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叙述可知,在感受性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和应有尽有、主宰一切的知识权威,而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是平等的,教学是师生间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可见新课程把只能意会的知识的学习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新课程中感受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知识的学习中许多方面也是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的,所以新课程的教学主要是感受性教学。这样教师在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时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体会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些目标是明确给出的,例如,知识的目标、经历的目标等;有些目标并不是明确给出的,例如,能力的目标、方法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等,这就需要教师去开发这些目标,这实际上是课程开发的一个内容。开发的目标一方面要符合课程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不要超越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还要了解和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生,不仅研究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开发后,需要区分目标,分出哪些是可以通过讲授性教学解决的,哪些是要通过体验性教学解决的,哪些需要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这里要提醒的是,有些目标可能是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或是不能清晰表达的,教师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并要发现自己在这些目标方面的体验,以便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第二个任务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体验性活动和反思性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资源设计学生的体验活动,体验的活动可以是前面所述的五种中的一种,也可以是五种中的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的组合。当然教师还可以提出另外的体验活动方式,或单独进行,或与其他活动组合。
(一)体验性活动的设计
1.活动的目标要指向教学的目标。活动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展示。活动的设计要具有连续性、和谐性,要适合学生的情况,受学生的欢迎。
2.要注意开发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并产生体验。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社区,对于学生、家长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3.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同一个活动不同的学生体验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会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体验,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针对一个问题,教师往往要设计若干个活动,从不同的方面让学生经历、体验。例如,《100万有多大》这一课,教师设计了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五种活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获得100万有多大的最大体验。
4.教师还应当认识到,正是由于学生间的差异,面对同一经历会有不同的体验,所以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体验,这里不要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意志。教师的体验只是不同体验中的一种,不是“标准答案”,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5.在活动中体验是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的,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很多情况下很难从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教师不宜追求学生体验的行为表现,许多情况下只要学生参与了、经历了,应当说就达到要求了,而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活动的设计要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全面的参与。
(二)反思性活动与比对
反思性活动与体验性活动一样是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反思性活动主要形式是比对,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比对发生在领悟、自省、交流和讨论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引导,促进学生比对的发生。这里要注意下面几点。(www.daowen.com)
1.比对往往不是一个单独教学阶段,它有机地融合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引导,促进学生反思的发生。例如,在教毛主席《愚公移山》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可以搬家吗,干吗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山呢?教师这时就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讨论:是呀!山挡住了家门可以搬家,也可以挖山,而且搬家更便捷,可毛主席为什么要赞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是用搬家的办法解决不了的,只能挖山不止。毛主席在这里赞扬愚公挖山不止,就是赞扬顽强、彻底的革命精神。
2.比对的结果往往不会很快地表现为外显行为,比对是一个内省过程,是一个知识重构过程,它很可能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教学中不要急于获得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结果,特别不要越俎代庖,以自己的认识、想法去规范学生,追求认识、想法的统一。有的教师会觉得没有一个总结,好象事情没有做完,其实并不是这样,学生参与了,经历了,体验了,就有了思想的活动,有了反思,就一定是有变化的。例如,《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塌方了”一文,介绍高二学生的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这节课设计了一个塌方了的情境,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和一群人被困在地下巷道里,只有一个人可以获救,你会把生存的希望留给谁?学生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在结束的时候,教师并没有作出任何结论或评价,没有说明谁的发言好,谁的发言不好。但是实验25天后的测试表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有了提高,男女生间能正确交往,心理的开放性增强,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一年后的测试表明:这个班学生虽然已经高三,但学生心理较为平和,焦虑程度适中。学生更加珍惜时间。说明教师虽然没有“总结”,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真实地进行了反思,实验使许多学生改变了对自己、对他人、对父母的看法。
3.与感受一样,比对也是因入而异的,不同的学生反思和反思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除了内容指向的不同,其深浅度也会不同。教师不应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果。在这里教师不是裁判员,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要对学生的反思进行评判。
(三)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
如果说如何组织感受、引导反思,即如何在新课堂上进行教学,是一种教学能力的话,那么教师这样的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地说,也是在体验和反思中形成的。具体地讲,形成自己的教学能力,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关于课程改革的理论。近年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心理学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使人们对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并且有力地指导了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在学习时要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立足于观念的转变,使自己在教学中能自觉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要认真学习案例。例如,学习好的教案、好的课堂实录,实地听课,参与课的研讨等。通过案例的学习进行比对,与自己的课比对,与别人的课比对,案例间相互比对,从中丰富自己的教法和经验,完善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知识结构,逐步改进自己的教学,学会在新课程中的教学。
3.要积极实践。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验、修正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及对教学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教法和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
4.要积极进行教学的科学研究,参与教学的科学研讨活动。教学的科学研究是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去研究教学。特别要注意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我们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特点,面对问题,他们是怎样表征、怎样精制的。要研究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研究教材,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对学生只凭印象、感觉、经验作出判断,往往有很大的偏差。现在用教育科学的方法研究,就能做到具体、准确,使教学有了可靠的依据。教学的科学研讨活动中不同的意见、做法的交锋,会促进反思的进程和深化,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研究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