶猴的家域与漫游行为

已有的研究表明,灵长类的家域和漫游行为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包括:①降雨(Raemakers,1980;Mc Key&Waterman,1982;Isbell,1983;Olupot et al.,1997);②食物的可获得性(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Clutton-Brock,1975;Milton,1980;Raemakers,1980;Marsh,1981;Curtin,1982;Mc Key&Waterman,1982;Harrison,1983b;Bennett,1986;Boinski,1987;Nunes,1995;Zhang,1995a;Olupot et al.,1997;Palacios&Rodriguez,2001;Di Fiore,2003);③水源(Altmann&Altmann,1970;Chapman et al.,1989);④夜宿地或休息的地点(Rasmussen,1979;Harrison,1983b;Sigg&Stolba,1981)。其中,食物的可获得性是影响灵长类家域和漫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的来说,叶食性灵长类每天漫游的距离远小于果食性灵长类,原因在于果实是高度分散的食物资源,动物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能量去寻找这些食物,而树叶则数量丰富且分布比较均匀,易于寻找(Milton&May,1976;Oates,1987)。Clutton-Brock&Harvey(1977)证实,灵长类的日漫游距离与树叶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呈负相关

当食物出现季节性短缺时,不同种类的灵长类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例如,肯尼亚塔纳河(tana)地区的红疣猴在食物的可获得性下降时,增加每天的漫游距离(Marsh,1981),而马来半岛克拉盖姆(Krau Game)保护区的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明显缩短每天漫游的距离以应付食物的短缺(Raemakers,1980)。但是,Kaplin(2001)在研究卢旺达纽格威(Nyungwe)森林保护区的蓝长尾猴(Cercopithecus mitis)和高山长尾猴(C.lhoesti)时却没有发现食物的可获得性与动物平均日漫游距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据推测,这些差异可能与这些动物所采取的觅食策略有关。此外,即使是同一物种,不同地区的种群也会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在喀麦隆杜阿拉-埃代阿地区,黑疣猴在主要食物(种子)充足的时候,就减少每天漫游的距离;当这些食物短缺时,则会增加漫游的距离(Mc Key&Waterman,1982)。然而,加蓬马肯德(Makande)地区的黑疣猴却采取相反的策略(Fleury&Gautier-Hion,1999)。(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