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生,要提高审美能力,重要的是要从细微做起,从平常做起,有目标、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想象能力、领悟与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首先,注重审美情趣的培养。如文化修养、生活阅历以及知识储备等,审美,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不断能发现身边的美,在潜移默化的变化中提升了对美的创造力、鉴赏力、感受力和自我完善能力。不断开阔审美的视野,要把审美教育延伸到校外以及整个社会,如到音乐厅、博物馆、观看芭蕾舞和交响乐等高雅艺术,以及感受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都可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鉴赏能力。
其次,音乐审美教育能启发人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联想,在音乐美感的心理过程中,是个比较重要的心理环节。由于联想的作用,使知觉形象更丰满了,为想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充分的依据。由王建中根据民间唢呐独奏改编成钢琴曲的《百鸟朝凤》采用了模拟和类比的手法,以戏剧性的音乐语言描绘了在森林里成千上万种鸟齐鸣的“音画”,有声有色的演奏,琶音和模仿鸟叫的装饰音用得很多。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艺术。有了想象、联想,艺术作品才是饱满的、有生命力的、有感情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是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没有想象与联想的参与,音乐作品中的许多内涵是无法体会和领悟的。而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所培养起来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音乐的情感性使之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人的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对于人对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具有强化作用。音乐审美教育不仅培养人们对音乐表现技巧的理解,对音乐符号象征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的理解,这是音乐形式暗含的最深刻的意味。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动人的音乐语言,使人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受到教育。我们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的时候,之所以感到它美,总是因为音乐作品中体现出一种我们熟悉的风格特征,从中使我们看到了对整个民族和时代有益的东西。
综上所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审美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紧密相连。因此,音乐审美教育渗透于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注释】
[1]王安国,王耀华.在探索、创新中不断校正前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年回顾[J].基础教育课程,2011(7):98-101.
[2]王婷.如何欣赏音乐作品与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J].时代人物,2008(4):286-287.
[3]雷云.浅谈在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9):174+232.
[4]张恒.浅谈核心素养下的音乐听觉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146-147.(www.daowen.com)
[5]孙佳洱.新媒体视域下互联网音乐对大学生影响的导向研究[J].北方音乐,2020(24):227-229.
[6]王晓燕.中学音乐教科书中视唱练耳知识的渗透[J].当代音乐,2017(16):39-40+45.
[7]王晓燕.中学音乐教科书中视唱练耳知识的渗透[J].当代音乐,2017(16):39-40+45.
[8]王晓燕.中学音乐教科书中视唱练耳知识的渗透[J].当代音乐,2017(16):39-40+45.
[9]严晓慧.《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03):39-43.
[10]王安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九 选修与选课[J].中国音乐教育,2004(04):14.
[11]陈频.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与舞蹈”模块的综合教学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12]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