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塑造具有崇高理想、健全人格和丰富专业文化知识,并具有一定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现代型人才。美育的任务简单地说有两项:其一,审美;其二,创造美。审美是鉴赏前人的美的创造成果,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掌握美的规律,为创造美打下基础,这就是所谓改造主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创造美,即改造客观世界,这是美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这两个任务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从而推进人类文明史的向前发展。
(一)通过审美改造审美主体
所谓审美,就是人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审美以客观美为对象,以一定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态度为主观条件,通过视、听感知对象的形象、形式,经大脑组合、加工、转换、再生形成审美感受和理解。它深化了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丰富发展了人的本质力量,培养了人的审美意识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培养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
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审美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北京某地演奏莫扎特的音乐,去听的人不多,而对声嘶力竭、无病呻吟的所谓流行歌曲却推崇备至场场爆满。当然不是说流行歌曲都不好,但要和莫扎特的音乐比起来那有天壤之别。究其原因是缺乏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享受不了莫扎特的音乐,因此需要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要培养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条:“反复实践”(狄德罗语),即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反复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社会美、自然美、科技美,尤其是艺术美。培养训练能听懂音乐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从而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
2.培育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是指审美主体对美的对象分辨识别和主体领悟评判的能力,不仅要识别事物的美丑,而且要能够理解识别美的事物的性质、类型、程度,并加以整体的评判。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受力、理解力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审美鉴赏力要求首先能够分清美、丑。雨果说:丑,就在美身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黑暗与光明相共。没有美丑分辨能力就会颠倒黑白以丑为美。例如,近几年又有一些青年“以洋为美”“唯洋是美”,以怪为美,以奇为美,都是鉴赏力低下或没有鉴赏力的表现。其次要能识别美的性质、类型及程度。在美的大千世界中,美千姿百态、各呈异彩,在美的形态中分清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和艺术美,在美的主客观关系上要区别崇高、优美、喜剧、悲剧、滑稽、荒诞等形态。再次敏锐地捕捉外在形式特征,透过有限领悟无限,得到韵味无穷的审美享受。审美鉴别是复杂的,它是受到阶级地位、实践水平、审美经验、时代风尚、民族传统、文化素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人爱美,但不一定人人都能正确地、深入地鉴赏美,有的很可能美丑不分,甚而以丑为美,这就需要培养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是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要大量广泛接触美的事物和艺术品、参加鉴赏活动,进行美丑对比,指出为什么美,美在哪,不断总结鉴赏经验、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就能提高审美鉴赏力。尤其要注意从分析最好的作品开始,从一门特定艺术入手,把它放到特定历史时代去欣赏。其次要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加强艺术修养。审美鉴赏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能集中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知识、道德和艺术修养。如对名画《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鉴赏就是如此。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等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道德修养、一定文化素质,没有对一定时代精神和风格的了解是无法欣赏的。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也称审美观念。它是主体对美、审美、创造美所持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观念和指导思想,是人的世界观和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审美观一旦形成和系统化就决定和制约着人的审美选择、感受、判断、情趣、理想、能力,并指导人的审美和创造美的实践,从审美上改造客观世界,因此它是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审美观人人都有(阶级更不用说),但差别很大,甚至完全对立。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才是正确的、科学的、进步的,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有力精神武器,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谈得上提高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
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就要参加审美活动,接受体现正确健康审美观的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理论的感染和熏陶,尤其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以改造世界观。具体地说:第一,要树立劳动创造美的观点;第二,要树立审美活动是有客观社会性的观点。审美活动有很强的主观性,但它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受客观社会条件所制约的,审美标准也是客观的、社会的;第三,要树立审美观是历史发展的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阶级和个人审美观既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共同性,也有发展性、变易性、差异性乃至对立性。审美观是可塑的,可以在审美实践中、学习中自觉调节、改造、充实。它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墨守成规。
