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音乐进行美育。在中小学中,音乐作为一种课程设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乐理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歌唱的基本训练,如识谱练习、学唱适合于学生年龄特征的歌曲等。但仅止于此还不能算是音乐美育。只有通过音乐手段引导学生来感受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以及其中的意蕴美,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化,这才是音乐美育。
音乐,之所以能达到这种美育的功能,完全是由音乐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音乐的物质媒介是音调、旋律、节奏等。在艺术分类上属于听觉艺术。然而,仅仅作用于听觉的有组织的音响还不是音乐的本质特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音乐混合不同音调的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4]但和谐的曲调毕竟只是音乐的形式。人们之所以创造音乐,恰如朗吉弩斯所说:“和谐的乐调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还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例如笛音就能把情感传给群众,使他们如醉如狂地欢欣鼓舞。它形成一种节奏的运动,迫使听众也跟着这个节奏运动,使自己和乐声应和”。朗吉弩斯抓住了音乐的两大特征:一种节奏的运动和能表达强烈的情感。17世纪法国音乐理论家麦尔生说得更详细:“音乐的动机可以描绘海洋、天空,一切存在于我们世界中的东西的运动。因而音乐中的音程能反映人的肉体、心灵、世界的首要因素以及天空的运动。”18世纪学者、简谱的发明者卢梭认为,音乐“绝不是用声音结合求得悦耳的效果艺术”,它一方面通过旋律模仿自然,另一方面,“它还说话,而它的语言是非分节语,但是是活的、热烈的、激情的语言,……作为我们的感受和感情的符号影响着我们。”
这种把音乐视为人心与世界运动的表现的观点与中国对音乐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于戚羽旄,谓之乐。”《尚书》说得更概括:“诗言志,歌永言”。唐代白居易说:“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明代的李贽也说“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
由此,我们可以说,音乐是一种通过声响、节奏、旋律等物质媒介,表达内心情感与把握外在世界的感性方式。由于音乐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总与一定的社会历史中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有密切联系,所以音乐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样理解音乐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自觉地实施音乐美育,将音乐中这种表现内心和把握世界的价值实现出来,使之成为教育学生的艺术形式,而不至于停留在抄抄乐谱,呼呼小调的水平上。
也正是音乐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音乐具有如下的教育作用。
第一,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既然音乐是对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心中情感的表现,那么学生通过音乐美育便可从音乐中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热烈向往和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的心声,以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的黄河景象,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以及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象征着、表现着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英雄形象。其中的《黄水谣》,哀婉动人,催人泪下,其渗透到人们内心深处的力量,不是历史课所能具有的。又如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所写的歌曲《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老黑奴》等,曲调结构简单,节奏旋律平稳,真挚而伤感的情调表现了美国南方黑人的悲惨生活和忧郁的情绪,为我们勾画了美国早期南方的社会生活。正如《乐记》所指出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愁,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音乐是社会的心声,当然也是认识社会本质的一面镜子。
第二,表现情感,陶冶心灵。既有与社会历史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也有轻松愉快的音乐作品。后者常常以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色、心中美好的情感为表现对象,因而能给人以感情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愉悦。例如,一些学校组织学校音乐会,我国乐曲《春江花月夜》深为大家喜爱。《春江花月夜》以古朴委婉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描绘了月夜春江的各种景色,或夕阳映江面,或重风拂涟漪,或渔舟前来,或归舟远去,造成了一个柔丽、清南、平和的意境,使人心醉神迷,回味无穷。又如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是作曲家用来慰藉刚刚从战败中走出来的奥地利人民的。欢快的节奏,清澈的格调,水流一般的回旋荡漾的旋律,渗透了维也纳人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由于这首圆舞曲如此饱含着奥地利人民的深情厚谊,因而成为他们的“第二国歌”,每年都要在新年除夕所举办的维也纳皇家音乐会上演奏,它也成了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名曲之一。罗曼·罗兰说得好:“音乐不是一种单纯的消遣。它或是对于心灵的一种理智上的裨益,或是镇定和整饰灵魂的一种抚慰,或是对于创作活动的一种直接的灵感。”音乐还有不少是娱乐或消遣性的,在休息时听上几首轻音乐或流行歌曲,使身心趋于平衡。只要情调是健康的,能陶冶人们的情感,对于心灵的美化还是大有益处的。
第三,培养感受音乐的耳朵。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不懂音乐是一种缺陷,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懂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的杰作,既是社会的折射,美好事物的写照、内心情感的表现,同时又是形式美的一种创造。音乐美育能提高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音律的辨别力。例如中国的古筝演奏,含蓄、深沉、刚柔相济。从初次听到多次听,就能慢慢培养起感受中国古代乐曲的耳朵,不仅听出了民族之音,而且悟出了民族之心。
