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正确惩罚方式:教育漫话

正确惩罚方式:教育漫话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7正如儿童应该很少受到棍棒的惩罚,我觉得经常的责骂,尤其是盛怒呵斥,差不多也具有同样不好的结果。不过,有一种过错,也只有这种过错,我认为儿童是应当受到棍棒惩罚的,那就是顽固,或者反抗。唯一真正合乎德性的约束,是因为做错了事、应受惩罚而感到羞耻。所以我相信,许多本来可以变得温良柔顺的人,由于错误的惩罚方法,结果养成了一副倔强的脾气。§79儿童的意志如果用错了方向而无须改正,那么棍棒是用不着的。

正确惩罚方式:教育漫话

§77 正如儿童应该很少受到棍棒的惩罚,我觉得经常的责骂,尤其是盛怒呵斥,差不多也具有同样不好的结果。它会降低父母的威信和子女对于父母的尊敬;因为你应当记住,他们很小就能区别愤怒与理智了;他们不能不尊重出自理智的东西,同时也会很快地藐视愤怒;即使愤怒可以一时慑服他们,但是这种慑服的力量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出于天性,他们很快就会看不起这种缺乏理智、虚张声势的威吓。儿童只有做了邪恶的事情时(这在他们幼小的时候是很少的),才值得父母去加以制裁,如果他们做错了事,要改正他们的错误只需给点颜色即可;即使有时候不能不责备几句,责备的话语也应当严肃、和蔼而又庄重,应当说明,他们的过失究竟有些什么不好或者为什么不合适,而不应当匆匆责骂他们几句了事;因为这会使他们分不清,你之所以生气是不是针对他们的成分多而针对过失的成分少。盛怒的呵斥常常不免混杂一些粗暴下流的言词,结果还会产生一个坏处,把骂人的话也教给了儿童,而且许可了儿童也去说;既然它们是父母或师长加之于他们的,那么使用它们就有了很好的根据,于是他们将其用到别人身上,也不会感到羞耻或者有所顾虑了。

§78 说到这里,我预料有人会反对我,说儿童犯了过错既不能打也不能骂,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这不等于放弃了约束一切混乱的缰绳了吗?其实,只要从一开始调教儿童的心灵时就采用正当的方法,并且如上述所说的培植起儿童对父母的敬畏之心,事情是不致弄到这种地步的。因为长期的观察使我们发现,如果儿童在挨打时所畏惧的或所感到的惩罚,只是棍棒产生的痛苦,则棍棒惩罚的好处并不多;因为痛苦消失得很快,儿童对于它的记忆也会随之忘却。不过,有一种过错,也只有这种过错,我认为儿童是应当受到棍棒惩罚的,那就是顽固,或者反抗。即便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也主张尽可能设法把责打所造成的羞辱而不是责打造成的痛苦作为惩罚的最大部分。唯一真正合乎德性的约束,是因为做错了事、应受惩罚而感到羞耻。如果儿童被打而并不感到羞耻,那么棍棒所产生的痛苦是容易消失并被遗忘的,而且不久就会由于习惯于挨打而失去威慑力量。据我所知,有一家名门贵族约束孩子的办法,是使得孩子最怕被脱掉鞋子,就像别的孩子害怕棍棒一样。我觉得脱掉鞋子这类惩罚比责打要好;因为,假如你要他们具有一种真正磊落的脾性,他们怕的应该是羞于犯错以及与犯错相随而来的被人羞辱,而不是痛苦。但是顽固与顽抗是应该用强力和棍棒去克服的;因为此外没有别的办法。无论什么行为,如果你已经吩咐过要他去做,或者要他别做,就一定得让他服从不可;此时不能作丝毫让步,也不准他反抗。如果你命令,他反抗,形成了一种你们互相斗手腕、争胜负的局面,那时你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使过眼色或者吩咐过之后还没有效力,那时便不能顾惜任何责打了;除非你打算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服从你的儿子。我认识一位细心和蔼的母亲,有一次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形,她的小女儿刚从保姆那里回家,她为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要女儿服从,在那天早上一连将女儿打了八次,才算克服了孩子的顽固倔强。假如她早一点松手,打到第七次便不再打了,她便从此把孩子毁了,因为不彻底的打法只会增长孩子的傲气,使得日后极难矫正过来;但是她聪明地坚持下去了,直至实现这种惩戒的唯一目的,即女儿的内心被克服、意志变顺从,于是在第一次机会中便彻底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从此以后,无论什么事情,她的女儿就没有不立即服从的了;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责打她的女儿,我相信也是最后一次。

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责打的痛苦的时候,一定要在完全达到目的之后才可中止,否则还要逐渐加重,这种痛苦应该首先克服儿童的内心,树立父母的威信;威信树立以后便应当采取一种严肃之中寓有和蔼的态度,把它永远保持下去。

