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确须获取什么需求与需求获取渠道后,需求工程师应选择至少一种需求获取技术获取相关的需求,作为需求分析的依据。需求获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1.用户访谈
用户访谈的形式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结构化是指事先准备好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非结构化是只列出一个粗略的想法,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进行发挥。有效的访谈需要灵活的结合这两种方法。
用户访谈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有较广的应用范围,但实际操作时存在许多困难,例如客户经常很忙,难以获得充足的访谈时间;客户访谈需要需求分析师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同时也要求需求分析师有足够的相关业务领域知识。
用户访谈内容保存到《需求调研记录》中。
2.用户调查
用户调查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问题并形成调查问卷,然后下发到相关人员手中,让他们填写答案,来获取用户需求。
用户调查的方法最大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所获取的信息量也比较有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可以先采用用户调查的方式获取一定量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用户访谈。
3.现场观摩用户的工作流程,观察用户的实际操作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流程和操作而言,是比较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的,这种情况可以到客户的工作现场,一边观察,一边听客户讲解,从而更直观的了解客户需求。
4.从行业标准、规则中提取需求
如果用户要求所开发的软件产品必须满足一定的行业标准和业务规则,需求分析师可以通过阅读政策法规、业务规则以及行业标准等各类相关的文档,并与相关领域的业务专家进行业务交流来了解客户的需求。
这种方法要求需求分析师有一定的行业从业经验,能够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
5.需求讨论会
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成本较高的需求获取方法,但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它通过联合各个关键客户代表,分析人员,开发人员,进行有组织的会议来讨论需求。(www.daowen.com)
在会议之前,应该将与讨论主体相关的材料提前分发给所有将要参加会议的人。在会议开始之后,先针对材料所列举的问题进行逐项专题讨论,然后对原有系统、类似系统的不足进行开放性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的解决方案进行构思,在此过程中将所有的想法、问题和不足记录下来,形成一个要点清单,作为后续需求分析的依据。
6.原型法
原型(Prototype)即把系统主要功能和接口通过快速开发制作为“软件样机”,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及时征求用户意见,从而明确无误地确定用户需求。同时,原型也可用于征求内部意见,作为分析和设计的接口之一,可方便于沟通。原型法主要价值包含可视化、强化沟通、降低风险、节省后期变更成本、提高项目成功率。
原型法的基本步骤:
(1)根据客户原始需求、项目建议书、市场需求或合同要求,确定系统要做什么,即系统的边界、主要业务或功能、系统的接口。
(2)根据这些需求,形成系统原型。对于所形成的原型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 体现主要的功能;
② 提供基本的界面风格;
③ 展示比较模糊的部分,以便于确认或进一步明确,防患于未然;
④ 原型最好是可运行的,至少在各主要功能模块之间能够建立相互连接。
(3)进行原型评价并获取系统的需求,原型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① 在公司内部演示、评审,进一步获取内部信息,并求得共识;
② 与用户进行演示与交流,挖掘用户需求,从而确定软件的目标和需求。
(4)根据原型评价的意见修改原型,直到求得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