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音乐美育研究中歌唱与演奏的形式与技巧

音乐美育研究中歌唱与演奏的形式与技巧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唱形式十分活泼,还可以有简单的情节与适当的表演。一般分为女声轮唱、男声轮唱与男女声轮唱,依声部数量也可分为二部轮唱、三部轮唱与四部轮唱。根据作品的需要可分为无伴奏小合唱与大型的无伴奏合唱。根据需要选取若干首歌曲的全部或部分联缀而成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称联唱。最常见的是由多名演唱者交替表演。教师应从中把握好歌唱教学的“度”。吸气与吐气时速度要较慢,注意平稳与自然。

音乐美育研究中歌唱与演奏的形式与技巧

高中歌唱的欣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表现歌唱作品之前必须要先学会赏析,在欣赏歌唱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歌唱作品首先要注意让学生去分辨歌唱与独唱、重唱和齐唱等演唱形式的区别,在声音的概念上对歌唱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欣赏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风格的歌唱作品,既可以拓宽高中学生音乐视野,也能够提升他们对不同歌唱音色的审美鉴赏能力,最终激发学生对美好声音的追求与向往,并体现在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当中。

(一)歌唱

1.常见的声乐形式

(1)独唱。由一个人演唱的声乐形式称独唱。根据演唱者在歌唱发音时音质、音色、时域、声区等方面的不同,独唱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的音色特点是高亢、明亮、爽朗;男中音的音色特点是坚实、开朗、洪亮;男低音的音色多浑厚、庄重、深沉;女高音的音色十分明亮、甜美、柔和;女中音则圆润、厚实、丰满。青少年的音色在变声期前没有明显的区别;儿童的噪音清亮、音量较小,男女的音色区别甚小。

(2)对唱。由两个人或两组人作对答式的演唱称对唱。它可以分为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对唱形式十分活泼,还可以有简单的情节与适当的表演。

(3)重唱。重唱是指每一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形式。根据声部多少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亦可分为女声重唱、男声重唱、男女声重唱及童声重唱。重唱表演时,可加适当的表情动作,但舞台的位置不要变化过大。

(4)齐唱。多人一起演唱单一曲调的歌曲称齐唱。齐唱的人数不定,可多可少。它分为女声齐唱、男声齐唱、男女声齐唱等。

(5)轮唱。按照一定的节拍要求,先后轮流演唱相同曲调的声乐演唱形式称轮唱。一般分为女声轮唱、男声轮唱与男女声轮唱,依声部数量也可分为二部轮唱、三部轮唱与四部轮唱。

(6)表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以唱为主,附带较多表演的形式称表演唱。表演唱的人数往往根据所选的曲目酌定,还可以有较简单的人物关系,显得活泼自如。

(7)合唱。合唱是指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自按照所担负的声部曲调,演唱同一首歌曲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分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两种。同声合唱由纯粹的女声、男声或童声组成;混声合唱则由男女声共同组成。根据声部数量又可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二部合唱、女声三部合唱、男声三部合唱、混声三部合唱、混声四部合唱等。

合唱可带伴奏,亦可不带伴奏,不带伴奏一般称为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是为了充分显示人声的优势,专门安排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根据作品的需要可分为无伴奏小合唱与大型的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对声部的清晰度和声的丰满性、整体音响效果的统一和协调要求较高。

(8)联唱。根据需要选取若干首歌曲的全部或部分联缀而成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称联唱。联唱可以全用独唱,也可以包括独唱、对唱、重唱等各种声乐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多名演唱者交替表演。联唱根据所选曲目的多少分为小联唱与大联唱。

2.歌唱方法的训练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指出:“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又在“活动建议”中写道:“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应尽可能地融于歌唱实践活动中。”这里,既有要求,又有指导。教师应从中把握好歌唱教学的“度”。

(1)歌唱的呼吸训练

掌握歌唱时的正确呼吸方法,是唱好歌的重要技巧之一。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有一定控制能力的呼吸,不同于人们平时自然的吸气与吐气,它要根据需要不断地调节。一般来讲,最常见的呼吸训练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①缓吸缓呼。吸气与吐气时速度要较慢,注意平稳与自然。力求在深吸气后,控制住气息,使腰部有一种被气团环绕支撑的感觉,不要让气息过早地呼出。许多专业声乐教师上课时使用的让学生闻花香、多次吹气、向远处呼喊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均可以采用。

②急吸缓呼。吸气的时间要短,速度要快,尺度要深,将气息有效地控制住后,再均匀徐缓地呼出。由于它的部位是在胸与腹的连接部位,吸气后胸腔与腹腔接触部位会有一种重物挤压的负重感,专业上称其为“胸腹式呼吸法”。

