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音乐表现领域总体能力:唱、念、跳技能和乐谱识读

音乐表现领域总体能力:唱、念、跳技能和乐谱识读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现”领域既包含唱、念、跳等音乐技能,也包括一部分乐理知识。识读乐谱能力识读乐谱能力是学习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它不是音乐表现的直接能力,它是作为一项具有辅助性质的、为表现音乐服务的内容融会在“表现”领域中,能为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活动提供实践的基础。综上所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能力四者共同构成音乐表现的总体能力。

音乐表现领域总体能力:唱、念、跳技能和乐谱识读

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的审美是相辅相成的: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难以达到审美目的;反之,脱离音乐审美,枯燥乏味的音乐技能也不符合音乐课标的理念。“表现”领域既包含唱、念、跳等音乐技能,也包括一部分乐理知识。

(一)音乐表现能力

在音乐表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关注教学领域以“音乐表现”为重要内容的同时,不能忽视对音乐表现能力的认识。那么,表现教学具体培养的是学生的哪些能力?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1.音乐表现能力的类型

中小学音乐表现能力有演唱、演奏、识读乐谱及综合性艺术表演四个方面,这些构成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总和。其中,演唱、演奏和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能力是音乐表现的实质性能力,识读乐谱则是其他三种能力的辅助性和服务性的能力。

(1)演唱能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演唱能力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与意境;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能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演唱做简单评价。

(2)演奏能力

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演奏领域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学习竖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唱、乐曲的表现。”把这些要求理解为能力的话,那就是:具有良好的演奏习惯,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能够演奏以下的一种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或其他课堂乐器。能够选择某种乐器、运用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做简单评价。概括起来,演奏能力涵盖了演奏习惯、技能、方法、表演(独奏或伴奏)、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

(3)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主要指能够配合歌曲、乐器用身体做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表演等活动,能够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能够结合所学的歌曲、乐曲创设简单的表演情境或做形体动作;能够表演简单的音乐剧、京剧或其他戏曲、曲艺片段,并能对自己与他人的表演做岀评价。

(4)识读乐谱能力

识读乐谱能力是学习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它不是音乐表现的直接能力,它是作为一项具有辅助性质的、为表现音乐服务的内容融会在“表现”领域中,能为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活动提供实践的基础。概括来说,识读乐谱就是能够认识、表现各种节奏符号、模唱或视唱乐谱、认知常用音乐记号等能力。

2.音乐表现能力之间的关系

音乐既是听觉的艺术也是表演的艺术,人们通过欣赏音乐表演满足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亦通过参与音乐表演满足自己表现的需求。上述音乐表现的四种能力并不是毫无关联、单独存在,而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演唱能力好的人,如懂得气息的运用、乐句的换气的同学,在演奏的学习上会得心应手些;懂得演奏乐器的同学,其识谱能力一般会比不懂的高,在演唱时也会更自信、更有表现的欲望。同时,具备演唱、演奏的能力也能提高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能力,在音乐表现的属性上来说,综合性艺术表演是一种以演唱、演奏为主要表现手段,结合动作表演、角色表演、舞蹈动作、诗歌朗诵等进行表现的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能力。在音乐表现的课堂中,演唱演奏能力的高低对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但也不是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的决定因素,综合性艺术表演体现的是一种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提高对音乐表现的兴趣。

