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课堂管理:解析教师课堂控制行为及应对学生投机行为

中小学课堂管理:解析教师课堂控制行为及应对学生投机行为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教师课堂控制行为的方式教师课堂控制行为是以维持课堂秩序使教学行为顺利进行为目的的。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公开贴标签将使标签的影响更为严重。课堂上学生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如讨好、合理化、投机和抵抗等。“投机”性行为则具有隐藏性,学生可能趁教师不注意时去做违纪行为,如当教师板书时讲话;趁教师走到自己的后面时,往前边的学生身上扔纸团;眼睛盯着教师却思绪漂游。

中小学课堂管理:解析教师课堂控制行为及应对学生投机行为

(一)教师课堂控制行为的方式

教师课堂控制行为是以维持课堂秩序使教学行为顺利进行为目的的。观察发现,教师课堂控制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体罚、贴标签、扣分、命令和表扬等方式。一般而言,教师实施严重体罚的对象倾向于某一特定人群——群体中地位低下者,这可能被教师看做是最安全的课堂控制方法之一,因为它不会引起消极的涟漪反应。实际上,惩罚并不阻遏品性不端,只会使犯规者在犯过错时更加谨慎,更精于掩饰痕迹,更巧于逃避侦察。

相对而言,罚站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经济”的体罚方式。罚站不仅指向行为不良的学生,而且更多的是指向学业不良的学生。

数学课上,教师问:“24能被几整除?”学生都争先举手。M的回答不完整,教师未置可否,继续提问下一个。M站在那里未动。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即使偶尔回答错了,也会自然而然地坐下。而成绩不好的学生若回答错了,就会很自觉地站在那里,等待教师的“豁免”。直到时间久了确信自己被教师所忽略时,才会偷偷地坐下。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制度化场所”,当学生的行为偏离了教师所指定的既定目标时,教师就会把一张“越轨者”的标签,如“学业失败者”、“天资愚笨”、“性情懒惰”,甚至是“品质低劣”等贴给学生。如果学生经常被教师贴上这样的标签,他就会感到难以改变自身的处境而慢慢地接受标签。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公开贴标签将使标签的影响更为严重。伍兹(P.Woods)检视了教师如何把“暴露”,(show up)学生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形式,指出,学生都深切地憎恶这种方式,且目睹贴标签的人越多,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就越可能运用这个标签并相应地对待这个学生。

有些教师会采取扣分的形式进行课堂控制。如果学生取得了较低的成绩,无疑将给家长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受到家长的谴责和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采取扣分的方法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英语课,内容是分析试卷。讲课前,教师强调:“现在分数还没登记(教师的策略,使扣分成为可能,对学生具有压力),不许有声音!谁出声音就在原来分数上扣10分。”教师在讲解填空题的过程中突然问J:“J,你多少分?”答:“69分!”教师问:“谁有红笔?我用一下!”学生们踊跃贡献。教师拿过一支红笔走到J的身边,把J的分数改写成59分,并说:“你不及格了!”

命令作为教师课堂控制的一种方式,学生能够区分哪些命令是有效的,哪些命令是无效的。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数学课上,老师坐在前面修改作业,学生在下面乱哄哄地讲话。教师不停地讲:“静一下!静一下!”学生的声音依然如故,对教师的劝告不予理睬。教师又批了一会儿作业后,抬起头,“我现在数l0个数,看谁还出声音!”教师数到“2”时,基本上就没声音了,数到“10”时,教室里早已安静了。(www.daowen.com)

教师并没有一开始就使用高强度的命令形式,这或许是教师的一种课堂控制策略,因为即使是灵丹妙药用久了也会产生副作用。

从教师课堂控制形式上看,教师的行为并不总是对学生实施惩罚。惩罚只会减少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但并不能增加积极行为的发生概率。由于表扬对于其他学生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因而教师也经常采用表扬的方式实现课堂控制。

(二)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方式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对于课堂情境有着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情境定义与教师的情境定义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冲突。课堂上学生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如讨好、合理化、投机和抵抗等。

讨好是指学生采取比服从相对主动的形式向教师献殷勤,以获得教师的注意,减少消极评价,同时也减少了教师惩罚自己的可能性。讨好行为更多地发生在男生中。“男孩比女孩更活跃、更独立和更武断。虽然女孩比男孩稍多可能寻求教师的赞许。但是,与女孩相比,男孩成功地发动了与教师的全部接触中的极大部分。男孩也被发现比女孩有更多的不良行为,他们更好斗并更具破坏性。”他们往往以主动讨好的行为来回避不良行为所潜在的危机。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课堂上如何既展示自己的天性又使自己的行为最少受到限制成了学生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学生比较惯用的方法就是合理化,即把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冠之以合理的外衣,如利用课堂讨论时说闲话;利用教师喊“上课”时用力向前挤桌子等。

合理化的不良行为带有一定的公开性,存在被教师识破而遭致惩罚的可能。“投机”性行为则具有隐藏性,学生可能趁教师不注意时去做违纪行为,如当教师板书时讲话;趁教师走到自己的后面时,往前边的学生身上扔纸团;眼睛盯着教师却思绪漂游。学生抵制教师的手法更像是游击战。但从性质上来看,“没有伪装的‘非法的’课堂行为通常被认为比伪装的偏差行为更为严重,因为伪装可以被当做是对正式环境的服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