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着两种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两种教学:讲授性教学和感受性教学。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除了书本格式化了的知识之外,书本知识还隐含着只能意会的知识,如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学科知识的思维和方法,知识的系统化,解习题的能力,元认知能力等。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阅读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两种基本形式,也就是讲授性教学的形式。在讲授性教学中,教师对书本知识中隐含的只能意会的知识的掌握特显重要,因为这些知识是要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所以讲授性教学特别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要分析好教材,做到讲深讲透,适时点拨,教师要在讲完一个单元后,及时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层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构建知识系统;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把教师的体验结果传授给学生。还强调要多做练习,以在多练中学会解题、学会思考。讲授性教学的实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精讲多练是讲授性教学对教师的主要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则是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多做练习。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讲授性教学中出现了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但是学生的思维、活动都不能超出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范围,学生获得的结果是唯一的,必须与教师设定的结果一致,仍然强调教师的精讲、点拨、强调多练。所以这样的教学仍是一种讲授性教学。由于在讲授性教学中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自主性的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教师自己的体验,他们在学习书本中隐含的只能意会的知识时显得困难,只能靠死记硬背。至于学会解题要靠多做练习,自己在练习中去领悟,但在练习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反思,学生在练习中真正能领悟到解题策略和方法的只有少数学习好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做了大量的习题却没有领悟,大量的练习形成学生过重的负担。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负担又重,时间久了学生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厌恶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只能意会的知识是通过体验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习得的,所以只能意会的知识的教学是体验性教学和发现性教学。由于发现性学习本质上就是体验性学习,所以发现性教学本质上是体验性教学,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体验性教学。
体验性学习的关键是体验和反思,体验性教学的进行主要是组织体验和引导反思。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习得只能意会的知识。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主要有互动式体验、情景中体验、想象中体验、实践中体验和艺术陶冶中体验等五种。
1.互动式体验是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去领悟学习内容中的只能意会的知识。这种体验的教学形式多为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开展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教师要设计恰当的讨论主题,主题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
2.情景中体验是在教学中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学习内容中的只能意会的知识。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巧妙设计情景,从而能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生联想和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且联想和共鸣是与所要学习的只能意会的知识息息相关。 (www.daowen.com)
3.想象中体验是在学习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或学生从没有过相应的经验、教学无法组织学习的情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而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教师正确的引导十分关键,因为学生想象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特别重要,这关系到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体验。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想象和体验进行交流,以做到相互补充和相互纠正。
4.实践中体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
5.艺术陶冶中体验指的是组织学生在艺术陶冶中激发起他们的体验。艺术是对生命体验的表达,如果说科学的世界是人类理性的世界,那么艺术的世界就是人类情感的世界、体验的世界,艺术作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活动需要教师从教学要求角度设计,并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主题可以由教师给出,但应当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余地,最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教师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学生参考。在教学中学生的反思有两种主要的形式:自我比对和相互比对。自我比对是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从前比较,这种比较主要是在认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比较,从而批判和改变自己,这是一个内省过程,学生是发生这个过程的主体。这个过程发生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之中,它不是强加于学生的,但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激发,可以通过话语引导,不应当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相互比对发生在学生的相互讨论和相互交流之中。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态度、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比较,从而批判自己,纠正自己,这也是个内省的过程,学生也是这个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和场合,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可以用话语或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但教师的意见应当是与学生平等的一个意见,它应当是可以讨论的,而不是“标准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是不同的,其反思的方面也不会相同,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体验,不可强求一律。很多情况下学生的体验和反思是不外显的,教师没有必要进行总结或评价、应当认识到经历就是一种体验,体验就会有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