识读乐谱是不是音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而有的人以著名二胡演奏家华彦钧不懂识谱、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早年也不会视唱、许多当红流行歌手靠模仿也能学会歌曲为由,认为“识谱不是影响音乐表现能力发展的关键要素,没有识谱能力一样可以拥有演唱、演奏等能力”。本书认为,识谱能力是音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识读乐谱的能力是发展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具备识读乐谱能力的学生在音乐其他能力的习得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识谱是培养音乐审美所需的音乐听觉能力的主要途径,即培养“音乐的耳朵”的过程,具备识谱能力的人对听到的音乐会有感性的反应和理性的分析,能对音乐本体的内涵加以关注,如听到一首乐曲,会主动辨别乐曲的节奏、节拍、旋律和声、演奏乐器等。学生不懂乐谱,会直接影响对音乐要素、音乐语言的理解,影响对表现技能的学习。不懂识谱、没有内心听觉的人(按戈登的观点是没有听想能力的人),无法对听到的音乐进行理性的识别与分析,充其量只能对乐曲进行感性的感知与辨别,尤其是听大型交响乐等作品,只能是外行听热闹,听不出其门道。当然,也不能把识读乐谱的能力摆到过高的位置,过分强调识读乐谱能力的培养会使音乐教学走到技能训练的老路上去。在表现教学中,识读乐谱能力的培养需要以音乐为载体,与演唱、演奏、欣赏、创造等教学活动密切结合,搞“突击识谱”“集中识谱”的教学方式并不合适,孤立地进行识谱教学会适得其反,只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的结果。

综上所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能力四者共同构成音乐表现的总体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学课时少、时间紧、内容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难以均衡发展学生的各项音乐表现能力。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参与表现的一两项音乐能力——即基本的演唱能力或演奏能力。本书提出的以演唱能力或演奏能力培养为主的表现教学,不是说孤立地发展一项能力,而是要在培养演唱或演奏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表现水平,将各个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进行教学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融合不是没有主次,一节课不可能什么能力培养都蜻蜓点水来一下,融合是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兴趣、教师特长的情况下选择以某一个能力培养为主,在适当的时机附带加上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在演唱教学中,接龙演唱、唱一句默唱一句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合作水平,这个就属于识读乐谱能力培养的范畴;又如竖笛演奏教学,第一节课学吹sol,学生懂得平稳用气后,就可以进入分组演唱歌曲与竖笛伴奏的活动环节;当学生能吹奏sol、la、si三个音后,活动内容就更多了,可以用这三个音创编歌曲旋律、演奏旋律与伴奏的合奏等。总之,四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有主次地在每节课中有机交融在一起,巧妙地将演唱、演奏、识读乐谱、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时间等做统筹安排,这无疑是提高音乐整体表现力的好方法。

3.提升音乐表现能力过程中的美育

小学音乐教学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视听基础与视唱能力,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理解音乐的内涵。首先,要寓教于乐,强化节奏教学。音乐与噪声的区别在于节奏与旋律,富有节奏与旋律的声音才能叫作音乐。而节奏教学强化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音乐教师可以寓教于乐,通过小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比如,采用“学一学”类的游戏,让学生聆听生活中的声音,比如说跑步声、汽笛声、闹钟声、虫鸣鸟叫声等,通过听觉感知节奏的长短、高低、强弱;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增强,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歌舞剧表演。表演剧目不做过多限制,可以从网上检索,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创作,以此让学生感受经典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歌曲伴奏,辨别前奏、间奏、尾奏,分析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并听辨感知乐句,利用色彩或者体态做出相关反应。比如说,可以节选《黄河大合唱》的几个乐章,朗诵《黄河颂》,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其音乐审美。

其次,因材施教,加强音准训练。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音乐的理解,大多数学生停留在简单的听唱水平,对于音乐美感的体会并不那么透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加强音准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在体验音乐美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合理选择教学素材,要综合评估班级的整体音乐素养,要通俗易懂、音域恰当、活泼有趣,又要与美育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同时,在音阶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准的掌握程度。在学生练声的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的口型以及换气方式。在乐谱学习过程中,通过“音乐耳朵”感受音乐美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针对乐感差的学生,可以将其安排在离琴较近的位置,或者穿插在乐感好的学生中,从歌谱学习到记住音名,再到随伴奏演唱,循序渐进,一点点消除其自卑心理,提升视唱能力。

(二)演唱的呈现方式

演唱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技能。这一学习内容的设计,特别强调遵循音乐学习的特殊规律,将演唱学习有机地贯穿于审美实践活动中,突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同时,少量多次的学习刺激也便于学习掌握演唱技能。

