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对多种灵长类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时间分配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气候条件、重要食物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以及栖息地质量。Clutton-Brock&Harvey证实,灵长类用于移动和觅食的时间与树叶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呈负相关。其次,如果灵长类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它们会相应地调整活动时间分配。然而,另一些灵长类则采取相反的行为策略。

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活动时间分配是动物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时间分配到各种活动中的现象。人们对多种灵长类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时间分配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气候条件(Iwamoto&Dunbar,1983;Hanya,2004)、重要食物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Robinson,1986;Altmann&Muruthi,1988;Isbell&Young,1993),以及栖息地质量(Umapathy&Kumar,2000;Li&Rogers,2004)。首先,总的来说,叶食性灵长类的休息时间明显多于果食性灵长类,而移动和觅食时间则相应减少(Fleagle,1999)。Clutton-Brock&Harvey(1977)证实,灵长类用于移动和觅食的时间与树叶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呈负相关。其次,如果灵长类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它们会相应地调整活动时间分配。例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滇金丝猴在冬季高质量的食物短缺时会减少觅食时间,相应地增加休息时间和社会活动时间(Ding&Zhao,2004)。相似的结果也见于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日本猴(Macaca fuscata)(Hanya,2004)。然而,另一些灵长类则采取相反的行为策略。Huang et al.(2003)发现,白头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表现为从夏季到冬季呈休息时间减少、觅食时间和移动时间增加的趋势。第三,栖息地质量的差异会影响到同种灵长类的活动时间分配。Li&Rogers(2004)证实,生活在高质量栖息地的白头叶猴群用于觅食的时间要少于生活在低质量栖息地的猴群,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社会性活动,如玩耍。第四,群体大小和组成等社会因素也影响着灵长类动物的活动时间分配(Clutton-Brock&Harvey,1977;Isbell,1991;Wrangham et al.,1993;Janson&Goldmith,1995;Teichroeb et al.,2003)。在某些灵长类中,移动时间随猴群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如灰颊白脸猴(Waser,1977),而另一些灵长类则通过增加觅食时间来缓解因为群体增大而引起的群内觅食竞争的压力,如黑带卷尾猴(Cebus olivaceus)(Miller,1996)。此外,当群内幼猴的比例增加时,雌猴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幼猴,觅食时间也相应减少(Marsh,1981)。(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