(2)歌唱的发声训练

①喉咙要张开。当喉头的位置下移,软腭上提后即完成了张开喉咙的动作。此时咽喉发声的状态最理想,发出的声音位置会比较高且通畅、集中。要体会这一点,除了用类似打哈欠的方法让练习者自己体会外,还可让他们对着镜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②喉头要稳住。稳住喉头是张开喉咙后要解决的问题。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稳定,如果上下动荡不定,喉头就无法置于正确的位置,就不可能得到强有力的气息,声带也就无法进入发声状态。注意要求练习者不要伸长或者压缩自己的脖子,以免影响喉头的相对稳定,影响气息。

③共鸣要控制。当气流冲撞人的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同时,我们体内的其他共鸣腔体均会引起共振现象,这就是常说的共鸣,犹如一台组合音响。富有共鸣效果的歌唱声音美而音量大。共鸣分多种形式,训练方法应有所区别。

口腔共鸣的训练。声波应该集中反向在硬腭的前部,它要求练习时打开口腔或移动下腭时自然,略提笑肌,使上腭有轻微的上提感觉。口腔与咽腔壁的硬度是取得理想共鸣的条件,坚硬的腔壁能反向出较大的声波,应提醒学生练习时张开口腔、咽腔,以积极的肌肉准备状态,使口腔共鸣真正形成。

头腔共鸣的训练。它建立在较好的口腔共鸣基础之上,要求声波能顺着上腭直送至鼻咽腔处、鼻腔处和鼻窦处,然后引起振动。练习时应要求学生同时移下腭、抬软腭与小舌,这样就加大加宽了口、鼻、咽腔三者之间的通气道与空间,声波才能上去。

胸腔共鸣的训练。它要求移动声波的反射点,造成喉头与气管周围有效振动后传至胸腔产生共鸣。练习时要求学生放下下腭,避免喉音的出现。

混合共鸣的训练。关键在于适当调节共鸣器官,使之处于某种程度的平衡状态,借以统一声区的音色。混声区(即中声区)可以口腔共鸣为主,并适当将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糅合进去,造成声音的圆润、坚实。胸声区(即低声区)可突出胸腔的共鸣,以求得声音的低沉与厚实。头声区(即高声区)则应强调头腔的共鸣,否则得不到高亢、辉煌的音色。

(3)歌唱的咬字、吐字训练

歌唱艺术是通过演唱者优美动听的嗓音条件表现的,歌曲的特点是歌词与曲调的有机结合。要使演唱有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感染力,必须让学生学会准确地咬字、吐字。训练方法是将歌词按字头、字腹、字尾分别处理。

①字头要咬清。字头指的是汉字汉语拼音声母部分,必须短促有力地一次咬清,否则这个字的音就不可能吐准。

②字腹要延长。字腹指的是汉字汉语拼音的韵母部分,分单韵母与复韵母。因为要延长,所以与发声有极密切的关系,必须让学生做到不能随着旋律的变化改动口形,否则不可能做到字音的正确与清晰。

③字尾要收准。汉字的结束部位即字尾,不是每个字都有字尾。没有字尾的字不需收音,凡是有字尾的字,特别是复韵的字,应让练习者把尾音收好,以适中自然为度。(www.daowen.com)

在具体演唱时不可能像训练时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但没有上述的具体练习就得不到好的效果。此外,还要根据歌曲的内容适当处理、相应变化,力争完美。

3.合唱队的训练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中对合唱都提出了要求:“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造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作出敏锐的反应。”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排练合唱曲时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与体验。”合唱在普通高中是比其他声乐形式更重要的音乐活动,在“内容标准”里,它被列在首位。这里,专门对合唱队的训练做一些介绍。

(1)合唱队的姿势

合唱是集体性的表演形式,以整体的音响效果展示歌唱艺术的特点。合唱队的姿势训练目如下。

①增加合唱队表演画面的美感。合唱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歌唱形式,除直接用整体优美的声音打动听众之外,统一姿势的合唱队还会让听众从画面上产生美感,引起联想,从而增加歌唱的感染力。

②取得最佳的发声音质。歌唱时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发声的质量。训练出一支有素养的合唱队要十分重视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发声音质。

③求得合唱整体音响的统一平衡。在合唱训练时,要让每位队员的发声器官同时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就必须统一姿势。正确、统一的姿势容易使合唱队在音准、音量、音色等方面做到平衡与协调。

合唱队的姿势分站姿与坐姿,演出时一般不采用坐姿。无论哪一种姿势,都要求头部略向后,脸面微仰,双眼平视前方;胸部稍挺呈吸气状,上身要端正;站立的双脚分开,稍小于肩宽,膝盖不得弯曲。坐下时,身体不要靠椅背,可坐在椅面三分之一处。

(2)合唱队的咬字、吐字

①用普通话发音。合唱训练中要以普通话的纯正发音为标准,一般不用方言。必须要求合唱队员掌握普通话中的字音结构、音素部位、性质特点,使每个队员都能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

②朗诵歌词。训练时,要求合唱队员按照咬清字头、延长字腹、收好字尾的三个步骤,反复有表情地朗诵歌词。教师可对共性问题做口型示范,让学生准确深刻地体会到不同体裁歌曲中咬字、吐字的细微变化,对表达作品意境产生的作用。