4.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指的是审美主体在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创造力是实现美的创造的前提和基础。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追求理想的生活。可是这种理想的实现,首要的任务就要培养审美创造力,这是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要培养审美创造力,首先要破除两种观念:一种是美的创造只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别人无法问津。实际上按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他已经在自己的周围创造了被称为文化的第二自然(高尔基语)。如农民把荒山修成美丽的梯田,工人造出实用美观的高楼大厦等。当然审美创造力是有差异的,但是通过培养是可以提高的,只看你是否努力。另一种是美的创造只存在于艺术领域的观念,实际艺术美只是美的一种形态,美是到处都有的。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美的创造,只看你是否具备了审美创造力。丰富的审美创造力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审美创造力:第一,要培养审美理想。它是人期待憧憬和追求的最高最美的境界,对人的审美活动有引导规范作用;还能构成人心理动力,促成人的意志行为,推动人将理想与美的规律统一起来去创造美,克服丑,把人生提到一个新的境界;[12]第二,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在美的创造中,感知、情感、意象、想象、直觉、顿悟、灵感、理性及心理因素相互渗透共同起作用,其中感知是起点和门户,情感是核心和动力,想象是桥梁和翅膀。培养想象力是提高审美创造力的重要方面;第三,锻炼驾驭形式的能力。要驾驭形式,就要研究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就要总结运用形式美规律的经验,灵活地运用形式法则(包括运用技巧)。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13]善于驾驭形式,使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标志。第四,在创造美中发挥个性的特点。在美的事物中体现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全部心理素质都有个性特点。在美的创造中如无个性特点就无所谓创造。个性不是反对吸收别人的长处;恰恰相反是要善于吸收别人的特点融汇于自己的个性中,才能创造出既有个性又丰富多彩的美。个性特点还应该和时代、阶级、民族、生活和审美理想相结合。
审美理想、心理素质、个性特点和驾驭形式的能力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和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对主体培养任务的四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般说来,审美感受力是基础和前提,审美鉴赏力是审美感受力的深化和发展,审美观是核心,审美创造力是升华和归宿。最终达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
(二)通过美的创造改造客观世界
1.美的创造的实质
美的创造是指通过合目的、合规律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生活和艺术的创新、美化、完善。换句话说,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活动。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996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动物只能按照动物的标准和规格去改变世界,如蜜蜂造蜂房,蜘蛛结网,海狸筑巢等虽然造的很精巧,但只是它们生存的本能;而人的创造就不同了,人能够制造使用生产工具,按照任何一种物种的尺度去生产,其产品在没生产前就已在理想、观念中存在了,可见这种生产是按照规律有目的自觉进行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使规律性和目的性自觉地、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本质力量,并能够在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美的创造是人的特殊的、理想的、自由的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及其结果,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社会越发展要求按照美的规律创新、美化、完善人类自身和建设世界的活动自觉性和目的性就越高。
人类对美的创造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人类实践、人类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发展是经过从自发到自觉、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演化过程。原始社会美的创造是同生产劳动分不开的,特别是同生产工具的制造分不开。但原始社会还不能说真正形成了美的创造。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阶级社会)以来,在实践基础上获得了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就成为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创新意识、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阶级被消灭后,劳动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美的创造能力得到了解放,为自己的新生活创新、美化、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只是为到达理想境界开辟了道路,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的物质精神极大丰富,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把劳动看成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审美创造力得到彻底解放时,才能实现人类自觉、全面按照美的规律去自由塑造物体和自身,人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从上述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讲的美的创造和一般实践中所说的创造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在于都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都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不同点在于,美的创造是在一般创造基础上逐步经过漫长的实践,当人类从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而感到喜悦时,才开始自觉创造美。总之,美的创造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审美理想为指导,自觉运用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活动。
2.美的创造领域
审美创造,包括审美意象创造和物化形态的美的创造。它涉及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美的创造,可见美的创造五彩缤纷、气象万千,但从美的创造领域来分只能把它分成关于自然美的创造、社会美的创造、科学美的创造、艺术美的创造。
(1)自然美的创造实质是自然的人化。人通过生产活动,对自然对象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加工、改造、征服,使其变成人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于是美的事物变成了人们欣赏的对象,如沙漠变绿洲、自然山川变成园林风景区;米丘林嫁接出梨苹果,童第周、牛满江依照鲤鱼和鲫鱼的遗传密码造出新品种。即使是那些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日月星空、风霜雨雪、原始森林冰川等,随生产力的发展,他们不利于人的方面得到控制,它们那无限壮观的形式供人们欣赏,这也是一种创造。总之,自然界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打上人类活动痕迹或未经人直接改造的而被人们发现的,都是人类实践的结果,都经过了人化,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才是美的,发现本身也是创造。
(2)社会美的创造。包括人的美、社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美,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和自己理想创造的结果。它的范围极其广泛——生产劳动中的美的创造,含劳动过程、劳动产品、劳动条件和环境等;革命斗争中的美的创造;日常生活中美的创造,含人的内在美、外在美的创造,人际关系美的创造;生活环境美的创造,含室内外美的创造等。
