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

广西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5广西弄岗地区和扶绥地区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与植被保存相对完好的广西弄岗地区相比,扶绥地区的黑叶猴栖息地长期受到严重破坏,处于破碎化状态。黑叶猴在扶绥地区用于移动的时间少于在弄岗地区的移动时间,表明栖息地的破碎化改变了食物的可获得性,进而影响到黑叶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此外,栖息地质量的差异同样影响到动物用于社会活动的时间分配。

广西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

日活动时间分配反映了动物的代谢和能量限制,而动物的代谢和能量获取又受到食物可获得性的影响(Halle&Stenseth,2000)。栖息地质量决定着食物的可获得性,进而影响到动物的日活动时间分配(Kinnaird,1990;Wieczkowski,2003)。生活在不同质量的栖息地中的黑叶猴种群的日活动时间分配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移动行为在弄岗地区的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扶绥地区的黑叶猴(Mann-Whitney U test,Z=-2.483,P=0.012)。虽然扶绥地区的黑叶猴用于休息和觅食的时间在日活动时间分配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弄岗地区的黑叶猴,但差异不显著(休息:Z=-1.617,P=0.114;觅食:Z=-1.328,P=0.198)(图4.5)。相似的结果也见于其他灵长类的研究。Li&Rogers(2004)发现,在广西扶绥地区,生活在低质量栖息地中的白头叶猴群花费更多的时间觅食。与生活在受人类干扰较轻的栖息地中的东京猕猴(Macaca tonkeana)群相比,生活在受人类严重干扰的印度尼西亚罗瑞林都(Lore Lindu)国家公园内的东京猕猴群花费更多的时间觅食和休息,而用于移动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些差异与栖息地中食物可获得性的差异有关(Riley,2007)。

图4.5 广西弄岗地区和扶绥地区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www.daowen.com)

与植被保存相对完好的广西弄岗地区相比,扶绥地区的黑叶猴栖息地长期受到严重破坏,处于破碎化状态(Li et al.,2007)。虽然我们目前还缺少足够的定量数据用于比较两个地区的食物可获得性,但食物组成的差异也可间接反映其食物可获得性的差异。扶绥地区的黑叶猴群主要采食树叶(占86.9%~94.5%),果实和种子很少(合计占5.1%~9.3%),而弄岗地区的黑叶猴群则采食更多的果实和种子(合计占17.5%~31.4%),同时减少对树叶的采食(占52.8%~71%)(表3.1)。树叶是一种分布均匀且数量丰富的食物资源,但富含纤维素,营养含量和可利用的能量都比较低,虽然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找到这些食物,但要较长的时间发酵、分解及吸收其营养物质。与树叶相反,果实和种子都是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但较分散,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寻找(Richard,1985;Waterman&Kool,1994)。黑叶猴在扶绥地区用于移动的时间(9.9%±1.5%)少于在弄岗地区的移动时间(17.3%±2.0%)(表4.4,表4.5),表明栖息地的破碎化改变了食物的可获得性,进而影响到黑叶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

此外,栖息地质量的差异同样影响到动物用于社会活动的时间分配。例如,当食物的可获得性增加时,绒毛猴(Lagothrix lagotricha)会增加用于社会活动的时间(Defler,1995)。与生活在扶绥地区的黑叶猴群相比,生活在弄岗地区的黑叶猴群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社会活动(Mann-Whitney U test,Z=-2.599,P<0.001,图4.5)。Li和Rogers(2004)也证实,与生活在低重量栖息地中的白头叶猴群相比,生活在高质量栖息地中的白头叶猴群用更多的时间玩耍。Sommer&Mendoza-Granados(1995)基于对两群长尾叶猴的观察,发现长尾叶猴用于社会活动的时间与食物中果实所占的比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认为用于社会活动的时间可能受到能量摄取的影响。生活在高质量栖息地中的动物更容易获取高质量的食物以满足每天的能量需求,进而获得更多的空闲时间用于社会活动。对于大多数灵长类动物来说,果实和种子属于高质量、喜食的食物(Richard,1985)。这些高质量的食物在弄岗黑叶猴群的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扶绥黑叶猴群(表3.1),因而用于社会活动的时间在弄岗和扶绥黑叶猴群的活动时间分配中所占比例的差异也可能与其食物组成的差异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