(3)合唱队的音量控制

合唱中往往用音色与音量的变化去表现作品的基本情绪与风格。一首合唱作品不论长短大小,都有力度的对比。要表现出作品的强弱、轻重关系,给人一种层次分明的感觉,只有通过对合唱队音量控制能力的训练才能达到。

控制音量,一是通过不同的乐句、乐段及各个不同声部的力度关系实现。二是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试用其他发声技巧,比如半声技巧、轻声技巧等,使音量自然减小或增大。要做到放音量时能放得开,放得响;收音量时能收得住,收得恰到好处,收得自然贴切,不露痕迹。三是多种弱变强、强变弱、小变大、大变小的力度训练,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合唱队的音色协调

优美的音色是合唱队打动听众,定吸感染力的重要条件。要让高、中、低及男、女各种音色做到协调,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①要统一共鸣。音色能否统一,直接受共鸣的影响,不同的共鸣形成不同的音色,只有解决好各部位的共鸣,才能取得合唱整体音色的平衡统一,所以合唱训练要统一共鸣。

②要减少个性音色。合唱中各声部根据作品的要求,在不同的音区担任着主旋律、副旋律或和声。它们各有特点,富有个性,这些个性音色如果不协调,往往会影响整体音色。比如,女声某些部位过于尖锐、狭窄;男声某些部位生硬沙哑、含混不清等。减少这些个性音色,求得声部平衡,才会使合唱的整体音色统一协调。

(二)演奏

课程标准在合奏的内容中指出:“在合奏中,学生能够调整自己的乐器并使其符合乐队的演奏要求;能按总谱的要求进行排练,正确奏出自己声部的音乐,并能注意到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能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反应;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发表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意见。”[10]

课程标准在独奏的内容中指出:学习某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提高演奏水平与艺术表现力;通过反复演奏,领悟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能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独立见解;能自信地、有表情地独奏,勇于在公众场合进行艺术实践演出。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将合奏列在重奏和独奏之前,并要求学生在合奏中能够调整自己的乐器并使之符合乐队的演奏要求;能按总谱的要求进行排练,正确奏出自己声部的音乐,并能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能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动作做出正确的反应;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发表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意见。事实上,许多喜欢乐器的高中学生都能达到这个要求。

《拼命号子》是在劳动强度最激烈时喊的号子,此时水急、浪高,条件险恶,劳动强度最大,是闯滩的关键时刻。这样的水路,稍有不慎,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所以船夫们称险滩为“鬼门关”。

《拼命号子》的特点是快速,律动短促,节奏紧凑、整齐,音乐材料精练,领、合部是呼应型和叠置型的综合运用,情绪特别紧张、激烈。这是整套号子的高潮。从这段号子的标题就可看出,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船夫们齐心协力与激流险滩展开一场触目惊心的搏斗。这段号子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它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的盛景和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想采又舍不得采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伏尔加船夫曲》中,俄罗斯人民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融进歌曲之中,用歌声来表达他们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愤怒,以及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该曲是4/4拍,d小调,音调缓慢、朴实,通常由男低音歌手演唱。歌曲开始出现船夫号子的典型音型,使这一吆喝声显得更具力量感和层次感,背纤的呼声、沉重的步伐和纤夫内心的痛苦挣扎、愤不平之声及对伏尔加母亲河深沉的感叹历历可闻。整首歌曲的演唱通过“弱—强—弱”的力度安排,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加纤夫拖着沉重的船只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画面。

全曲共分两大段,采用民族五声宫调式写成。前奏以中庸的速度弱起(从节拍的弱拍开始的小节或乐句),并以典型的蒙古族节奏音型,在开阔而不失细腻的旋律中引入第一段。前两小节一连串的上行,仿佛牧人登高远眺那辽阔的草原上像莲花一样绽放的蒙古包和那珍珠般洒落在牧场上的牛羊。第二句在乐思上有了升华,好似牧民们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无限的溢美之情。第三句则进入了歌曲的高潮,小调柔和的歌唱性与大调明亮的抒发感形成了第一个对比,仿佛一对恋人在蓝天和白云下相互依偎、共诉衷肠,恰似那牛羊离不开草场一样,深情且静谧。第四句是第一段的结束句,有一种起伏不断且又递进一层的叙述感,使歌曲的抒情色彩更加浓郁。第二段的结构和第一段的结构完全相同,四个乐句的方整性发展,除了更深一层地提升乐思之外,在抒情性方面更显意犹未尽的韵味。尤其是结束句中的一个长音,似乎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好像还不足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依依惜别之情仿佛一缕炊烟,袅绕在蒙古包上方,飘飞在美丽的草原上。

《保卫黄河》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乐曲一改之前的悲惨氛围,以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的节奏、振奋人心的旋律,刻画出一幅刚毅、自信的游击健儿的英勇气概,齐唱后的轮唱加上“龙格龙格龙格龙”的衬词的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和乐观主义的民族精神跃然眼前。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短促有力的乐句雄伟、壮观,音乐形象分外鲜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