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中小学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实际上,现在普遍情况是大部分教师都立足于教材规定的要求,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总是在被动的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这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出发点有一定差异,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是不利的。

中小学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教学活动来说,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当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十分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这为我们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劳动的舞台。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提升办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老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精心实施课堂教学,应当把教学材料与学生背景分析作为学生发展的的第一出发点。即突出“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与学生)。而实际上,现在普遍情况是大部分教师都立足于教材规定的要求,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总是在被动的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这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出发点有一定差异,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是不利的。

同时,开展教学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教研活动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特别是要用二期课改的理念和思想去聚焦课堂教学、研究质量评价、开展案例剖析。要通过教学设计、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说课评课、信息介绍等多种手段,深入研究与探讨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及时把握教改的动态趋势,关注并积极尝试课程改革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某校规定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自主确定研究课题,每学年校级以上课题至少两个,提倡高级教师积极申报区级课题,青年教师每学年撰写教学(德育)经验总结至少1篇。老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组织教师在校内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予以推广。(www.daowen.com)

加强常规管理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保障。学校应规范教学常规,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公开课、考试命题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处理、课后辅导、评价等都作明确的规定。健全的制度,会使使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有序、有效的展开,对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