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音乐与戏剧表演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与戏剧表演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音乐与戏剧表演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高中学生中进行较为系统、细致的音乐与戏剧表演的学习,教育及排练、表演是一项既重要又普遍受欢迎的事。四十余个班,近两千学生,音乐与戏剧表演的爱好者确实不少。戏曲中对形体动作与表演动作有一套专门的程式与严格的规定。相比之下,话剧的形体动作与表演动作最接近现实生活。

音乐与戏剧表演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音乐戏剧表演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高中学生中进行较为系统、细致的音乐与戏剧表演的学习,教育及排练、表演是一项既重要又普遍受欢迎的事。以深圳的某一所高中为例,该校除平日里常举行一些艺术活动外,每学年度都会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四十余个班,近两千学生,音乐与戏剧表演的爱好者确实不少。十多年来,每届艺术节学生都以表演歌舞节目为主,而现在每当艺术节时,都必须举行各种小剧的专场,并且有时一场还演不完,要演两场。学生的戏剧表演节目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表演越来越投入,师生越来越欢迎。现在高中校园里表演节目,哪个班没有了小剧,就会觉得很不正常。班上有了一个小剧,全班师生都来关心、出主意、筹服装、做道具、制布景,有条件的还制作音响、灯光,甚至从校园内走向社会。有的家长也给孩子各式各样的支持。这时,你会深深地感觉到最重要的、最大的收获其实已经不是这个节目本身演得如何,而是围绕着这个节目的方方面面,学生的、老师的、家长的、班级的、学校的、社会的那种精神、那种智慧、那种才艺、那种投入、那种执着、那种无私无畏的奉献、每当此刻,无论你是校长、班主任还是艺术教师,你都会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叹,出自内心的赞美。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硕果。

在排练和演出中,配乐课本剧(中、英文)占了相当的比例。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们把“被动”地学,变成了“主动”地演,并在排练和表演中深深地被剧情所吸引、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打动,受到了比课堂上更多、更好的教育。戏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有朗诵,有歌唱,有音乐,有美术,有唱、练、做、打、舞等。在排练和表演中,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表达力以及所有的艺术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升华。

有些平日里成绩不那么好、表现也不太好的学生,在戏剧里成了好人、英雄,通过排练和表演,他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一切都有了好的开端和积极的转变。有的同学是班长、是团支部书记、是班委会干部、是好学生,但在整个节目的过程中,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而深省自己,也在此后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些都是在平日里,教师虽循循诱导,但仍收效不大的事,而在这里得到了进步。几个人演戏,全班都是“啦啦队”,一个班的节目,全年级鼓动,某个节目代表学校进入区、市级演出了,那便成为全校师生甚至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那种凝聚力,真是让人感动。该校学生在区、市级演出中多次获得戏剧、小品奖,而每次的成功都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音乐与戏剧表演的训练

课程标准在“活动建议”中指出:“可从朗诵配乐,或参与表演戏剧小品入手,从感性上认知音乐在戏剧、影视等综合艺术中的作用。”普通高中的文艺演出,受各种因素影响,戏剧类的形式比歌舞形式少。在戏剧类中又有相当大的难度,故在一般的学校里排练得不多,但话剧相对还比较普遍。为了贯彻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与戏剧表演的教学,可在教学过程中从话剧(实际上它包含了戏剧表演的共同特征)表演训练入手,使学生逐步感受戏剧表演的一般常识与要领,从而最终完成音乐与戏剧表演的教学任务。这里介绍的戏剧基本训练主要是指话剧。

1.戏剧表演心理素质的训练

心理素质是一切艺术表演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话剧当然也不例外。话剧表演中,心理素质的训练是指心理状态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这一训练,目的是为了表演时在心理上接近自己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身心理活动的体现,在戏剧表演中则要用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支配他的活动,而不能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心理支配在剧中扮演的人物的行为。心理素质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它需要长期形成。但为了演出,可以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演员尽快进入角色,符合剧情需要。

(1)当众排练。初次排练,学生既兴奋又紧张,最怕人看。围观的人越多,情绪越紧张,不敢说台词、不敢表演。当众排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排除一切干扰,适应演出环境,能像专业演员那样在舞台上“目中无人”,自如地表演。当众排练最好在基本排完之后进行,若一开始就进行,速度将会受到影响。