大家如果仔细想想这个道理,就会比较谨慎地使用棍棒,而不会再以为棍棒是一种安全的万应灵药、可以随时乱用了。的确,棍棒如果不能产生良好的结果,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害处;它如果不能触及心灵,使意志变柔和,那么就会使犯事的儿童变得顽固冷酷;无论他受了多少皮肉之苦,棍棒只会使他更加顽固不化,因为这种顽固已使他这次获得了胜利,于是会使他准备再去争胜,希望将来再获得胜利。所以我相信,许多本来可以变得温良柔顺的人,由于错误的惩罚方法,结果养成了一副倔强的脾气。因为,假如你这样怒火冲天地惩罚儿童,好像只是为了报复他的过失,这对于本应当加以改正的心灵,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呢?假如儿童的过失里面并没有顽固的脾性或故意的成分,那就根本用不着严酷的棍棒惩罚。一种和蔼的或者严肃的劝诫,就足以改正他们由于意志薄弱、疏忽善忘或粗心大意所造成的过失了,他们所需要的不过如此而已。但是意志里面如果具有顽固不化的成分,如果是一种有意的、有决心的反抗,那么惩罚的分量不能根据他所犯的过失的大小,而应该看他对于父亲的命令不敬重、不服从,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父亲的命令必须永远严格地执行,否则便应不断地加以责打,直至责打的力量达到他的内心,你能看出一种真正忏悔、羞耻和自愿服从的表示。(www.daowen.com)

当然,责打不应当仅仅是,吩咐儿童去做一件事,一旦他们没有做或做得不如我们的意,就给予一顿棍棒。我们还需要小心、注意和观察,并且应认真研究儿童的性情,仔细掂量他们所犯的过失,才能够这样加以惩罚。这样做较之手里时时拿着一根棍棒,把它当作管束儿童的唯一方法,难道不是要好些吗?难道不比不论场合地滥用棍棒、使这个最后的有效方法到了必须采用的时候也失去了它的效力要好?倘若每当犯了一点点小事,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一顿,则此外还有什么方法可用呢?假如一个脾气温良、勤奋用功的孩子查错了圣经索引或者作文用错了一两个字,便受到棍棒的严酷对待,与一个顽梗的孩子故意犯事所受到的对待没有两样;这样的管教办法怎么能够对他的心灵发生良好的影响、使它走上正道呢?改造心灵是我们唯一应当追求的事情;一旦心灵走上了正道,那么你所希望的其余一切都会随之而来。

§79 儿童的意志如果用错了方向而无须改正,那么棍棒是用不着的。至于其他各种过失,只要心灵没有毛病,也不反抗父亲或导师的管束和权威,那就只是错误而已,常常可以不必加以理会;即使理会,也只需采用温和的劝告、指导和训诫等方法就够了,除非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故意不予理睬,表明毛病出在心灵,不服从的根子在于意志的一种顽固。但是一旦发现了顽梗即公然的反抗时,我们便不能假装不知道或不予理会,而必须在它初次出现的时候就去加以克服与控制;只是必须小心,不要弄错,必须看准它的确是顽梗而不是别的东西。

§80 不过,既然应该尽量避免惩罚,尤其是棍棒的惩罚,那么我以为就不应当常常对儿童加以惩罚。儿童只要有了我谈到过的敬畏之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给点眼色就足够了。而且,我们也不应指望年幼的孩子与年岁较大的人具有同样的举止,同样地严肃和用功。如我所说,凡是与他们的年岁相适应的愚蠢幼稚的举动,都应该被许可而不去加以理会。粗心大意和爱好快乐本是儿童时期的特征。我以为,我所说过的严厉办法不应该扩展到这种不合时宜的约束。也不应把儿童的年岁或脾性的自然产物,匆忙地解释为顽固不化或故意对抗。就这类过失而言,我们应该把他们看作天然的弱者,去协助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那种弱点经过提醒以后,即使重新出现,也不能认为完全是出于儿童的忽视、而立即视为他们顽固不化的表现。意志薄弱所产生的过失固然决不应当忽视,不应当不闻不问,但除非这种过失含有故意的成分,是决不应当夸大其词、斥责得太厉害的;而应当在时间与年岁所许可的范围内,用一种温和的手段将它们改正过来。这么一来,儿童就会明白,一切过失之中主要的讨厌之点究竟是什么,从而学会避免那种讨厌之点。这就会鼓励他们保持正当的意志;要竭力让他们知道,正当的意志可以使他们不至于蒙受任何重大的不快,而他们的其他一切弱点,都会得到导师与父母的关切和帮助而不是生气和盛怒。只要不让儿童接近邪恶、养成邪恶的脾性,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行为,一般都会适合于儿童的年岁和他们平常交往的伙伴;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便越能用心与努力。但是,你说的话应当永远具有分量与权威,不论什么时候,一旦你吩咐了要他不做某种幼稚的事情,你就一定要做到,不可让他占了上风。不过我仍然主张,在这种情况之下,除非儿童的行为倾向于邪恶的习惯,做父亲的人要少用权力,少下命令。我觉得此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制服他们:(只要你一开始能使孩子服从你的意志)大多数时候,温和地据理劝说一番效果要好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