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墨子教育内容体系及思想建构

墨子教育内容体系及思想建构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墨子认为圣人不是道德上的至尊,而是具有反省自察力、以言行宏道劝化、勇于担当道义的人,因此墨家教育的内容定位为知识、道德和实践三个主要环节。

墨子教育内容体系及思想建构

春秋战国时期是商周文化发展的断层期,也是古代文化文明的创新重构时期。在历史风云中发展起来的战国私家教育,门派众多,各学派既有独立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社会主张,又有彼此之间基于相同历史语境的相互塑造与相互影响。儒、墨两家就存在这种同质而又对立的关系,儒、墨都主张以知识育人,培养知(智)士人才,但关于智士的标准,两家观点却不尽相同。《公孟》篇记有儒、墨关于知的辩论:“公孟子谓子墨子曰:‘昔者圣王之列也,上圣立为天子,其次立为卿大夫。今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若使孔子当圣王,则岂不以孔子为天子哉!’”儒家弟子公孟子提出古代圣王以德立位,道德智识最高者将被立为天子,次者为卿大夫。因此通《诗》《书》、察礼乐、备知万物的孔子岂不可以尊为天子吗?墨子对此不以为然,反驳曰:“夫知者,必尊天事鬼,爱人节用,合焉为知矣。今子曰‘知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而曰可以为天子,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墨子所认可的知圣,不仅要明察礼仪、尊天侍鬼,还要有兼爱、节用的见识才能和果敢的执行力。如果仅以孔子的道德、礼乐修养来行政天下,那无异于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的愚蠢之见。墨子认为智识学术、道德品格不是执政者必然、单一的政治素质,见识卓著、知行合一、坚毅敢为也是政治家不可或缺的品质。因此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中,墨子既聚焦于当时的社会历史需求,又兼顾传统教育理念,以墨家学派思想为主导,打造出学术意识强、实用功效显著、社会公益明确的有类别、有层次的墨家教育内容体系。

子墨子曰:“嘿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贵义》)墨子认为圣人不是道德上的至尊,而是具有反省自察力、以言行宏道劝化、勇于担当道义的人,因此墨家教育的内容定位为知识、道德和实践三个主要环节。知识类教育的体系建构包括通识知识和墨家学术、科技等方面的知性教育;兼爱非攻、节葬节用、修身贵义等属于伦理道德教育范畴;实践类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包含人类百工技艺、生产经营技能和军事工程技术,甚至还包括墨家弟子吃苦耐劳、勇于任事的身体和精神意志训练。据梁启超《梁启超论诸子百家》一文研究,墨家弟子也由此分为三类:一类是相里勤、五侯之徒,“得于勤俭力行者多”,属于践行派弟子;一类是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徒,“得于论理学者多”,此派弟子属于智士学者类弟子;一类是宋钘、尹文一派,“得力于非攻、宽恕者多”,是墨家道德派弟子。(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