1.单旋律演唱的呈现方式

(1)五声性歌曲的选用

五声性音调的歌曲不仅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也易于儿童接受。柯达伊认为:“儿童最早、最自然的发声是s-m这个下行小三度五声音阶教学的序列,然后是la—do—re,再之后是低音的la、sol和高音的do。” 音乐课标教材的歌唱设计一般从五声性音调的歌曲开始。教材中的民歌以五声性音调为主,兼有六声、七声,选用的民歌有原生态民歌、童谣、整理后的民歌、改编的民歌等几类。五声性音调的音乐作品以羽、宫、徵调式为主。音程关系以小三度为主,单旋律歌唱韵音域小学低年级阶段在5—8度,中、高年级有所拓展。

(2)呈现方式

①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模唱法、视唱法、跟唱法、背唱法等。

②锻炼音准的训练包括模唱、听辨。

③歌唱发音训练包括唱准字,广西版、湘版教材均设计有韵母的歌唱训练。

④进行节奏、节拍(如边唱歌边划拍子)的训练。例如:

“节奏在该曲中出现了几次?将所在小节的旋律唱一唱。”(湖北版4,17)

…⑤歌唱中学习音乐的句法和音程关系。例如:

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课后提示:“唱一唱,并说出下面两条唱名节奏的相同与不同。”(湖北版4,15)

⑥引导学生在歌唱的细节——音乐元素中发现美、体验美。例如:“随老师模唱下列两段谱例,看哪一段的音乐情绪更生动?”(辽海版5,6)

⑦歌唱训练中突出重点,将较复杂的节奏型或衬词抽出来练习。例如:

“歌曲(《快乐的星期天》)中,哪一种节奏型反复出现?请你勾出来。(下附三条节奏型)”(广西版8,13)

⑧歌唱中体验方言、节奏、旋律等音乐特色。例如:

“民歌(《杨柳青》)的衬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学着用扬州方言唱一唱这首歌,你会感到别有情趣。”(苏版9,31)

“下面哪种旋律线条表现了歌曲《棕榈树下》曲调的进行特点?(下附‘音阶式一步步上行或下行’‘同音重复进行的’‘跳动不定进行的’)”(湖北版10,19)

⑨歌唱与其他领域内容的结合,包括乐器、声势伴奏,舞蹈、律动参与,综合表演,欣赏中的跟唱,创作中演唱,唱念结合,在歌曲演唱中学习音乐知识。

(3)演唱的分学段呈现

①1—2年级(1—4册,小学低年级学段)。

歌唱的音域一般在一个八度之内,以五声性音调为主,调式以大调式、民族调式为主。歌唱的速度以中速居多,兼有稍快和稍慢,注重与律动、声势、舞蹈的结合。

②3—6年级(5—12册,小学中、高年级学段)。

第一,演唱技术逐渐深入、要求明确。例如:

“唱‘哈’时,口形像打哈欠一样哦。”(广西版11,11)

第二,要求唱准装饰音以及换气记号、保持音、下滑音等细节。例如:

“跳音(顿音):唱(奏)得短促、有弹性。”(湖北版6,34)

“演唱倚音要唱得既轻又短。”(广西版8,36)

第三,启发学生分析作品,注重歌唱的情感要求,选录了一些强弱变化丰富的歌曲。例如:《红蜻蜓》(多个版本选用),包括了p—mf—p以及多次渐强、渐弱、渐慢的变化,层次丰富,感情细腻,音乐形象鲜明。又如:

“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由三个部分组成,请你划分这三个部分。想一想,应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演唱方法)?”(人教版7,37)

第四,提示歌唱难点、重点。例如:

“找一找在歌曲(《七色光之歌》)中出现了几次?”(湖北版9,19)

第五,歌曲中逐渐出现一些临时变化音和一些转调歌曲。例如:

“《小灯笼》,提示并设计训练。”(沿海版8,54)

③7—9年级(13—18册,初中学段)。

第一,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介绍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和歌唱发声常识

第二,提示或启发歌曲演唱细节的处理,以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例如:

“试着变化演唱速度和力度(《给未来一片绿色》)来表现歌词的意境。”(人音版16,11)

第三,体验音乐元素与音乐形象、情感表达的关系。例如:

“请你找出乐谱(《小鸟,小鸟》)中的休止符和力度记号,并说一说它们对表现歌曲、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人教版15,11)

第四,体验歌唱中拖腔、衬词、装饰音的特殊作用。例如:

“请找出《唱脸谱》中,哪些字用了拖腔?它们有什么作用?”(人教版16,17)

第五,演唱一些带有临时升、降半音的和声小调作品,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沿海版16,21)。

第六,模仿跟唱戏曲、曲艺唱腔。

2.多声部演唱的呈现方式

多声部演唱的训练一直是中国课堂音乐教学和学校音乐教材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音乐课标教材在训练方法、步骤上,吸收了许多国内外经验,设计上有所突破。

(1)1—2年级——多声部演唱的准备

1—2年级的教材吸收了奥尔夫、柯达伊等音乐教学法的声势、节奏等训练手段,凸显民族特色,强调直观、综合与趣味。合唱主要在欣赏中呈现,多声部歌唱只涉及短小片段。这些内容还不是真正的合唱训练,但已经开始了多声部思维的启蒙,具体的手段有以下8种。

①歌唱时加固定的声势、动作。声势是奥尔夫教学常用的辅助手段,奥尔夫认为,人的身体就是最好的乐器。人音版、人教版、湘版、广西版、湖北版、沪版、河北版等教材在小学低年级的演唱、听赏、活动等领域,设计了大量的声势训练,同时配有直观的声势图,便于儿童掌握。

②设计打击乐伴奏、重奏。节奏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表现意义,也是儿童最容易感受并引起儿童兴趣的音乐要素。柯达伊认为,培养学生基础的节奏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节奏练习应该运用游戏的形式,也要尽早采用多声部形式进行。音乐课标教材在小学低年级设计了无音高打击乐的伴奏、重奏训练,启发了学生的多声部思维。

③设计多声部节奏(念诵)。音乐课标教材在低年级节奏训练上,结合儿童的生活常识,设计了形式丰富的多声部节奏(念诵)。内容一般是象声词,如动物交通工具运动、自然界的声响等,有的教材还设计了方格节奏谱,直观地强调节奏时值的差异,便于学生由简到繁地进入不同节奏重合的练习。

④在长音(休止音)处填充节奏。在歌曲的休止拍或休止小节启发学生设计打击乐伴奏或声势是音乐填充的有效手段,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多声音乐思维习惯。例如:

“试试看,在休止小节里加打击乐或拍拍手。”(广西版8,13)

⑤二声部片段的训练从纯五度音程练习开始。

柯达伊认为,唱好纯五度如同是搭建好了建筑物的架子,往里填充小音程和往外扩展大音程都会很方便,这是训练多声部歌唱的捷径。他为匈牙利中、低年级学生编写的二声部音乐教材,多采用民歌旋律,把单旋律分配给两个五度关系完全模仿的声部,成为二声部歌唱。结合中国的民歌特点,教材实践了柯达伊的这一倡导。例如:(www.daowen.com)

广西版第一次的和声音程出现在第1册的“演唱”歌曲《大母鸡,花公鸡》,在单旋律歌曲的最后2小节,利用动物叫声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设计了纯五度和声音程。

在随后的教材里(第2册),选用的歌曲中出现了2小节重复的纯四度与纯五度的和声(节奏相同)。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展开。

⑥重视卡农。柯达伊认为:“歌唱卡农是发展多声部歌唱的最好的准备。”匈牙利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视卡农的练习。例如:广西版教材在第4册引入卡农作品(《小鸟,小鸟,你不要哭》,8小节卡农);第2册出现了3处领唱与齐唱的民歌,作为演唱二声部歌曲的准备。

⑦区分领唱与齐唱、对唱。这些形式的演唱,听觉上是单旋律的,但是演唱者已经有了声部的分工,这是培养多声部观念、习惯的有效方式。人教版的设计将领唱、齐唱以及对唱的不同声部用不同的色彩区分,提醒注意。

⑧异曲同唱(二声部)。将两条熟悉而且和声音程关系协和的旋律并置,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和声的美妙。

