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子关系
在婴儿依恋的标准分类中,冲突和反抗是不安全依恋的特征,并与儿童的气质障碍,母亲抑郁以及母亲对婴儿反应的不同步、不敏感和拒斥有关。虽然我们不清楚儿童的气质障碍和母亲的不敏感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是否是遗传-环境交互作用的共同产物,但大多数研究都得出了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的相关的结论。因而不安全依恋及其相关因素似乎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家庭环境中父母的婚姻冲突、争斗及随之而来的离婚等伴随物与儿童攻击性高度相关,因而造成父母在儿童养育问题上的冲突进一步伤害了儿童的心灵,削弱甚至抵消了父母教育所起的作用。儿童在此情形下更易遭到父母的拒斥,自我控制积极向上的努力常常以失败告终。Fauber等认为,这些中介物比婚姻冲突本身在儿童的外化障碍(externalizingdifficulties)中占了更大的变异量。但婚姻冲突也直接使儿童苦恼、愤怒,并通过模仿增加对他人的攻击性,因而逐步发展的不良亲子关系就成为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增加的一个习得性条件。家庭成了大多数儿童学习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课堂。
Mackinnon-kewis等认为,“问题”家庭是从以下两方面影响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强迫,即母亲和儿童互相强迫对方停止令人厌恶的行为,却通过负强化实际保持了这些行为;不良的监视,即对儿童的行踪、交友及活动的不具爱心或不适当的监视,从而引起儿童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和对母子分歧进行敌意的诠释。Yoshikawa用结构平衡模式证明,儿童的反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以以上描述的序列进行的。但我们对此序列的因果关系持谨慎态度,因为实证的证据大多是相关的。
(二)同伴关系 (www.daowen.com)
早年开始的反社会行为在学校后继续发展,并为其他儿童所不喜欢。家庭的强迫和不良监视实际上是通过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和学业失败为中介间接地影响了儿童的社会测量地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攻击性儿童并不被拒斥,而许多被拒斥的儿童并无攻击性。攻击性和拒斥又彼此相关。对此复杂的发展动因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如Goie和Lenox发现,既具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儿童更易走上犯罪的道路。Hgmel等对此所作的纵向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攻击和同伴拒斥分别是青春前期外化行为的原因。总之,既具攻击性又被拒斥似乎是反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附加条件。
一般用社会测量法评定同伴拒斥,但这只能反映同学整体的不喜欢,而非排斥和拒绝频率。Parkhurst和Asher1992年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在不被喜欢的儿童中,非攻击性的比攻击性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漠视和感到孤独。攻击性儿童不属于同学圈子,也很少有同学朋友,但在社会上和邻居中却有不少与其相似的儿童作为朋友,他们彼此支持和共同进行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其关系似乎类似于家庭关系中的强迫和专制的形式。是什么将家庭经验与这种群聚性(affiliation)联系在一起的呢?Dishion等认为,发展的序列是:不良的父母管教和监视预示着学童的同伴拒斥和学业失败,这进而使他们更深地陷入反社会行为的同伴中去。对于“早开始者”(earlystarters,即从早年就具有攻击性的儿童),这种联系似乎是直接的;对于“晚开始者”(latestarters,即在向青春期过渡时才开始其攻击行为的儿童),情况就没有这样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