音乐美育的这些作用要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里,首先涉及一个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像上语文课那样对音乐作品进行层次结构的分析。任何一个音乐作品,从结构上来说,都可以用“言”“象”“意”“道”来表示不同的四个层次。(www.daowen.com)
言,指音乐作品的物质媒介,也就是旋律、节奏、音响、音色、和声、调性、调式、曲式等。它们本身就有不同的个性。例如,慢速与轻声通常表现平静与温和的情感,快速与强音则常有热烈与激昂的表情。又如,大调比较明朗,小调则比较暗淡。音乐语言还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民族文化的特征。同样描绘江河的音乐作品,中国民乐《春江花月夜》与欧洲管弦乐《蓝色的多瑙河》,其音乐语言之间的民族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象,指音乐的物质媒介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所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例如,贝多芬在《第五交响曲〈英雄〉》的第一乐章一开始,就用弦乐器和单簧管奏出了命运的形象,它犹如洪水决堤般地一下子就激起了强烈不安的情绪。贝多芬曾说过:“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紧接着,圆号吹出命运形象变化面来的号角音调,引出了优美动人和温暖悦人的形象。在第一乐章中,命运形象表现得威风凛凛,而英雄形象虽在这乐章结尾时表露了一下刚毅的力量,但无法摆脱命运形象的纠缠和控制。那么,这些音乐形象究竟有什么意蕴呢,这就是音乐作品的第三层次,意。
意,是音乐形象所寓含或所表现的意蕴。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所要表现的主题是英雄与命运搏斗去实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第二乐章中,表现了英雄在休息和沉思,仿佛在克服自己的犹疑和弱点,坚定自己的信心和力量。第三乐章的诙谐曲奏出了热烈而激昂的舞蹈场面,仿佛英雄与人民汇合而力量壮大信心倍增。第四乐章,英雄与命运决战而获胜,尽管命运形象仍在竭力反扑,但已苍白无力,终于淹没在凯旋的欢乐与胜利的光明之中。
道,是作品的最后一个层次,即它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英雄主题是19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因为此时资产阶级通过其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和民主的理想受到了反动黑暗势力的反扑,双方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它的英勇的特性、刚毅的力量、斗争的坚韧、光明的结尾,完全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相吻合,这就是这首乐曲表现出来的“道”。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作为审美主体去感受音乐的内在美,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过程。因为对音乐作品作层次结构的分析只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音乐进行美的体验,从而将它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实现出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学生并不是以空白的心灵来接受一件音乐作品的,他有自己的知识水平、艺术修养、生活体验、文化素质,所以他对作品的接受有一定的意向和期待。教师应对学生的欣赏意向作适当引导,只有使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我们才能开始“审美解读”。
审美解读可分为初级解读、二级解读和三级解读三个前后相连的阶段。初级解读阶段是指直接的审美理解。仍以《第五交响曲〈命运〉》为例,其中的音响、节奏、旋律及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与运动变化,使我们产生了许多审美经验:严厉的警告和激烈的敲门声所象征的命运力量,微弱但刚毅的英雄形象,经过如休息、如沉思、如悲哀、如成长、如壮大、如欢乐、如胜利的印象或联想,初步产生了气势宏伟,不可阻挡的感受;二级解读是指反思阐释阶段,音乐作品所产生的诸印象,要靠听众自己去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并想象出它的整体形象,只有经过这种反思,才能阐释出作品要表现出来的“英雄与命运斗争并最后取胜”的深刻含义,并进入人类需要这种英雄气概才能战胜命运无情的支配的深层思考;三级解读是指历史—哲学的解释阶段。在音乐美育中,要想取得较大的审美效果,最好能有三级解读。因为听众与音乐作品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传统之中的,审美解读既要与纵向的历史交流,又要与横向的社会交流。贝多芬的作品是19世纪欧洲的时代精神的反映,但由于其中那种英雄气概又成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而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三级解读能使某一音乐作品在整个文化发展的格局中找到恰当的位置,不仅揭示了它在其中的社会历史价值,而且还引导和规范了听众的审美方向和范围,使文化的交流和遗产的接受成为可能。
当然,音乐美育说到底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的音乐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因此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上好音乐课是学校音乐美育的重要一环。低幼儿童的教育一般是唱儿歌,跟随音乐跳舞,甚至还有配乐故事等。苏联一些幼儿园还带着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听自然的音响:清晨的鸟啼声、夏夜的蛙鸣、树叶的沙沙声、潺潺的溪流,培养他们的听觉,让美的清泉流入儿童的心田,中小学中同样要上好音乐课。有些学校由于不重视音乐课,结果砍掉了音乐课去上数理化,这会对音乐美育带来损害。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谈他曾尝试在文盲与半文盲的群众中普及交响乐,收效甚微,而在音乐课教学正常的学校,交响乐的普及比较顺利,音乐美育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学生以前音乐课没上好,应适当补一些音乐知识。
此外,在音乐课上,也可以有选择地组织世界名曲欣赏会。在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组织欣赏世界著名的乐章更为重要,这能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眼光引向高雅音乐的层次。在欣赏前,可作些讲解,使学生有准确的审美意向,也能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较深刻的教育。这不仅能使学生改变崇洋媚外的欣赏心理,而且能弘扬民族音乐。要创造现代的民族的音乐,只有从民族的优秀传统起步。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欣赏,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美,还有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启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