(2)3—6年级——展开二声部合唱与三声部合唱

3—6年级是多声部演唱训练的主要阶段,难度加强,训练的手段多样,逐渐系统化。以下是广西版第5册多声歌唱训练的内容,如表5-1所示。

表5-1 多声部演唱训练内容

仅此一册就几乎涵盖其后多声部演唱训练的主要方面,不难看出,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教材合唱内容编排的一个转折。

①合唱曲目的来源。音乐课标教材合唱作品选材的“明线”是儿童生活化的题材和丰富的作品形式,其“暗线”是合唱技能训练系统,教材以“明线”淡化“暗线”,并在难易、雅俗、古今中寻求平衡。

有些版本倾向于选用西方大小调作品,如花城版、苏版;有的则突出地方特色,选用较多的民歌或民族风格的合唱作品,如广西版;多数版本的教材是儿童题材作品与中外经典作品的兼容并蓄。将经典的声乐作品编创为儿童合唱是音乐课标教材的一个特点,如《西风的话》(湘版7,48),原为独唱曲(廖辅叔词,黄自曲),刘镇玉编配为合唱曲。

②合唱内容的编排。有的版本将合唱集中在某一个单元中训练,如广西版的“多彩的声音”单元;有的版本集中在一些年级,如苏版的四年级(上、下册)、湖北版的五年级;多数版本采取在人文主题单元中分散进行的编排方法。

③所选合唱作品的织体形式和训练手段。

第一,二声部的训练以柱式和声织体为主,结合和声节奏音型进行训练,并出现一些转调,兼有复调和主复调混合织体的合唱作品。

声部填充作为柱式和声织体的“初级”形式,其声部的引入多从片段的长音填充开始,通过声部的简化来降低难度。例如:《我爱我的小镰刀》(湘版6,12),以独唱为主,高潮处在2小节的长音下方配以2小节该长音的加花填充,上下声部起音相同,上简下繁,相互呼应,具有民族复调音乐的形式特点,篇幅短小(2个声部仅出现4小节),难度也不大。

柱式和声织体为主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二声部合唱形式。有些版本的教材几乎全部选用这一形式(如沪版),其他版本的教材以此类型为主,亦用其他形式补充。

柱式和声织体的训练以三度音程关系为重点(纯五、纯四度音程在有些版本的低年级已经有所接触,这一阶段为了加强巩固),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初级的训练,一般两声部结束在同一主音或三度关系上。随着其他音程关系(八度、六度)训练的扩展,两声部也结束在八度、六度关系上。所选作品一般由单声部开始,合唱出现在作品的片段(如高潮部分)中。如果选用的作品全部为两声部,一般篇幅都不太长,或旋律容易上口,上下声部对应规整,以降低演唱的难度。

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课标教材选用了一些通俗题材改编的合唱曲。例如:杨鸿年改编的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其和声节奏音型的二声部形式活泼,易于歌唱,很适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这一作品被收录在多套音乐课标教材中。

主复调混合的作品形式较为多见。例如:《牧羊人之歌》前半段是卡农,后半段是对比式复调,前后对比明显。(湖北版9,28)

第二,三声部、合唱的训练以柱式和声为主,难度逐渐加大;复调的训练从片段的长音填充、卡农训练开始,逐步扩展到支声复调和对比式复调。

高年级合唱作品的织体逐渐复杂多样,这时更强调训练的方法。例如:《盟啊盟》是一首京族风格的三声部合唱曲,主旋律在中间声部,上声部为支声复调,下声部为和声伴奏音型。这是一首固定音型伴奏与柱式和弦结合的主复调混合织体,旋律为五声性,朴素流畅,音域不宽,节奏整齐,力度变化不大。这首合唱曲的上两声部和下两声部可以分别单独训练,然后再与三个声部合在一起,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广西版12,8)