自然美的创造和社会美的创造合称为现实美的创造。现实美的创造有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合目的平衡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必须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关系,利于个体和整体的生存发展。例如,人在工厂劳动,就要解决好安全设备、灯光照明、调节空气、排除污染、墙壁色彩不能有强烈刺激等;又如人满足了物质需要同时还要满足精神需要;其二,合规律性协调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要在客观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例如,长江三峡工程当然是创造美的活动,但要使它美就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利用、人口迁移、生态平衡、工业布局、战争因素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建立起美丽的大坝和发电站来。不尊重客观世界的规律,协调不好各方面的关系就不是按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了。
(3)艺术美的创造是美的创造的主要内容,是人创造美的集中体现。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美虽然广阔、生动和丰富,但比较粗糙分散,受到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而艺术美比较更集中、更精粹、更典型、更具强烈而持久的魅力,它可以突破时空等限制,把现实美保留下来流传下去,更多更深地满足人们的享受,并且能加深对现实美的感受,影响人们的感情,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向往,推动人们去创造现实美。可见艺术美审美价值是现实美无法比拟的,是人类审美意识能动性的最大最高发挥,是审美创造的最集中的体现。(www.daowen.com)
艺术美的创造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审美感受阶段,创造者的生活阅历或创造者通过对美的事物视、听引起审美感知、体验、情感和想象等心理活动,使主客观状态相融合形成胸中具体形象,促使创造者产生创造欲进入创造状态。
第二阶段,艺术构思。创造者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所获生活素材加以选择、凝练、加工,通过想象和灵感等心理活动,组成审美意象体系,形成生动形象的整体美的图画。这幅图画既有感性形象的个别性,又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形成典型形象。在心灵中艺术形象的形成,标志着这个阶段的完成,创造者付出创造性劳动。其间情感、想象、灵感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第三阶段,艺术传达(表现)。从审美感受到艺术构思是由客观到主观的转化,艺术表现则是把观念中的形象借助于一定形式和手段(包括物质材料、熟练的艺术技巧、艺术经验等)物化为艺术作品。使在头脑中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东西,审美心理成果实现在感性形式之中。例如,文学要用语言形态表现构思的形象;绘画要用纸张、色彩、线条把它固定下来;音乐则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完成艺术创造至此最后完成。在艺术表现中由于使用物质媒介不同,特别是艺术技巧不同,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差异很大,艺术技巧高超,表现能力强,其艺术魅力就大,相反就差。
艺术美在创造过程的审美感受、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环节是递进的,也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甚至要往复多次才能完成,可见艺术创造的复杂性、艰辛性。
(4)科学美的创造。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界奥秘过程中,把主观目的的追求和客观规律的呈现紧密地统一起来,把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看成是审美活动,从而推动了科学美的创造。科学美是对自然物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多样、有序、和谐的美和思维逻辑秩序的美的感受与观照,是在最高思维层次上体现出人按照美的规律认识对象世界、改造对象世界的本质力量。
它源于自然美又高于自然美。在科研过程和结果中展现美的形态和美的规律以及具有形式美的理论成果;能满足人们的情感愉悦和审美享受,反转来又能激发指导人们对科学美的创造。美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在使人们享受了美之后又激发多少青年去进行科学美的创造。陈景润解开数学的秘密后兴奋不已,又激发他去摘取数学上的皇冠。自然美所揭示的自然中存在的合理匀称的逻辑结构和丰富多彩的美,为科学家提供了物质结构内部深层的本质,激励人们去创造艺术思维中灵感、直觉、想象,为许多科学美的创造打开了大门。
如爱因斯坦16岁时想到“假如我骑在一条光上去追赶另一条光,将会是什么现象呢?”他这样想象,通过分析,终于创造出相对论。费米·高斯、梅契尼科夫、韦尔、泡利、麦克斯维·开普勒都直接得益于灵感直觉。可见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本质是相通的。以美引真,以美启真事例也多得不胜枚举。这说明科学美的创造与艺术美的创造有其共同点,即主观因素起很大作用,都是自由自觉的创造。它们的不同在于反映对象、创造方法、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艺术美与科学美的创造合称为精神领域美的创造。它植根于现实美,反转来促进现实美的创造。精神美的创造远比现实美的创造复杂、艰巨。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哪种美的创造除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以下主观条件:一是来自审美实践的高尚审美理想和对美的规律的认识;二是把握审美对象和使用的物质材料的性质、规律;三是得心应手的创造才能和技巧;四是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自由自觉的审美创造熔铸着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能力,体现了人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美化生活的愿望,这是美和美育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总之,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社会越发展要求按照美的规律美化人类自身和创造世界的活动就越具有自觉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人类感受美、鉴赏美是为了表现美、创造美。创造美好生活和美化人类,就是美育的任务。
【注释】
[1]张梅.探索音乐课堂教学艺术[J].唐都学刊,2000(1):113-114.
[2]陈春华.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06):122-123.
[3]刘丕全.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4(1):103.
[4]文燕.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现代交际:下半月,2010.
[5]高珊,赖雅静.浅谈在音乐教育中应体现素质教育[J]. 音乐大观,2013(5):138.
[6]龚乐进.爱因斯坦与教育[N].人民日报,1999-3-2.
[7]刘万军.中西方和谐思想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6):210-211.
[8]马达.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素质教育[J].音乐研究,1998(4):15-21+14.
[9]柳斌.实现由“应试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项历史性任务[J].中国教工,1997(8):10-11.
[10]龚小青.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J].人才开发,2004(4):40-41.
[11]杨丽娟.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8):61-62.
[12]曹瀛.论审美理想与戏曲创作[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01):53-60.
[13]许潇匀.浅谈民办高校中艺术教育及管理[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2):84-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