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软件项目管理:结构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软件项目管理:结构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化分析方法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强烈依赖数据流图的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它不仅是需求分析计划,也是完成需求规格化的有效技术手段,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时可遵循下列活动: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在这个数据流图中,可以包括一些非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流及处理过程的名称,如部门名、岗位名、报表名等。

在完成需求获取所得到的记录与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后,需求工程师应组织软件的需求分析工作,建立各需求元素之间的关系,明确分配给产品的需求、需求的分类、需求的优先级等。

需求分析的方法种类繁多,但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是结构化分析方法和基于用例的需求分析方法。

1.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它把系统看作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利用图形等半形式化的描述方式表达需求,对问题进行分析,描述工具有:

(1)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数据流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系统模型,它在一张图中展示信息系统的主要需求,即输入、输出、处理过程、数据存储。

(2)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数据字典技术是一种有效表达数据格式的手段,它是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和精确、严格的定义,从而使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对于输入、输出、存储成分和中间计算机有共同的理解。

(3)结构化语言:结构化语言是结构化编程语言与自然语言的有机结合,可以采用顺序结构、分支机构、循环结构等机制,来说明加工的处理流程。

(4)判定表和判定树:判定表是一种处理逻辑的表格表示方法,其中包括决策变量、决策变量值、参与者或公式;而判定树则使用像树枝一样的线条对过程逻辑进行图表化的描述。判定表和判定树用来描述复杂决策逻辑,要远远优于使用结构化语言。

(5)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E-R图):E-R图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存储需求,包括数据实体、数据实体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结构化分析方法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强烈依赖数据流图的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它不仅是需求分析计划,也是完成需求规格化的有效技术手段,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时可遵循下列活动:

(1)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

首先要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说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流,系统的数据流情况,以及经历了哪些处理过程。在这个数据流图中,可以包括一些非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流及处理过程的名称,如部门名、岗位名、报表名等。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有效地理解业务环境

(2)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物理模型建立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画出相对于真实系统的等价逻辑数据流图。将所有自然数据流图转换为等价的逻辑流。

(3)划清人机界限。

最后,确定在系统逻辑模型中,哪些部分将采用自动化完成,哪些部分仍然保留手工操作,从而清晰地划清系统的范围。(www.daowen.com)

2.基于用例的分析方法

从定义中可以得知用例是由一组用例实例组成的,用例实例也称为“使用场景”,是用户使用系统的一个实际的、特定场景。用例是应用程序开发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主要用来捕获系统的高层次(High Level)用户功能性需求。用例分析技术是一种需求合成技术,它利用现有的需求获取技术从客户、原有系统、文档中找到需求,记录下来,然后从这些零散的需求、特性中进行整理、提炼,从而建立用例模型。

使用用例分析方法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1)识别系统参与者。确定谁会直接使用该系统。参与者是同系统交互的所有事物,该角色不仅可以由人承担,还可以是其他系统、硬件设备,甚至是时钟。

(2)合并需求获得用例。找到所有参与者之后,根据需求获取所得到的用户需求,分析出每个参与者希望系统做什么,参与者希望系统做的每件事将成为一个用例。

(3)绘制用例图。将所识别的参与者以及所定义的用例通过用例图的形式整理出来,以获得例模型的框架

(4)细化用例描述。用例描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 用例名称;

② 用例参与者;

③ 用自然语言对用例进行简要的描述;

④ 描述参与者何时使用该用例,即用例的触发条件;

⑤ 描述在一般情况下,参与者使用该用例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即用例的基本过程;

⑥ 在基本过程的基础上,考虑一些可变情况,把可变情况创建为扩展用例。

需求获取和需求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定义软件需求,产生《需求规格说明书》和《需求跟踪矩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