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美育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美育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音乐美育中关于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要注意的问题这实际上属于音乐内容的范畴。(四)音乐美育中关于中华音乐文化的问题中华音乐文化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文化。[9]这主要表现为在校大学生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贫乏,以及音乐美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关系到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美育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一)音乐美育中关于音乐特殊性要注意的问题

音乐的特殊性表现如下。[7]

(1)音乐的构成材料特殊。音乐是以经过实践筛选出的声音为其物质材料的,这些经过筛选的声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成为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2)音乐长于表达。这是由于音响的高度、速度、力度、色彩以及运动的节奏感的变化与人感情的表现方式相对应所致。

(3)音乐创作的特殊性和理解上的特殊性。音乐创作的特殊性表现在作曲家将自己对社会生活和某个客体的体验通过音响表达,在经过表演者的再加工传达给欣赏者。这一过程都应被每个环节的人所接受,若人们无法理解也就不可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但上述这些特殊性常常被不少音乐教育工作者忽视,表现为教师硬要让学生的感受与老师或与乐曲说明中的解释完全一样…,否则就是不对。

例如,在欣赏唢呐独奏《喜庆胜利》时,学生听出了欢快热烈,像是在欢庆跳舞。老师问欢庆什么?有一位学生回答:欢庆节日。老师问,对不对?又有一位学生按书中标题答,是欢庆胜利。这时,老师才说对,并说这首乐曲是胜利后的欢庆,不是欢庆节日的。这就表明,老师对音乐的理解非常概念化,这样的音乐美育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二)音乐美育中关于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要注意的问题

这实际上属于音乐内容的范畴。不论音乐美学家们如何争论:自律与他律、纯音乐与非音乐内容等,音乐作品中的标题音乐作品和无标题的音乐作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论谁怎样说都不会改变的。作为音乐美育的具体实施者来说,对这样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否则,音乐美育就有被引入歧途的可能性。我们不想讨论自律与他律的争论谁是谁非,也不想去论述标题音乐的进步意义和无标题音乐在坚持音乐艺术的纯洁性、自主权、生存权等方面的本质意义的积极性等,只就实施音乐美育中要注意的问题作些简要的阐释。

1.不能把标题音乐的理解引向概念化、绝对化

在歌曲和歌剧作品中,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带来了理解上的方便,而在标题的器乐作品中,则要对标题有个正确的理解:不是所有器乐作品中的标题都与音乐的内容有关,如《F大调变奏曲》、海顿的《太阳四重奏》这种标题或别号,与音乐内容并无直接关系。

在我国,标题音乐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传统的古典乐曲和民间乐曲中,大都有标题,如《三六》《广陵散》《百鸟朝凤》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标题的使用与看法不同,导致音乐作品中的标题,有的属于真正的标题音乐,如《百鸟朝凤》《十面埋伏》;有的属于非标题音乐,而其标题可能是标明结构,如《句句双》是指成双的重复或变化重复乐句关系,《九连环》是指同一曲调反复九次,并将21小节、29小节在每次反复时按反复的次数递增,第二次反复奏两次,第三次反复奏三次等;有的标明性质,如《大开门》《小开门》《文绣球》《武绣球》等;有的标明调名,如《黄钟醉花阴》等。它们其实是有标题的非标题音乐。因此,不能认为凡有标题的乐曲都属于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应是指那些语义信息较强的、具体反映了客观事物形象的作品,如琵琶曲《霸王卸甲》《春江花月夜》等。这种现象在西方音乐中也存在,如《C大调赋格》,只是说明调式调性与体裁的标题,与音乐内容无关。

2.对一般音乐听众来说,无标题音乐的理解比标题音乐的理解要困难(www.daowen.com)

对于理解程度上的不同还是可以理解的。无标题音乐并不等于没有标题性内容。我们知道,由于音乐的声音材料的特殊性,使作曲家在表达自我体验时,要向这种人类感情的共通性靠近,否则就难以被人理解。

因此,在实施音乐美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中基本情绪表达方式的理解,并借助于背景材料,去加深对其风格、无标题音乐中的非音乐性内容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对标题性音乐的掌握培养上。否则,对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和音乐理解力的提高会产生影响。柴可夫斯基曾说过:“不用标题来写作要愉快十倍的,创作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

(三)音乐美育中关于音乐批评的问题[8]

在进行音乐批评时,对不同年龄、不同修养的人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将音乐批评引入课堂应大体遵循如下原则。

(1)音乐教师应尽可能收集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批评文章、论著,以供学生选择、比较、吸收应用。

(2)音乐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采用各种不同方式学习和接触音乐批评,使学生增强对艺术与艺术家的亲切感。

(3)音乐教师要坚持让学生写音乐批评文章,这是鼓励学生获得批评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要注意批评文章的好坏不是结果,重要的是写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感受和听觉印象、联想等变成了文字,从而就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写作能力

(4)音乐教师要循序渐进,按照学生的年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等,并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好有关概念和观点等的学习,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引进课堂的方式。

(5)音乐教师要重视探寻音乐批评引进课堂的各种不同的探索讨论方式,促进课堂里学生的讨论与批评思考。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反应,要坚持讨论和表述个人反应必须与具体作品的构成因素和整体效果相联系,要把批评探索的进展安排得具体,并落实到参加讨论的每个学生、每个小组,要建立讨论规则和程序,防止课堂中产生无序的现象。

(四)音乐美育中关于中华音乐文化的问题

中华音乐文化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文化。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化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也随之变化。学术界审视中国近百年的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非常乐观,发出了“传统的断裂,母语的丧失”的警号。[9]这主要表现为在校大学生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贫乏,以及音乐美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此,每一位音乐美育工作者都应该对如下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如何处理好中西音乐文化的关系;如何培养青少年对中华音乐文化的感情;在流行音乐充斥音乐文化市场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引导、培养青少年的正确的审美情趣等。这也是关系到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