这一阶段的合唱训练除了音准、节奏、和弦、调式、织体等方面较之前一学段有所加强,还加入了一些呼吸和力度训练,使演唱更加细腻。音乐课标教材多声部歌唱训练以合唱、重唱歌曲为主,以多声部的乐句、片段、和弦连接以及视唱性的作品训练为辅,强化听、唱等基本技能。有些版本的教材中民族调式的合唱作品还突出了混合拍子的训练。在听赏辅助教学中,广西版教材在一个单元中设计了卡农、支声复调、对比式复调片段的对比欣赏,以加强多声部作品听赏的体验。总之,合唱的训练是一个复杂的专题,它既渗透在不同的人文主题单元设计之中,又渗透于其他教学领域。

(3)7—9年级——合唱题材的多样化与多声部音乐的欣赏

7—9年级多声部合唱实践的教学数量明显减少,但增加了一些四声部合唱曲目的训练,变化音的出现和歌曲长度方面难度有所加强,题材更为丰富,增加了一些主题青春、动感强烈、时代气息浓厚的合唱作品,如《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新世纪的新一代》《七子之歌——澳门》。这一阶段多声部合唱作品欣赏的内容包括四声部合唱、无伴奏合唱、声乐套曲等,在体裁、织体形式上有较大的拓展。结合合唱的实践,音乐课标教材还介绍了一些合唱的相关知识。

此外,音乐课标教材在多声部歌唱领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例如:①自然音响模拟与旋律的交响《实验音乐——阳春三月》(湘版16,14)。②异曲同唱《茉莉花》,不同曲调的两首《茉莉花》并置演唱(苏版13,40)。

(三)演奏的呈现方式

演奏对人产生诸多积极影响,这源于它本身的复杂性,人必须同时调动多个脑区,并配合身体各个部分共同协调合作才能完成器乐演奏的全过程。演奏教学的难点在于大班编制和课时有限。音乐课标教材在演奏的直观性、趣味性和连续性方面作了很好的设计。

1.课堂乐器的选用

(1)无音高打击乐器

小学低年级设计比较多的是无音高打击乐器的伴奏、重奏等练习。尽管教材版本不同,但一般都选用了下列乐器:碰铃、响板、三角铁、双响筒、铃鼓、木鱼、蛙鸣筒、串铃、沙锤、堂鼓、小钹、小锣、镲等。

各版本教材在具体设计思路上有所不同:人音版在第2册集中设计了打击乐器伴奏,这一册呈现了几乎所有的课堂打击乐器,并且打击乐的伴奏、重奏、创编渗透在每一个单元的大部分教学领域;湘版、湖北版、苏版教材则是在每一册中设计打击乐器训练的单元、栏目,如“做一做,敲一敲”“小乐手”“自制打击乐器”(湖北版“自制打击乐器”中有为歌曲伴奏的内容,没有具体的节奏形式要求)和“八音盒响叮咚”等;湘版、苏版教材强调打击乐知识、演奏与创造、制作的结合;人教版教材分散在不同的人文主题单元中进行;广西版教材则突出地方特色,侧重于民族打击乐器的伴奏设计。

(2)有音高乐器

常见的课堂有音高乐器有竖笛、口琴、口风琴、键盘乐器等几种,每种版本教材选用其中的2—3种,选用情况如表5-2所示。

表5-2 各版本教材课堂有音高乐器的选用情况

2.演奏的分学段呈现

(1)1—2年级(1—4册,小学低年级学段)

1—2年级乐器训练以无音高打击乐器为主,并编配了一些认识乐器的谜语。

(2)3—6年级(5—12册,小学中、高年级学段)

3—6年级乐器训练通过集中学习演奏的方法,初步掌握课堂乐器的演奏,进行齐奏,二声部、三声部重奏,为歌曲伴奏,演奏欣赏曲目的片段,接龙吹奏等实践练习。另外,还设计有打击乐合奏、打击乐与旋律乐器合奏等综合练习。

(3)7—9年级(13—18册,初中学段)

7—9年级乐器训练深化技法与合奏的训练,如竖笛三重奏(人音版13,17)、竖笛与打击乐合奏(人音版15)、竖笛与钢琴等。要求有表情地演奏,注意变换拍子,以及声部的和谐、均衡;介绍一些乐器演奏的特殊的技法。例如:

“你能用钢琴表现‘山林’中的流水声吗?用‘刮奏’试试看。”(辽海版16,5)

(四)识读乐谱的呈现方式

音乐课标教材中的识读乐谱,融乐理、视唱、听(辨)音为一体,训练学生的音乐读谱、视唱、听记的能力。[6]

1.识读乐谱的呈现方式

除去与音乐表现要素相同、相似的呈现方式以外,识读乐谱常用的训练手段还有以下5种。

(1)体验式

通过模仿(如动物叫声模仿、生活中自然声响模仿)、演唱等训练,体验音符的时值、声音的长短等音乐符号的音响特征;或者设计视唱片段或提示视唱歌曲中某一段。例如:

“将唱名写在歌曲中,作为最后一段的歌词。”(沿海版5,40)

“视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前八小节。”(湖北版7,28)

(2)情境式

通过设计游戏情境,学习音乐知识。例如:音乐活动“跳格子”,巩固认识的音符和休止符。(湘版5,43)音乐童话剧“休止符的烦恼”。(苏版5,28)又如:

学生分别戴上不同音高的头饰,教材呈现《闪烁的小星》乐谱,提示:“唱到你的头饰上的唱名时,你就要按照节奏跳一跳哦!”(湘版5,31)

(3)对照式

不同乐谱形式的并置、对照,相互提示。低年级采用字母(拼音)帮助识别线谱、简谱唱名。中、高年级设计字母谱与五线谱对照练习。例如:

“把音符(字母谱)记在(高音)谱表上,唱一唱。”(湖北版8,9)

(4)柯尔文手语(手号)辅助

人音版、湘版、沿海版、湖北版等教材在小学低年级或中、高年级选用了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中柯尔文手语作为歌唱、识谱训练的辅助手段。柯尔文手语在提示唱名、音高上具有直观、形象的优势,符合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

(5)总结式

总结,巩固、强化乐谱的识读。例如:设计栏目“音符之家”,对先前学习过的音符进行总结。(湘版5,6)设计识谱练习板块:“花儿朵朵开”。(湘版6,41)[7]

2.识读乐谱的分学段呈现

(1)1—2年级(1—4册,小学低年级学段)

介绍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呈现四分、八分音符和四分、八分休止符,符点八分音符的时值体验。

介绍五线谱、简谱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唱名。呈现C、F、G、B、E、D等常用调的名称。以五声音阶和大调音阶练习为主,呈现连音线、圆滑线、顿音、重音、保持音、自由延长等音乐记号。

听音训练从听辨声音的强弱、高低、快慢开始。

(2)3—6年级(5—12册,小学中、高年级学段)

以教材集中或分散介绍完整的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增加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休止符的练习。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呈现大部分音乐记号的介绍:音强记号、换气记号、反复记号、渐强、渐弱、滑音、波音等;识别并练习三连音、切分音、装饰音的演唱。出现和声小调音乐作品。

呈现2/4、3/4、4/4拍,介绍强弱规律,附有指挥图示,对一些旋律易于上口且节奏较为规整的曲调提出视唱要求。提示唱准音乐作品中出现的临时变化音。

听辨进入单音和二度、三度关系的音程。人音版听辨单音从mi、sol、la开始,进入五声音阶旋律听辨。人教版单音听辨从大调音阶do、re、nu开始。另外,训练听记常见节拍、简单的节奏,一般不超过4小节。教材还设计了一些听辨4—8小节旋律的练习。作为听辨音乐结构的准备,一些教材设计了听辨乐曲主题出现的次数的练习。

(3)7—9年级(13—18册,初中学段)。

总结、复习巩固各种音乐记号并强化实践运用,要求唱准临时变化音和调式变化音,呈现高低音谱号、调式概念,出现转调(歌曲)的演唱。简线对照版的教材呈现简线对照的总结,包括唱名对照、音符对照。

这一阶段的听辨加强与曲式结构认知的结合,如简单的乐曲结构、演唱形式、乐曲的主题,另外还有一些歌词的听记。[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