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山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缺乏地表水,尤其在旱季里几乎没有地表径流(袁道先等,1994)。因此,食物中的水分可能是旱季黑叶猴水分的主要来源。在广西弄岗地区,黑叶猴主要采食的植物部位的平均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Kruskal-wallis H test,χ2=17.361,P<0.001),其中嫩叶含水量最高,平均为72.01%±8.00%;其次是成熟叶,平均为66.25%±7.90%;果实的含水量最低,平均为63.72%±10.07%(表3.14)。比较相似的结果也见于广西扶绥地区和贵州麻阳河地区的黑叶猴研究。在广西扶绥地区,嫩叶的含水量最高,平均为70.69%;其次为果实,平均为62.46%;最低为成熟叶,仅为60.73%(黄晓红等,2010)。在贵州麻阳河地区,嫩叶和叶芽的含水量平均为64.3%±14.1%,果实和成熟叶的含水量分别为58.8%±16.7%和57.1%±7.2%;嫩叶的含水量明显高于果实和成熟叶(One-way ANOVA test,F=14.137,P<0.001)(李雯等,2010)。因此,嫩叶含有更多的水分可能是黑叶猴选择其作为主要食物的原因之一。即使在嫩叶缺乏的旱季,黑叶猴也能够寻找替代食物来满足水分的需求。例如,广西弄岗地区的黑叶猴在旱季明显增加对叶柄的采食量(Zhou et al.,2006)。
表3.14 广西弄岗地区黑叶猴采食的植物部位的含水量与采食比例
(续表)
在广西弄岗地区,黑叶猴每月采食的树叶的平均含水量在61.59%±3.83%(11月)到72.59%±7.64%(6月)之间(图3.5),各月份食物中叶子的平均含水量有显著的差异(Kruskal-wallis H test,χ2=18.020,P<0.05)。雨季里黑叶猴采食树叶的平均含水量高于旱季,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分别为70.68%±1.22%和67.21%±1.73%)(Mann-Whitney U test,Z=-0.751,P>0.05)。栖息地中的降雨量与各月份食物的平均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s=0.455,n=10,P>0.05)。相似的结果也见于广西扶绥地区黑叶猴的研究(黄晓红等,2010)。扶绥黑叶猴每月采食植物的平均含水量在61.1%(11月)至76.4%(3月)之间(图3.6),各月份的食物平均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Chi-square test,χ2=22.00,P<0.05),但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旱季:68.4%;雨季:68.3%;Mann-Whitney U test,Z=-0.163,P>0.05)。因此,栖息地中降雨量的季节性差异并没有影响到黑叶猴的食物含水量。
图3.5 广西弄岗地区黑叶猴每月食物平均含水量与研究地点的降雨量的关系
图3.6 广西扶绥地区黑叶猴每月食物平均含水量(www.daowen.com)
检验广西弄岗地区每月黑叶猴对不同植物种类的树叶的采食比例与树叶含水量的关系(表3.15),结果表明:在雨季中,黑叶猴对树叶的采食比例与含水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在旱季的部分月份(10、1、2、3月),黑叶猴对树叶的采食比例与含水量也无显著的相关性;在旱季的11月和12月,黑叶猴对树叶的采食比例与含水量之间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表3.15 广西弄岗地区黑叶猴食物含水量与采食比例的相关性分析
注:(1)N值表示被用于分析的植物种数;(2)上标*表示差异显著。
在广西扶绥地区,黑叶猴对某种植物的采食比例与树叶含水量之间仅在7月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3.16),但尚不清楚这种联系。在贵州麻阳河地区,蔡锐芳等(2011)和李雯等(2010)发现秋冬季节黑叶猴主要采食的植物的贡献与其相应的含水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秋季:rs=0.144,n=23,P>0.05;冬季:rs=-0.035,n=18,P>0.05)。这些地区间差异可能与广西弄岗黑叶猴在11月和12月明显增加对藤本植物的嫩叶和叶柄的采食量有关(Zhou et al.,2006;黄中豪等,2010)。
表3.16 广西扶绥地区黑叶猴食物含水量与采食比例的相关性分析
注:(1)N值表示被用于分析的植物种数;(2)上标*表示差异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