(2)启发想象。艺术表演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舞台上只能用极为有限(甚至没有)的灯光、道具、布景代替现实生活中的阳光、山水、房屋等实物,但这毕竟不是真实的。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父女、兄妹、师生等也是假的。面对这些假景假物,还必须要当成“真”的那样去对待,这就要求启发学生演员展开丰富的想象,努力把这些假的变成“真”的,像专业演员那样能哭能笑、敢喊敢叫,真实地去表演,体现出艺术表演的魅力。

2.戏剧表演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

话剧主要是运用语言、形体、表情等手段进行表演的,三者缺一不可,这些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也不是突击几天就能奏效的。学校里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间接地进行训练。在具体训练中,应有一些针对性的方法。

(1)语言的训练。话剧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重要性在话剧的表演手段中位于第一,要高度重视。语言的训练可以结合语文课中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学生发音纯正,力求达到普通话的标准。语言技巧的提高还可通过绕口令及选择不同内容、不同角色台词的朗诵等方法逐步达到。语言造型(如男、女、老、幼)的训练是语言训练应达到的目的。这一训练可以通过对剧中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人物的具体分析,由教师精心设计、拟音,让学生演员反复练习。

(2)形体动作的训练。在所有的表演艺术中,为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生活,总要用各种手法在形体动作上进行一番创新。戏曲中对形体动作与表演动作有一套专门的程式与严格的规定。哑剧中则运用了大幅度夸张的形体动作与表情动作。在舞剧中要用整个形体运动的特定动作语汇去表现。

相比之下,话剧的形体动作与表演动作最接近现实生活。表演者可以根据剧情的要求,自行设计剧中人物的动作。初学表演,可以让学生演员采用以下方法训练形体动作。

①观摩表演。观摩表演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演员收集动作作为表演的素材。观摩应先从专业演员开始,可充分借助电影电视、录像。如果能观摩现场话剧演出,效果会更佳。教师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对各种类型、各种性格人物的动作获得感性认识,积累素材。

②模仿。模仿不仅是专业演员学习表演的重要方法,而且是业余演员学习话剧表演必要的过程。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式,能模仿得像,就是技巧。许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演艺生涯,就是从模仿他人表演开始起步的。形体模仿应该从易到难,如从各种人物的走路、手势,到身体的动作乃至全面模仿。模仿要注意细节,越是细微越要像。成功的模仿应该让人能从步态上判断出人物的年龄、身份等特征。表情动作也是模仿训练的重要内容,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无一不是通过面部表现出来的。表情模仿也应先易后难,如从说话开始,再掌握各种人物的表情动作,继而进行较复杂表情的模仿训练。

③设计动作。在观摩的基础上,模仿是为了继承保留那些优秀的表演技巧,而新动作的设计则在于创造,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设计动作对学生演员来讲难度较大,教师应给予指导。首先应认真细致地分析剧中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情感及与剧中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情况。还要注意把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习惯动作去掉,让设计出来的形体动作与表情动作符合剧中人物的要求。

3.表演基础的训练

表演基础的训练对学生演员显得尤其重要。根据学生没有表演基础常识的情况,可采用下面的方法训练。(www.daowen.com)

(1)单人训练

①单纯动作。单纯动作的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印象发挥想象。表演时要符合动作的逻辑与顺序。应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彼此之间有无联系等处理好。教师应预先根据学生情况,拟定若干个单纯动作的训练题目,如“洗手绢”“擦桌子”“削苹果”“擦黑板” 等供练习选用。对每个题目应达到的程度,提出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使训练富有成效。

②连缀动作。即将几个单纯动作放在一起训练。练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演员学会如何统一考虑,适应动作。做法是模仿专业演员训练时采用的设置“小障碍”。比如“洗手绢”中“手绢掉在地上”,“搬桌子” 时“脚被碰伤”;“削铅笔”时“手被小刀划破”等节外生枝的问题,以此训练演员学会在排除设置的这些“小障碍”后,完成好原先的动作。

③情节动作。练习前教师先叙述简单的情节,学生根据规定的情节,在正确理解与判断的基础上,自己设计组织若干形体动作,完成表演训练。同一个情节,学生会用各种形体动作去解释。教师要尽量逐一讲评,肯定其最佳方案。

