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课堂管理:课堂互动的社会学解释

中小学课堂管理:课堂互动的社会学解释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模式中,涉及教师的自我概念、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学生的自我概念、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策略、磋商等概念。正由于师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自我概念、对对方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课堂的情境定义,因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不再完全是由一方控制的,在更多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需要经过“策略”和“磋商”。它所表达的是师生双方经各自的策略产生互动,并修正、改变或共享双方的意义,从而达到双方相互适应的过程。

中小学课堂管理:课堂互动的社会学解释

华勒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了“师生关系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与服从关系的形式”,由于教师代表成人团体、代表正规课程、代表学校中既存的社会秩序,而学生则是教师期望获得某些成果的原材料。但学生也是人,他们要努力以其自发的方式实现自我,并努力用他们自己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师生之间的冲突便不可避免。而教师拥有权威,在师生冲突的过程中,教师几乎总是胜利者。斗争的结果是预先注定的。

于是,师生冲突便进入第二阶段。学生往往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试图抵销教师控制的方式,例如:刻板地服从;对教师一笑了之;不同教师发生任何个人交往;以及自我包庇等。然而教师却竭力要说明规章制度的意义,努力使这些标准成为真正的准则,并尽力强制学生真正地服从它们。

20世纪70年代,关于课堂互动的解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英国学者布列克里局等人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解释作了理论概括。在这一模式中,涉及教师的自我概念、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学生的自我概念、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策略、磋商等概念。这些构成了当代关于课堂教学中人际互动过程的新认识。(www.daowen.com)

正由于师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自我概念、对对方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课堂的情境定义,因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不再完全是由一方控制的,在更多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需要经过“策略”和“磋商”。“策略”是指师生用以达成各自目标的方式与方法。关于师生所可能采取的策略,尽管并未完全识别,但已经认识到了师生采取的不少策略。教师的可能策略包括:控制策略、维持身份策略、教学策略、激发动机策略、期望策略等;学生的可能策略包括:取悦教师策略、与同伴的认动策略的“捣蛋策略”、保持自尊策略等等。“磋商”正是师生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展开的。它所表达的是师生双方经各自的策略产生互动,并修正、改变或共享双方的意义,从而达到双方相互适应的过程。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磋商的结果是相互适应或和谐,一旦这种“适应态”是假性的,则磋商便会重新开始。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教室是有序的或无序的,师生间的关系为什么是冲突的或和谐的等方面的问题。)为中介得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