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用九、用六破译《乾》《坤》上爻

用九、用六破译《乾》《坤》上爻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乾》《坤》上爻之后又分别加用九、用六,《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应该是阳九、阴六的两个比较权威又传统的说法。至于《乾》《坤》上爻之后分别加用九用六也有不同解释。一致的是“用九”“用六”就是九六为至阳至阴,说到底,物极必反,要掌握阴阳变化,极之变,变则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最佳状态。

用九、用六破译《乾》《坤》上爻

《乾》《坤》上爻之后又分别加用九、用六,《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坤》:“用六:利永贞。”为何如此,各家说法不一。要破译,还要先解决阳“九”阴“六”问题。

来知德说:“阳曰九阴曰六者,河图洛书五皆居中,则五者数之祖也。故圣人起数,止于一二三四五。参天地两地而倚数,参天者天之位三,天一天三天五也。两地者地之位二,地二地四也。倚者,依也。天一天三天五而为九,所以阳皆言九。地二地四而为六,所以阴皆言六。一二三四五者,生数也。六七八九十者,成数也。然生数者成之端倪,成数者生之结果。故止以生数起之。过揲之数,皆以九六之参两。所以爻言九六也。”

大意就是,按照《河图》《洛书》,五都在中间,五是数之祖,也就是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天数即阳数一三五相加等九,九代表阳数,地数即阴数,二、四相加等六,所以阴数称六。

尚秉和则说:“阳进阴退,阳顺阴逆。故阳自七进九则为至阳,阴自八退六为至阴。阴极则变,故《易》用六也。”

这应该是阳九、阴六的两个比较权威又传统的说法。

至于《乾》《坤》上爻之后分别加用九用六也有不同解释。

来知德:“用九者,犹言处此上九之位也。上九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动而有悔矣。到此何以处之哉。惟见群龙无首则吉。群龙者,潜见跃飞之龙也。首者头也,乾为首。凡卦,初为足,上为首。则上九即群龙之首也。不见其首,则阳变为阴,刚变为柔。知进知退,知存知亡,知得知丧,不为穷灾,不与时偕极。所以无悔而吉。此圣人开迁善之门,教占者用此道也。故阳极则教以见群龙无首吉。阴极则教以利永贞。盖居九而为九所用,我不能用九,故至于亢。居六而为六所用,我不能用六,故至于战。惟见群龙无首利永贞。此用九用六之道也。”

尚秉和则从另一高度阐发:“此文王以筮例示人也。《易》之本为六七八九,七九阳,八六阴。今遇阳胡以只言九不言七,则以《周易》以九为用。与二易殊也。用者,动也变也。用九者,言遇九则动,遇七则不动。若作用舍诂,则《周易》竟不用七八矣。不用七八,则揲蓍时常不遇九六,将何以为占。盖九六占爻,七八占彖之义。治易者十六七皆忽之,故其义常晦。见群龙无首吉者,申遇九则变之义也。九何以必变,阳之数九为极多,故曰群。阳极反阴,乃天地自然之理。乾为首,以阳刚居物首,易招物忌。变坤则无首,无首则能以柔济刚,故吉。无,说文云奇字。王育谓天屈西北为无。此节自古说者常有数蔽。见说吉即疑为占辞,不知其申用九之义。一蔽也。见说群龙,即疑群龙指上六爻,不知其言九。二蔽也。见说群龙无首,即疑六爻全变,不知其指揲蓍之三变成一爻言。三蔽也。甚至以此为爻辞,四蔽也。笼统浮泛,铨释乾健大义。五蔽也。岂知六十四卦,六爻之后独乾坤二卦。有此赘语者,诚以乾坤者阴阳。六十四卦皆乾爻坤爻所积而成。乃乾卦只言九不言七,坤只言六不言八。不申明其故,揲蓍者胡所遵循。故于乾坤六爻之后。申曰用九用六。复恐人不解用九用六之义,又曰见群龙无首吉。利永贞也。”

可见来氏、尚氏所述大体一致,也有不同看法。来氏称龙就是指潜、现、跃、飞之群龙,尚氏则说九为群。我则同意来氏群龙即六爻之龙。

一致的是“用九”“用六”就是九六为至阳至阴,说到底,物极必反,要掌握阴阳变化,极之变,变则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最佳状态。说到底是把握好阴阳关系是《易》之主旨。

正如《文言》说“乾元用九,乃见天则”“用六永贞,以大终也”,就是阴阳转换是自然规律,我们必须遵循,刚柔相济才能达到保合太和的最佳境地。(www.daowen.com)

(手记:见几个人在大场合演说成功,重要的是有底气、不怯场。又有人描述一些有修养的人,不怒而威,一般多狂的人见了,吓得猫一样,说明有内在底气,自强而厚德才达到如此气质。又和孩子讨论“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孩子说那是真了不起呀!说到底这些都是乾健、乾刚、乾阳,自强不息的最好体现和描述。底气就是阳气,阳气充足就不怯、不惧,就会骤然临之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惧。体味《乾》卦精神,多点阳气,就会多点英气,多点豪气,真正做到自强不息。培养构建坚强的人格主体,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注释】

[1]见:通“现”。

[2]若:语气词。

[3]厉:危险。

[4]亢:过甚,嫉妒。《说文》:“亢,人颈也。从大省,象颈脉形。”

[5]大:通“太”。

[6]庸:平常的,不高明的。《说文》:“庸,用也。”

[7]闲:防范。《说文》:“闲,阑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