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再回过头来谈我们的方法。我虽然提到过,父亲的正颜厉色,以及由此在子女小时候就建立起来的敬畏之心,是教育子女的一个主要工具;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只要子女还处在受管教的学生时期,就应当一如既往地用这种办法来对待他们;我以为,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做事较为审慎、行为比较良好了,就应当尽快放松这种办法;而且一到儿子已经长大、能够和他亲近的时候,做父亲的人还应当进一步和他亲切地谈谈;甚至可以就他所知道或所了解一点的事情,征求他的意见,和他商量商量。做父亲的人这样做,可以得到两大好处。一个好处是,这样做比任何规则或劝告,都能更好地促使儿子进行认真的思考。你越早把他当作一个成人来对待,他就会越早地变成一个成人:假如你能让他不时地和你认真谈谈,你就能不知不觉地提升他的心灵,使之不再关注年轻人一般所好的娱乐,不再用心于那些通常会浪费其精力的小事了。不难看到,有许多年轻人,由于其父母老是把他们当作小孩子来对待,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的思想言谈就老是停留在小学生的程度上。
§96 你这样来对待他,还能得到的另一个更大的好处,便是他对你的友谊。有许多做父亲的人,虽然也根据年龄和具体情况,酌量给儿子一些宽待,但是他们有很大的保留,从不把自己的产业和心事告诉自己的儿子,就好像不把国家的秘密泄漏给间谍或敌人一样。这种态度即便不像是一种忌妒,但也不是父亲对儿子所应有的和蔼亲切的表现,它无疑会使得儿子在与父亲攀谈、倚赖父亲时,常常缺乏或减少应有的愉快和满意的。我常常看到,许多父亲尽管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却一辈子始终是一种生硬的态度,对儿子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不和他们接近,好像自己在世的时候,是决不能从他们最心爱的儿子身上得到任何快乐或安慰似的,对此我不能不感到奇怪。建立和巩固友谊与善意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相互信赖地闲谈自己的心事与家常事务。其他的友爱缺少这一点,便不免留有一些疑隙:但是当你的儿子看到,你向他袒露了你的内心,当他发觉,你因为要留传给他的东西终会到他手里、所以愿意让他参与你的事务了,那么,你既然不把他当作外人,他就会像关心自己的事情那样,关心你的事情,在爱你的同时,耐心地等待自己的机会。这样做还会使他明白,你在享有自己的一切的同时,并不是没有舐犊之心的;他越是能感受到这一点,就越不会忌妒你的所有,就越会觉得,自己在这样一个可意的朋友和谨慎的父亲的照管下,是很幸福的。年轻人有了这样一个可靠的朋友,遇事可以求助,随时可以商量,如果还不感到高兴,那这种如此缺乏思想、没有知识的人,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做父亲的人如果对儿子过于冷淡和疏远,常常会使儿子失去保护,这种保护对于子女来说,是比上百次的责骂更为有益的。你的儿子如果想要玩一玩或者闹一闹,他这样做的时候,让你知道难道不比不让你知道要好得多吗?既然这类事情年轻人是可以做一做的,那么你对他的谋划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能够防止重大的过失;你可以让他明白,他的做法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来正确地劝导他去避免较小的麻烦。你难道不愿意他向你敞开心扉、向你请教吗?那你就必须自己带头、首先这样去对待他,用你的行为去获得他的信赖。
§97 不过,无论他向你请教什么事情,只要那事情不会导致致命的不可补救的过失,你一定要仅仅以一个有较多经验的朋友的身份出现,对他发表意见;在你的意见中,不要掺入命令或权威的成分,也不要含有你对一个平等的人或一个生人不会说的话。否则他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向你请教,再也不会从你的指导中获益了。你应当考虑到,他是一个年轻人,他有你曾经有过但不会再有的快乐和幻想。你不应当指望他的爱好要与你的一模一样,也不应当指望他20岁的时候就要具有你到了50岁时才有的思想。你能够指望的只是,既然年轻人得有一点自由,可以放纵一些,那么这点自由和放纵,或许就可以与儿子的创造能力为伴,并且处于父亲的监管之下,从而不会产生过于重大的危害。达到这一点的方法,我先前说过,是(当你发现儿子有了能力的时候)和他谈谈你自己的事情,亲切地对他提出问题,征求他的意见;只要他说得对,就按他所说的去做;如果做成功了,要让他得到称誉。这样做不仅丝毫不会降低你的威信,反而会使他更加爱你,更加敬重你。当你还掌握着家产的时候,权柄就仍然会在你的手中;但要使你的权威更加可靠,它就需要为信赖与和蔼所加固。只有当他不仅仅害怕会失去将来能够得到的遗产、而且更加害怕会得罪你这么一个好朋友时,你才真正地拥有了支配你儿子的力量。(www.daowen.com)
§98 如果说亲切的交谈适合于父亲用来对待儿子,那么它就更适合于导师用来对待学生了。师生在一起的时候,不应当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传授课业和严加训导。听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习惯于运用理性来想一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会使得规则更容易被接受、在学生中间扎下的根更深,并且会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受教:当他看到自己有了知识便能够谈论事情,当他能够参加大家的谈话、自己所讲的道理有时候能够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听从、并由此找到了乐趣与信任时,他就会开始看重知识了;尤其在道德、慎重与教养方面,应当把各种事例放到他的面前,让他自己进行判断。这种做法,比箴言能够更好地启发儿童的理性,无论你把箴言解释得如何明白,也比不上这种做法,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好地记住各种实践规则。这种做法能使事物深入人心,并且连同它们的证据一起留驻在心灵之内;相对来说,话语至多不过是对事物的含糊不清的描述,还够不上称作事物的真实影像,因此很快就会被人遗忘。让学生对各种实例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与导师一起探讨一些合适的事例,较之让学生闷不作声、漫不经心、昏昏沉沉地听导师的讲课,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优雅与正义的基础和标准,并且会对自己应做的事情有更加生动更加持久的印象;至于遇到任何问题都去吹毛求疵地从逻辑上辩论一番,或者高谈阔论一通自己的看法,那就更不能使学生受益了。这两种做法,一种是把思想用在机智与虚假的色彩上、而不用在真理上;另一种则是在传播谬误,教人争吵;两者都会破坏人的判断力,使人离开正确而公平的推理;因此,凡是想要进步、想要受人欢迎的人,都应当小心地避免这两种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