④小品练习。这本是专业戏剧表演中训练演员的方法,现已是学习话剧表演的重要方式。在学生还不具备表演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情况下,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拟定出先易后难的小品练习题目。一般来讲,构思或练习一个完整的小品应包括五个步骤:做某一件事(开始动作);遇到问题(设置障碍);克服困难(思考、判断、排除障碍);继续做这件事(继续动作);事情做完(动作完成)。区分学生完成小品练习的优劣,主要是看他们在练习时,对设置的“障碍”、规定的“情境”,思考是否合乎逻辑、判断是否准确、想象是否展开以及表演是否符合题意中的生活感觉和形体动作。

戏剧小品一直是戏剧学院用来培养戏剧创作、表演人才的一种有力手段。近几年,大量喜剧、相声小品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体的传播,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让许多人误认为喜剧、相声小品就是戏剧小品,小品就是“搞笑”。这是不全面的。戏剧小品作为戏剧训练的最小单元,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它是浓缩的精华,是戏剧元素练习的关键。所以,我们在进行戏剧小品训练的时候,应该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不要哗众取宠。

那么我们在学习小品表演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将戏剧小品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我们没有完全熟悉小品表演的时候,可以模仿为主。任何艺术的初始阶段都是模仿的结果,只有做好先期的模仿,了解别人创作的总体思路,才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再创造,切不可急功近利。

第二阶段:创编小品。在对小品这种艺术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们便可以尝试进行创编活动了。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创编小品的优劣程度也会相差很远。不过,不要灰心,好的艺术作品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以上两个阶段的训练中,我们要尽力了解小品的每一个环节,如动作、冲突、台词、音乐音响等,学习别人是怎么运用这些手段的。在表演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特点、动作习惯等具体的内容。相信通过仔细观察、精心模仿,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小品真正的内在特色。

(2)配合训练

配合训练是任何一种表演形式都应采用的方式。表演的成功与否,除了每个人的独立成功,还必须有集体成功。集体表演的成功,取决于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学生演员只有学会配合,在舞台上才能与他人主动积极地交流,互相影响,巩固单独训练的成果。配合训练应该在学生个人小品练习基本达到要求后,再进入多人配合的训练,便于及早进入演出状态。

(3)做好案头工作

在一般的学校中,因为缺少或没有专业表演教师,训练中的难度很大。因此,了解与学习表演训练前的案头工作极为重要。案头工作一般应抓以下几个方面。

①认真阅读剧本。在认真阅读剧本的过程中要注重剧中人物的台词研究。它要求分析台词,从台词与剧本的提示中找到想象的根据,讲解给学生听,这样才能将规定的情节表现出来。

②指导学生学会体验所扮演的角色的思想情感。没有这种感受,就根本找不到角色的影子。有了较正确的感受后,再为角色拟定一个准确的语气、语调。不同的语气、语调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重要的作用。

③组织舞台动作。人物的舞台动作,往往可以从台词与剧本的提示中找到根据,从而进行设计和调度。但是,还有许多的舞台活动并不能全由台词提供,它需要更加细致入微的挖掘。角色内心的独白与潜台词正是这种形体动作与舞台活动组织的依据。要仔细分析,研究讲解。只有挖掘得出,挖掘得准,才能组织得起真正符合剧中人物性格的舞台活动。由浅入深的训练需要时间、方法和指导。当难以做到有计划的长期训练时,可多采用临时突击性的训练。当排某个节目,学生不会某些技巧时,就专门针对这些技能技巧进行训练。这样,针对性强,时间集中,内容突出,经过努力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审美价值是学习音乐戏剧欣赏课程最为重要的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戏剧审美品质,使音乐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教师在实际音乐教学时,应该要贯彻音乐戏剧审美观念,革新传统教学中只注重讲解音乐戏剧理论知识的技能与结构,而是要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使课堂形式丰富化,让学生能够体验音乐,与此同时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对音乐进行聆听和欣赏,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引起音乐情感的共鸣,从中感受到真、善、美的音乐情感,使学生的人格可以塑造得更加健全。教师也要从音乐戏剧教学教材出发,挖掘教材中的音乐戏剧新知识,让学生通过教材理解音乐戏剧的内容,体会到音乐带来的美感。教师用这种音乐教育观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从音乐的特点和音乐教材出发,改变当前音乐教学的环境,使学生可以在音乐美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音乐戏剧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